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風口來了,但股權投資真的不是大衆遊戲

都說風口來了,但股權投資真的不是大眾遊戲

得益於中國的資本市場日趨成熟,IPO、股權轉讓、併購、回購等多種方式的退出渠道日益完善,人們參與股權投資的熱情也日漸濃厚,2016年股權投資市場投資總額就已經高達7449億元。

都說風口來了,但股權投資真的不是大眾遊戲

股權投資機構更是抓住了這一所謂的“風口”,不斷鼓吹“人無股權不富”的理念。為了進一步挖掘投資者,更是打出了“股權投資,高淨值投資者的標配”這樣的口號。

但真的所有的高淨值投資者都適合參與股權投資嗎?真相永遠比想象來得殘酷。

好的股權投資項目是有稀缺性的

像滴滴、摩拜、ofo這樣的獨角獸是無數股權投資者的夢想,但這樣的項目又有多少?屈指可數。

而與此相對應的是,老的投資機構還在、新興的投資機構如春筍般冒出,狼多肉少。就算有好的投資項目,也未必能投到。真格基金徐小平在投資ofo後曾感慨自己投得少了,但此後共享單車一個半月融一輪,很難再投進去。

因此,能俘獲現象級企業的股權投資項目,只能是鳳毛麟角。

據此推算,普通投資者能夠接觸到好的股權項目的概率,就更是慘不忍睹了。

很難把握最佳介入時機

股權投資從最開始的種子輪、天使輪、到Pre-A、A輪、B輪、C輪…到最終退出,中間會經歷多個輪次的募資。

按照成功的概率來說,越往後越大,Pre-IPO投資基本是成功的大概率事件,而天使輪成功的概率就很小。

但從收益來說,越早介入,獲得的收益會越大

舉個項目成功的例子:

2004年,創投教父彼得·蒂爾投資facebook,其收益率是兩萬倍。

2007年左右,李嘉誠投資facebook,收益率是六七倍左右。

2011年左右,DST投資facebook,但其收益率只有兩倍。

因此,有相應風險承受能力很重要,介入的時機更重要。如果沒有專業和經驗的支撐,根本找不到最佳的介入時機,獲得的投資收益也就沒那麼樂觀了。

股權投資也挑投資者

事實上,優秀的資管方更偏愛與專業人士合作。也就是說,股權投資也挑人,最好的投資項目一般都會對接有經驗的專業機構,機會都先被業內人士分食了。

這很好理解,就像定增。高管參與定增的不一定是好項目,可能有通過定增增加投資者信心,從而穩定股價等意圖;但反過來這事是成立的,優質的定增項目一般會被大股東高管或上市公司的核心團隊優先參與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但好的投資機會不是有準備就可以。信息不對稱天然就決定了普通投資者的弱勢地位,很有可能遇到的都是樂視項目那樣的“爛桃花”,成了無辜的接盤俠。

“行業慣例”你未必懂

潛規測”不是娛樂圈的專屬,每個行業都會有一些行業內熟識的“行業慣例”,業內人操作嫻熟,門外漢很多時候就只能被動接受。

比如股權投資就涉及很多合同,這些複雜的合同中就暗藏著很多會直接影響投資收益的條款。

我們在之前的文章《股權投資風險透視(六):這7個關鍵條款,你的投資協議裡有嗎?》中就曾舉例過這樣常見的條款。

因為太過專業和繁雜,具體內容和存在形式還會不斷變化,普通投資者很難自己把控。稍不留神,就可能掉進投資機構是事先埋好的陷阱裡。


在投資機構的轟炸式傳播和渲染下,股權投資這兩年都快被“神仙化”了,街頭巷尾都在談“投資”,人人都幻想從中分得一杯羹。

這不免讓人聯想到當年的P2P,興起的時候也是一度掀起全民參與熱潮,但結果呢?繁華過後只留下一片狼藉,如今已經陷入了人人喊打的境地。

照此發展軌跡,股權投資說不定真會演變成第二個P2P。而且,股權投資實質上比P2P

風險更高專業性更強,結局搞不好更慘烈。

說到底,股權投資不是一件想當然的事。它是一個高門檻的投資品種,這麼說不僅是針對它的投資成本高而言,更多的是要強調它對於專業性要求非常高、對於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要求也很高。

普通人一定不會假裝醫生給自己開刀,但普通投資者怎麼就覺得自己能駕馭股權投資並從中攫取利益呢?

股權投資不是大眾遊戲,專業的事還是要藉助專業的力量。參與股權投資的投資者除了要加強自己專業知識,還可以邀請具有內行經驗的專業人士進行參謀,定製最適合自己的股權投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