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一定要点蓝字关注我的
绿地公园遍布老旧城区,背街小巷变身美丽院落,特色街区成为打卡胜地……近日,成都市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现场推进会在新都区召开,新都区展示了正因社区、新桂东片区等地的“变身”诀窍——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充分调动驻区相关单位、企业、市民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区的治理和发展,实现老旧社区“由乱到治”,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
做加法 老旧社区“由乱到治”
一条宽不出10米、长约百米的小巷,两边墙壁连续绘上几十幅墙绘,再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生活场景,因此,这条小巷也晋升为新都的城市“网红”,成为“魅力地标”,不仅收获了周边的原住居民点赞,还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与游客一睹风采。
这条小巷的成功“变身”,正是新都区新都街道启动对辖区内新桂东、紫瑞、正因三个片区的板块式集成化治理的成效之一。
“现在的正因社区人和景美,但大家想不到的是,过去这里是让不少市民都要绕道而行的片区。”此次参加现场会的市民观察团成员王丽,见证了正因社区的“变身”,她有感而发,“过去正因社区乱搭乱建盛行、车辆无序摆放、社会治安环境复杂等问题,是全区的‘老大难’,新都从最难的地方着手,一手抓硬件,改变基础设施和风貌,一手抓软件,增强社区的造血功能,赢得了群众的认同。”
“具体到这些街道的整治过程,以党建为引领,实行‘党建+’,是最主要的手段。”新都区新都街道党工委书记陈春地表示。
“党建+社区服务公司”强化造血赋能。新都街道在桂东、紫瑞、正因三大片区分别创立了社区服务公司,在由社区主任担当法人的制度运作下,聘请本小区的居民从事保洁、门卫、巡逻等工作,既解决了社区困难群众的劳动就业问题,又让大家自主参与服务。除此之外,社区服务公司还开展一定的商业物业服务,例如售卖亭、停车位、便民服务点等,探索实施规范化、市场化服务,提升社区造血功能,推动社区职能归位。
“党建+行业协会”打造特色商圈。正因社区成立了酒吧、餐饮、民宿三大行业协会,引导商家进行装修升级、油烟净化改造。与西南石油大学校地共建,打造社区创新创业生态;积极与团区委对接,共同研究制定青年创新创业优惠扶持政策和创新创业指导计划。推动现有业态转型升级,形成正因客栈聚落、青年文创集社、文化休闲风情餐饮街区,打造环高校地铁口特色商圈。
“党建+社会组织”完善社区服务。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引进和润、金东等多家社会组织,积极开展“微心愿、微治理”“最美阳台”等活动,引导社区自治组织提出社区公共议题、实施营造项目,培育社区居民共同体意识和“向上向善向美”社区精神。
“党建+综治队伍”深化平安建设。推行“社区民警+网格化、巡逻队员+街巷长、楼栋长、红袖套”等体系,规范建设社区综治中心,建立数字化管理平台,切实保障“人在网中去、事在网中办”,不断提升网格化管理服务水平,有力推进平安建设工作。
滚铁环、下象棋、竹躺椅、滚弹珠……桂东社区民生巷的墙画上,这些有年代感的画面给很多市民带来了怀旧的感觉。 文化是一个有力的黏合剂。“借着治理背街小巷,把这里作为一个老新都人怀旧的巷子来打造,留住过去的生活记忆,留住一座城市的温情。”陈春地介绍,新都把民生巷定位为“时光走廊”,这些还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生活场景的绘画,唤起了居民的情感记忆。
输同时,与这些充满怀旧色彩相吻合的是这些老街巷的业态再造——民生巷服务巷、儿童活动巷、养生服务巷、文化展示巷和茶文化活动巷等5条公共服务特色街巷,形成5分钟公共交往圈。对东环路沿线进行特色街区打造,着重恢复具有生活气息的传统小手工艺,如修理、缝纫、理发等小生意在这里复活、集中,既是温馨服务,也是街坊们聚会的点。
在治理过程中“有温度”,正是社区治理中的应有之义。
拆除13.9亩的钢棚、砖瓦房等违法建筑,建设7000平方米的静安·音乐公园,“社区文化+音乐”,让清源路、育英路交叉路口的农贸市场变成一个高品质社区公园。目前,新都区确定了违建治理清单,依法拆除类41个、指导拆除类4个、协商拆除类8个、创新探索类8个,全年将完成120个。结合“三年攻坚”行动方案,这些昔日的脏乱差区域将变为居民点赞的靓美公共活动场所。
设立社区爱心小屋,以“时间银行”的概念让志愿服务时间可累计积分兑换物品,激发居民投入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打篮球、打羽毛球、打乒乓球……在新桂东片区3000平方米的群众活动场所,社区居民尽享运动的快乐,居民从过去互不认识的陌生人,变为一个大院的老熟人。新桂东片区将原来9个各自封闭小院整合为一个大院,新增停车位97个,楼宇对讲系统410户,以及社区服务综合体,设置有社区服务大厅、“三香”文化体验基地、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全天候”社区精准服务。新都区积极探索从“拆改建”向“留改建”转变,实施风貌提升改造,把更多的生活空间留给社区居民,目前已开工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项目33个。
閱讀更多 成都民政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