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和劉強東,背後的深層次聯繫!(深度)

作者:水木然(雲掌財經 首席研究員)

當劉強東性侵事件還未水落石出時,馬雲忽然宣佈“隱退”,作為中國互聯網的兩個大佬,為何同時發生變故?這背後有哪些值得我們深究的事情?

1

有人說:

劉強東是老虎型——支配性強。

而馬雲是孔雀型——表達力強。

馬雲和劉強東,背後的深層次聯繫!(深度)

馬雲格局宏大,浪漫主義,表達能力極強、抗擊打能力強,洞察能力極強,對未來極其敏銳,有情懷。

劉強東敢於冒險、務實主義,不善言辭,適應性和競爭性強、不願妥協、目標導向。

馬雲擅長用人和分工,建立起團隊體系。馬雲把阿里打造成了“新型合夥人制度”。阿里有34名合夥人,企業的決策是由合夥人共同民主決策,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董事會投票決策。

而劉強東一個人擁有京東79.5%的表決權,所以他喜歡運用權威,就像一次採訪中他這樣說:如果不能控制這家企業,我寧願把它賣掉。

馬雲和劉強東,背後的深層次聯繫!(深度)

據一篇文章所傳,如果劉強東不能參加董事會,就不能召開正式董事會。除非他主動選擇迴避。可見一旦劉強東個人出現問題,京東將要面臨的問題將是巨大而嚴重的。

馬雲下面出了很多強將,提起阿里巴巴,我們能夠想起想起很多人,但是提起京東,我們只能想起劉強東。

所以有人說一個人的京東,和一群人的阿里。

阿里最可怕的不是馬雲,而是離開了馬雲也一樣。

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格局,造就了他們的不同。

這一次,馬雲風光離開,劉強東要忍辱留下。

2

我們再來看阿里巴巴和京東有什麼區別?

很多人都只會籠統的把阿里巴巴和京東稱為電商企業,但是它們的模式依然差別很大:

“阿里”是大平臺,“京東”是大商家

先從劉強東的“十節甘蔗”理論說起,他認為:一個產品從創意、設計、研發、製造到定價五個環節應該由品牌商來做。然後接下來的營銷、交易、倉儲、配送到售後這五個環節應該由零售商來做。

馬雲和劉強東,背後的深層次聯繫!(深度)

京東是自營電商,它的定位就是這後五個環節:以交易做基礎,延伸至倉儲、配送、售後、營銷等其他環節。所以這些廠家跟京東合作,只需要專注在產品的生產階段,流通環節交給京東來做,比較符合專業分工的理念,京東是零售服務商。

阿里是平臺電商,上述十個環節仍然需要由賣家自己來做。我作為平臺僅提供展示機會和流量來源,他們需要儘可能的招攬各種賣家,然後給賣家一個站點,由賣家自己更新和維護,並向他們收取保證金、服務費、提成等等費用,而賣家自然會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所以最終形成了一個品類繁榮的大集市;因此“淘寶”的品類相當豐富,五花八門、應有盡有、有求必應,這就是“萬能的淘寶”的由來!

在中國的互聯網公司裡,阿里巴巴不生產一樣產品,但給全國人們提供了品類最齊全的產品;滴滴打車沒有一輛自己的車,卻成就了中國最大的汽車服務公司;今日頭條不做一篇原創,卻成了最大的信息製造者。

馬雲和劉強東,背後的深層次聯繫!(深度)

阿里巴巴是輕資產,京東卻做倉儲,做物流,做整條供應鏈,燒掉了很多錢,堅持做重資產模式。

能夠沿著這樣的方向堅決地走下去,劉強東對於京東的絕對控制力功不可沒。

今日資本創始人徐新曾經問劉強東:“你天天在沙漠開車,你不怕死麼?”

劉強東回答他:“方向盤在我手裡啊。”

所以京東就像是劉強東開車拉著一車人,這個掌舵手非常重要,不能有半點差錯……

阿里是橫向發展,京東是縱向延伸

一個是胖子,一個是瘦子

對於阿里的“淘寶”或者“天貓”來說,賣家得到的僅僅是流量,為了爭搶流量往往還需要付出更多的額外成本:不僅要被價格戰拉下水,還要不停的購買廣告位(價格水漲船高),競爭成本暴增,生存狀況普遍艱難。這也是越來越多賣家放棄淘寶原因,於是這也被概括為傳統電商瓶頸來臨。

所以,阿里讓中國的消費者可以買到更加廉價的產品,這也是一把雙刃劍,因為很多假貨充斥進來了,賣家的入駐性決定了管理的難度:口子放開了,假貨自然進來了;口子收緊了,產品就不繁盛了,這種兩難局面是阿里的開放平臺定位決定的。

當然現在又有了拼多多,拼多多是社交+電商,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又一新型模式!

馬雲和劉強東,背後的深層次聯繫!(深度)

在京東上面,60%產品都是都由京東經手的,京東就好比是一個互聯網零售企業,批發產品在網上賣,賺取的是產品差價。在京東下單,付款到京東,打包和發貨也是京東,售後也找京東。所以京東要有龐大的採購團隊、銷售團隊、客服團隊,物流團隊。


京東這種集中採購、廣泛派送的模式必然對倉儲有很大需求,必須要做物流。京東需要花更多的成本去維護訂單量、產品供給、物流倉儲等,所以,京東投入一直太大。

阿里是靠著數百萬商家日夜不停的奮戰支撐起來的,京東是吸著資本的鮮血砥礪前行。

馬雲和劉強東,背後的深層次聯繫!(深度)

阿里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互聯網企業,依靠無限擴大商品的種類,讓消費者始終有更多的選擇,並且抓住了中國經濟增長紅利:外貿轉型、零售業變革、草根創業熱潮,甚至山寨橫行、信用缺失等, 不斷擴張。

而京東是一個傳統零售企業轉型的互聯網企業,作為傳統企業出身,錢需要一分一分賺,效率就是生命,所以它需要不斷引入資本,最終實現了在美國上市,然後再通過圈錢繼續投入和擴建,竭力保障產業鏈完整、物流體系順暢、產品質量和服務過硬,從而擴大消費者數量。

阿里的思路是開放模式,比如與其他公司一起合作組建菜鳥物流,倉庫都是共享的,物流公司、淘寶賣家、各個企業都可以來使用這個倉儲服務。這就會形成一個物流交易的數據,通過分析就知道在什麼時間、什麼區域、需要什麼商品。搭建了一個物流生態,共享資源,大大推動了電子商務的發展。

京東建立起的龐大物流系統是貨倉為核心,覆蓋到很多偏遠甚至農村的角落。這也是其快速送達的根本保障,京東的物流是獨立的物流體系。

阿里的支付很強,京東的物流很強。儘管京東也有了京東金融,但是在螞蟻金服面前是小巫見大巫。

所以無論是馬雲和劉強東,還是阿里巴巴和京東,區別真的很大,我們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要學會條理清晰的洞解各種表象。

馬雲和劉強東,背後的深層次聯繫!(深度)

看一個企業,首先要看這個企業的掌門人,然後再分析這個企業的模式。

洞察人性和看穿本質,是我們立於不敗之地的兩大本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