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戒菸這事

再談戒菸這事

再談戒菸這事

為什麼是再談戒菸呢?那是因為我曾經寫過一篇戒菸的文章,在那篇文章中我公開表示自己一定要成功戒菸。

不少人在看到那篇文章後,給我發信息鼓勵我戒菸,而且有好心的朋友幫我從網上整理了很多戒菸的方法供我參考。

結果很是打臉,我只堅持了七天,然後又開始抽菸了。我把這個消息發在了朋友圈,事先關注我戒菸的那些人唏噓不已,好像有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言外之意大抵是:不是說好一定要戒菸成功的嗎?怎麼又抽上了呢?對於此,我感到十分羞愧,終致無言以對。

我是從大學時開始抽菸的,因為那是班裡男生抽菸的比較多,一來二去自己也就跟著學會了。說是學會了其實也不盡其然,應該是徒有其表,因為開始的時候我根本沒有把煙氣吸進肺裡,只是在口腔裡過一遍就吐了出來,倒是抽菸的姿勢擺的很足,年輕嘛總想著要一種帥帥的感覺。

大學生基本上都滿18週歲了,所以學校內的超市就有香菸櫃,和校外的超市並沒有什麼不同。當然,學生的消費能力相對有限,能抽十幾塊的香菸就算得上家境比較好的了。我當時常賣的是一種五塊錢的黃山牌香菸,比較大眾的那種。

既然公開抽菸了,那就免不了在抽菸的時候要發給別人,在中國這是一種禮節,大學裡也不能免俗。不過那時候班裡除了個別煙鬼外,其他的人大概都是和我一樣,抽菸時間並不長,消耗量不算太大,正常來說一個星期兩包香菸就夠了。

進入社會以後,煙癮變大了,一來是因為應酬比較多,髮根香菸就能很快拉進關係;二來呢是因為有了穩定的經濟收入,不用在買香菸上有所剋制了,而且越買越貴,出去見客戶的時候總得備一包中華吧。

時間久了,就成了一種習慣,而且這種習慣是潛移默化形成的,刻在了自己的潛意識中,回頭再想戒菸的時候卻發現自己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於是下定決心公示要戒菸,其決心大有破釜沉舟之勢,結果釜破了舟沉了,煙卻沒戒掉。

這件事讓生出一層明悟,自己並不如想象中那麼有決心、有毅力。

我聽說過很多別人成功戒菸的故事,但是現實中我並沒有接觸到成功戒菸的人,這也可能是因為我的社交範圍狹窄的緣故,但也能從側面說明戒菸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我父親個老菸民,不過我從沒有聽他嚷嚷著想要戒菸的事情,想必他比我更有自知之明。我的叔伯們除二叔不抽菸外,大伯和小叔都是抽菸的。近年大伯心臟染疾,醫生囑咐說不能抽菸,於是大伯把香菸停過一段時間,至少表面上是這樣的,後來竟又抽上了,問他原因,他只是說下雨天在家裡待著著急,其實天晴的時候他也是抽的,但總要找一個理由來搪塞一下,我們也只好勸他少抽一點。

小叔與香菸之間的關係有點像談戀愛,一段時間煙癮很大,一天一包煙都不夠,這如熱戀中的如膠似漆;然後又有一段時間連一支香菸都不碰,恰似戀愛過後的失戀。如此往復,從未停止。為什麼啊?還不是因為想戒菸戒不掉啊。

統計數據顯示,只有7%的人戒菸能夠超過一年以上,剩下的都復吸了,而超過兩年的就更少了,真正能戒菸成功的估計百不足一。

既然香菸如此難戒,那麼唯一杜絕香菸的方式就是從一開始就別碰香菸。

《再談戒菸》之後,我再也不談戒菸了,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我從此不戒菸了,只是不會再說出來、再寫出來了。什麼時候我能夠成功戒菸三年以上,我再來寫關於戒菸的心得與感受,希望那一天儘量來得早一點吧。

好了,文章就寫到這兒吧,我得去點支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