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邺法院徐年美:速度抚平伤痛,司法守护平安

徐:办案多年,有一起案件我始终难以忘怀。当事人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在一场交通事故中髋骨骨折。第一次来法院参与庭审时,她的冷静、干练,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然而一年后,当她因二次诉讼而再次来到法院时,不仅己是终身残疾,情绪更是处于崩溃的边缘。虽然案件最终在我的多方协调下解决了,但我想,一个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当事人都因为交通事故而导致精神崩溃,如果是发生在普通人的身上,他们及其亲人又会遭受怎样的心理折磨?这种给当事人及其亲属造成的精神摧残是旁人难以想象的。

对伤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是希望,是生机。如何多维度寻求矛盾和问题的解决途径,提高道赔案件的处理效率,减轻当事人负累呢?这个问题时刻萦绕在徐年美以及建邺区法院民三庭全体法官的心中。

问题倒逼改革,2015年,建邺区法院联合区交警四大队、区司法局和保险公司,成立了南京市区首家“人伤交通事故一体化处理中心”。多部门参与的“一体化”中心像一部机器,如何让机器上的每一个齿轮都能高效运转?

徐:中心整合了各方资源,将法院、交警大队、保险公司、司法局、道路救助基金办公室等部门派员集中一处办公,集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人民调解、保险调解四种调解于一体,不仅解决了当事人在不同部门之间跑路的问题,更解决了因肇事逃逸、侵权人无力赔付等状况导致的医疗费不能及时发放到伤者手中的难题,也因此挽救了不少生命垂危的伤者。

改革永无止境,2017年8月,在徐年美的建议下,建邺法院院党组依托线下一体化处理中心又成立了全省首家交通事故“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中心”,建立了“互联网+交通审判”和“网上数据一体化”的新模式,使交通事故抢救更为快速畅通,保险理赔更加便捷,真正做到了让百姓交通事故处理“进一个门,办所有事”。

徐:2017年11月份,我遇到一起交通事故死亡赔偿案件,死者是男性,是家里的顶梁柱。他去世后留下没有工作的妻子和刚刚怀孕的女儿,都是弱势群体,非常无助。本来像这种死亡案件,一般在交警部门协商不成,再到法院诉讼,最少也得半年到一年。家属不仅要面对失去至亲的痛苦,还要面对复杂的索赔流程。

以空间换时间,多元化化解矛盾,人民法院秉承着“让数据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路“的原则,主动出击,让一个个矛盾在源头处就被化解。

此次事故发生后,在交警部门的快速定责下,法院召集各方积极有效地进行调解,使全部赔偿款在二十天时间内全部赔偿到位。得益于案件的及时处理,使死者家属快速地从理赔事务中解脱,最大程度地抚慰了家属的悲伤情绪,向整个社会彰显了司法的权威与温暖。

司法是守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法官是防线上最终的守卫者。“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靠的不仅仅是一纸判决。作为一名法官,感同身受,为群众多想一些,多做一些,快速有效的解决他们的困难才是最好的守护。

守护你们的安全、幸福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不曾改变的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