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帶來的影響爲什麼比計程車更大,女性獨身時又該如何保護自己

譴責滴滴一個平臺並無任何作用,社會隱患通過滴滴事件被反映出來。任何一件事,我們不能只看它的表層現象,還要深究它的內因。

滴滴事件並不僅是一個網約車平臺的過錯,它的內層還折射出社會存在的重大隱患,貧富差距、拜金主義、唯利是圖、安逸享樂……人民生活其實並不幸福,尤其是對於年輕人來說,巨大的生活壓力和生活成本使我們過得並不如意,當壓力超過極限,一個想死的人還有什麼幹不出來呢?道德淪喪也僅僅是一瞬。

滴滴帶來的影響為什麼比出租車更大,女性獨身時又該如何保護自己

首先來回顧整件事情:

三個月前,5月5日晚上,一名21歲的鄭州空姐李某珠乘坐滴滴順風車,路上被司機強姦後殘忍殺害。

此事發生後,滴滴宣佈暫停全國順風車業務,停業整改一週。

滴滴帶來的影響為什麼比出租車更大,女性獨身時又該如何保護自己

三個月後,8月24日下午,一名20歲剛畢業的女大學生從虹橋鎮乘坐滴滴順風車前往永嘉,被司機強姦後殺害,並拋屍深山。

此事發生以後,滴滴宣佈自8月27日起,在全國範圍內下線順風車業務,免去黃潔莉順風車事業部總經理職務,免去黃金紅客服副總裁職務。

滴滴帶來的影響為什麼比出租車更大,女性獨身時又該如何保護自己

兩件事是如此的相似,從事情的發生,到滴滴事後的處理,看起來幾乎一模一樣。僅僅三個月後,還在整改期的滴滴,並沒有過多的舉措來整改平臺存在的問題,以致同一件事情再次發生,它帶來的後果便是另一條花樣年華的生命的喪失。

而對於危機公關,滴滴手中彷彿有一個安全責任聲明模板,發生事情後立馬套上,誠懇認錯,邀請公眾監督,整改業務,過一段時間,輿論消失後,重新上線。

問題依然存在,生命依然脆弱,惡行依然不被察覺,而下一個受害者又是誰呢?

滴滴帶來的影響為什麼比出租車更大,女性獨身時又該如何保護自己

在網上,輿論持續發酵,有為滴滴說話的,也有譴責滴滴的,有分析嫌疑人動機的,有深層思考的。

為滴滴說話的主要表述是:出租車同樣有謀財害命、強姦搶劫的事情發生,而輿論並沒有滴滴大,只是因為滴滴動了一部分蛋糕;其次,滴滴方便了我們出行,如果取消滴滴,出租車照樣有各種毛病;最後,客服並無太大權力,這個共像多數人都知道。

譴責滴滴的主要表述是:三個多月後,被要求整改的滴滴並無真正的實際行動,導致相同事件再次發生,平臺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其次,市場上並無競爭對手,滴滴形成壟斷後只為盈利,沒有承擔起社會責任,趕走Uber後就跟以前的出租車一樣;最後,公共出行首要原則就是保護乘客生命安全,不管是客車、公交車還是出租車,制度都在那裡擺著的。

在爆出嫌疑人家庭信息後,有觀點說:各種借貸還款,催收,父母、女友幫還,實際上是社會出現的問題,導致沒有穩定工作穩定收入的人產生犯罪念頭,試問一個想死的人什麼違法犯罪的事情幹不出來?對吧。

對於社會隱患,其實不用我細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定的思考:房價太高,這是一個很實際的問題;物價、生活成本能掏空年輕人的工資,未來的境況更能讓一個家庭感到絕望;耍不起、娶不起、養不起,靠貸款生活的不計其數……

另外,還有對女性的一些觀點,比如有人說“晚上穿得暴露還一個人,不是出來賣的就是夜店工作的。”這句話雖然粗俗,但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在晚上看到穿著暴露的女性後,都曾有過這種念頭吧。我們不能憑藉主觀意向來推測別人,但主流想法給我們的觀點就是這樣的,不是嗎?

滴滴帶來的影響為什麼比出租車更大,女性獨身時又該如何保護自己

滴滴帶來的影響為什麼比出租車更大,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1、距離上次事件不過三個多月再次發生相同情況,說明滴滴無論是整改還是監督都不到位,畢竟上次的影響還留有餘熱;2、網約車發展的時間太短,它沒有出租車行業經歷的發展時間,各種制度在平臺野蠻生長後並未得到有效改善;3、司機審核存在問題,對有前科案底審核不嚴格,被顧客投訴的司機沒有得到平臺應有的處理,監管有問題。4、滴滴司機漸漸成為一種職業,卻不像出租行業那樣制度到位,出了問題以用戶隱私為藉口,無視家人瞭解具體情況,連警方所需信息都要證明,耽誤營救時間。

對於女性,我想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穿著暴露有問題。不可否認的是,在思想開放以後,女性穿衣的解放程度直追國外,和傳統中國女性形成巨大反差。在街上,隨處可見露大腿、露背、露胸、露肚擠的穿著,女性比男性穿得更短更少,但不要忘記每個男人都是色狼。

我不反對女性穿得過短,但起碼要分時間和地點,比如去廣場、商圈等人多的場所,可以穿得少、露,因為不軌之徒不敢做壞事。但深夜獨自出行、一個人出遠門這種情況下,衣著要得體,隨時注意周邊情況,一有不對勁立馬警覺、報警。

滴滴帶來的影響為什麼比出租車更大,女性獨身時又該如何保護自己

網約車制度需要完善,而且不能讓網約車市場成為壟斷,有競爭才會有進步。女性穿著要注意場所,得體大方美觀,永遠不要懷著吸引別人的心卻認為這些心懷不軌的人不會幹壞事。

善惡並沒有明確的劃分,每個人都有可能變成手段殘忍的壞人,不同的是,“善舉”被制度緊緊約束著,所以它僅有很小的可能為惡,而“惡行”往往能輕易擺脫道德的束縛,使他人遭受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