湖哥說事丨改造工藝摘除「重大安全隱患」帽子 羅湖這家企業做到了

湖哥說事丨改造工藝摘除“重大安全隱患”帽子 羅湖這家企業做到了

【湖哥說事】

每日將35萬噸水源源不斷運輸到居民家中,投入高額經費改造制水工藝,用安全的消毒劑替代“高危”液氯……在羅湖區北部,一家有著50多年悠久歷史的水廠——深圳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東湖水廠(以下簡稱“東湖水廠”)改造生產工藝,徹底摘下“重大危險源”這頂帽子。

湖哥說事丨改造工藝摘除“重大安全隱患”帽子 羅湖這家企業做到了

我們知道,自來水廠用液氯消毒是水廠“慣用手法”,那麼為何要改造工藝?企業如何看待?本期“湖哥”帶你深入企業探營瞭解一番。

【一探究竟】

問:“高危”液氯為何成監管心頭病?

看招:與企業“談心”改造生產工藝

過去,東湖水廠採用液氯消毒、淨化自來水,在經濟效益上雖有節約成本的優點,但在安全生產監管工作中卻被列入“重大危險源”名單,也是安全監管部門日夜提防的“心頭病”。

據羅湖區安全監管局執法人員秦昌勝介紹,液氯在常壓下即汽化成氣體,因其劇烈刺激作用和腐蝕性,一旦發生洩露,人體吸入一定的量,會發生嚴重中毒;在日光、熱源等作用下,還很可能發生爆炸。

隨著東湖水廠周邊住宅人口越來越密集,如何消除這一“重大危險源”迫在眉睫。去年,羅湖區安全監管局加緊督促危化品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多次與東湖水廠相關負責人“談心”,企業也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都希望能在生產過程中改進工藝,用安全的消毒劑替代“高危”液氯。

問:改造制水工藝增加投入?企業肯買單?

看招:歷經5個月改造摘下“重大危險源”帽子

在羅湖區安全監管局對重大危險源的監管和企業自覺落實主體責任下,去年2月份,深圳水務(集團)有限公司決定啟動以次氯酸鈉取代液氯的項目,投入高額經費,改進制水工藝、引入次氯酸鈉。在歷經5個多月後,東湖水廠全部完成次氯酸鈉取代液氯的進程,水廠也徹底摘下“重大危險源”這頂帽子。

湖哥說事丨改造工藝摘除“重大安全隱患”帽子 羅湖這家企業做到了

改造後的消毒劑投加設備

雖然相比改造前,水廠用於消毒的成本增加了,但水廠的“安全感”強多了。這是深圳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強調要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體現,也是對社會責任的詮釋。

值得一提的是,在東湖水廠完成消毒劑的工程改造後,羅湖區安全監管局依舊加緊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同年,位於羅湖轄區的另外兩家戴著“重大危險源”帽子的深圳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泵站分公司和布吉第二水廠也相繼完成工程改造,羅湖區也因此成為深圳首個督促水廠、泵站不再使用液氯作為消毒劑的轄區。

問:除了改造工藝,如何從源頭上防範安全事故?

做法:自查自糾員工成安全監管員

安全大檢查、安全管理系統隱患上報、水質突變應急演練......走進東湖水廠安全主任孟華的辦公室,可以見到一份清晰記錄著水廠全年的安全生產工作計劃,主題、內容、時間週期等都安排得清晰明瞭,穩當有序。

東湖水廠的員工也成為企業的安全監管一員,學會了留意周邊環境,及時發現安全隱患。今年2月份,一員工發現一臺高壓櫃絕緣氣箱存安全隱患,輕則可能會短路造成跳閘,影響供水,重則可能引起爆炸,該員工快速將這一情況上報給厂部,水廠快速啟動處置,“問題氣箱”很快得以解決。

湖哥說事丨改造工藝摘除“重大安全隱患”帽子 羅湖這家企業做到了

組織員工開展應急演練

近年來,在羅湖區安全監管局的監管和企業自覺落實主體責任的雙重結合下,東湖水廠的安全管理不斷提升“企業的意識要從被動的‘要我安全’轉變到主動的‘我要安全’。”說這話時,她神情堅定。

湖哥說事丨改造工藝摘除“重大安全隱患”帽子 羅湖這家企業做到了

接下來,羅湖區安全監管局將繼續對使用涉氨製冷、成品油等危險化學品的企業開展安全專項治理行動,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切實防範危險化學品事故的發生。

【數有成效】

重大危險源:截止5月9日,羅湖區安全監管局監管系統下的“重大危險源”企業從一開始的8家,到如今僅剩1家。

【東搜西羅】

湖哥說事丨改造工藝摘除“重大安全隱患”帽子 羅湖這家企業做到了

眾所周知,作為生產經營單位,企業需要落實安全生產的主體責任,需要用好“放大鏡”、“顯微鏡”、“望遠鏡”三把鏡子。

用“放大鏡”看待安全隱患:對在安全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各類隱患,用“放大鏡”認真解剖、分析,找出安全隱患的根源,讓潛在安全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

用“顯微鏡”排查安全隱患:用“顯微鏡”原理積極做好隱患排查工作,及時發現和解決工作現場存在的問題,使各項工作隨時置於動態監控之中,消除安全盲點;

用“望遠鏡”制定安全措施:在安全措施規劃制定上,狠抓安全預防措施,突出嚴細管理,用“望遠鏡”理念來超前規劃,著力構建安全生產長效機制,進一步完善安全管理體系、安全責任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