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世名畫知多少?

在中國傳世名畫中

知名度較高的

就是大家所熟稔的《清明河上圖》

中國傳世名畫知多少?

(《清明河上圖》局部)

火爆全國的《千里江山圖》

中國傳世名畫知多少?

(《千里江山圖》局部)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就中國畫而言,還有很多傳世名作……

周文矩《重屏會棋圖》

《重屏會棋圖》描繪南唐中主李璟與其弟景遂,景達,景過會棋情景。頭戴高帽,手持盤盒,居中觀棋者為中主李景,對弈者是齊王景達和江王景過,人物容貌寫實,個性迥異。衣紋細勁曲折,略帶頓挫抖動。四人身後屏風上畫白居易“偶眠”詩意,其間又有一扇山水小屏風。故畫名日“重屏”。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中國傳世名畫知多少?

《重屏會棋圖》

作品賞析

《重屏會棋圖》既是一幅反映宮內生活記實性圖卷,又是一幅精美的人物肖像畫。所繪人物容貌寫真,個性迥異。衣紋疏密有致,色調自然。筆法瘦硬,略帶頓挫顫動。剛柔相濟,獨具一格。四人身後屏風上畫白居易“偶眠”詩意,其間又有一扇山水小屏風,因在屏風中又畫屏風的緣故,故曰“重屏圖”。人物形象修長清秀,表情動態刻畫精細,那種“體近周昉,而纖麗過之”的造型特點,反映了周的藝術風格。畫中的兩組屏風,一直一曲,不顯單調,而又體現出畫中有畫的境界,顯示了畫家善於巧思和別出新意的藝術才智。同時,屏風上的人物及周圍的陳設給人一種濃郁的生活氣息和真實感。

中國傳世名畫知多少?

《重屏會棋圖》局部

周文矩,中國五代南唐畫家。建康句容(今江蘇省句容市)人。生卒年代不詳,約活動於南唐中主李璟、後主李煜時期(943~975),後主時任翰林待詔。周文矩工畫佛道、人物、車馬、屋木、山水,尤精於仕女。周文矩也是出色的肖像畫家。存世作品多為摹本《宮中圖》、《蘇武李陵逢聚圖》、《重屏會棋圖》、《琉璃堂人物圖》、《太真上馬圖》。

後主李煜執政期間,他常受詔作畫,曾像顧閎中一樣被派去窺繪韓熙載的夜宴生活,只是他所畫的韓氏夜宴圖未能傳世。他的畫風受後主李煜的顫筆法影響很大,喜以瘦挺顫掣的筆法入畫,以別具特色的畫風稱譽畫壇。

巨然《秋山問道圖》

《秋山問道圖》是南派山水畫派之祖巨然創作的繪畫,絹本墨色,曾被宋朝蔡京及明清內府收藏,《石渠寶笈三編》著錄,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中國傳世名畫知多少?

《秋山問道圖》

《秋山問道圖》無款,以立幅構圖畫重重疊起的山巒,下部清澈的溪水,曲折的小路通向山中,山坳處茅舍數間,屋中有二人對坐,境界清幽,前人謂巨然之山水,善為煙嵐氣象,“於峰巒嶺竇之外,至林麓之間,猶作卵石、松柏、疏筠、蔓草之類,相與映發,而幽溪細路、屈曲縈帶、竹籬茅舍、斷橋危棧,真若山間景趣也”。

作品賞析

《秋山問道圖》是一幅秋景山水畫。畫上主峰居中,這是五代宋初的典型構圖。山峰石少土多,氣勢顯得溫和厚重。與北方畫派石體堅硬、氣勢雄強的畫風,趣味完全不同。中部,山間谷地,密林之中茅屋.數間,一條蜿蜒的小路,繞過柴門,通往深谷。茅屋中依稀可見一人坐於蒲團之上,右邊一人側身對坐,大約就是問道者。山高密林,寂然無聲。正是談禪論道,修身養性的極佳妙境。畫面下段,坡岸曲折,樹木偃仰多姿,水邊蒲草,被微風吹得輕輕搖擺,多少體現出秋爽的感覺。

中國傳世名畫知多少?

《秋山問道圖》局部

巨然,原姓名不詳,生卒年不詳,鍾陵(今江西南昌)人,一說江寧(今江蘇南京)人。早年在江寧開元寺出家為僧,學畫山水,師法董源。北宋開寶八年(975),宋太祖趙匡胤滅南唐,後主李煜被擄往汴京。南唐翰林圖畫院自然解體,不少畫院畫家被脅迫到汴京,在宋朝的翰林圖畫院裡供職。巨然在這種情形下從建業來到京師,居開寶寺為僧。他畫名鵲起,曾為度支蔡員外作《故事》、《山水》二軸,後又在宋朝的最高文化機構學士院北壁上繪製壁畫,被當時的文人傳為美談。他對元明清以至近代的山水畫發展有極大影響。

董源《龍宿郊民圖》

龍宿郊民圖是五代南派山水宗師董源重要的傳世作品之一,絹本,設色,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中國傳世名畫知多少?

《龍宿郊民圖》

龍宿郊民圖描繪了居住於江邊山麓的民眾慶賀節日的情景。此圖以山為主,右側的兩座大山佔據了畫面的大半,山頂且有礬頭。山下水面空闊,溪流蜿蜒,樹木茂密成林。山下的人家在樹頭掛起了燈籠,溪邊又有兩條舟船,上豎彩旗,數十人自岸及舟聯臂排列,似正在表演慶賀的歌舞。山下道路上點綴著一兩行人,似在趕路,又似在遊覽。這幅圖畫的用意應該是表現清雅的江南山水中居人生活的舒暢和愉悅。

作品賞析

《龍宿郊民圖》畫的是秋日江南丹碧掩映,華輦之下,歌舞昇平,儘管筆法是與李思訓多少有關的青綠設色,然而山頂作"硯頭",山坡用"披麻皴"已發展了李派的體貌。可曾想過找個類似端陽這樣的民間節日,趁著雲淡風輕的好氣候,登上村落旁的小山丘,如此,除了能眺望山水間的美麗風光,更可飽覽慶祝活動的熱鬧景象。這大概就是《龍宿郊民圖》所呈現的樣子。

中國傳世名畫知多少?

《龍宿郊民圖》

董源 (?-約962年) ,五代南唐畫家。董源一作董元,字叔達,鍾陵(今江西進賢西北)人。亦稱江南人。南唐中主李璟在位時任後苑(即北苑)副使,人稱“董北苑”。董源傳統花鳥、人物、禽獸畫皆精,但對於山水畫藝術的貢獻最大。其山水畫主要承繼王維、李思訓等前代名家筆墨精髓,多以水墨、或略施青綠皴染等技法,藉以表現明媚蔥秀的江南山水情境。丘陵渾圓柔和,遠近洲渚掩映,嵐氣瀰漫飄渺,復歸自然、“天人合一”的山水精神,在其畫作中亦得到了相當程度上的體現。董源所創造的“披麻皴”筆墨技法,豐富了中國傳統山水畫的表現語彙,對後世產生了很大影響。

董源擅畫水墨及淡著色山水,喜用狀如麻皮的皴筆表現山巒,上多礬頭(山頂石塊)苔點,多畫叢樹繁密,丘陵起杖,雲霧顯晦和溪橋漁浦、汀渚掩映的江南景色,後人稱其所作平淡天真,為唐代所無。也有設色濃重之作,山石皴紋甚少,景物富麗,近於李思訓格調,而較放縱活潑。兼工龍、牛、虎和人物。巨然曾從其學習水墨山水,並有所變化,後世並稱為“董巨”,為五代、北宋間南方山水畫的主要代表,其風格影響後世至深。存世作品有《夏景山口待渡圖》(現為遼寧省博物館典藏)、《瀟湘圖》(現為北京故宮博物院典藏)、《夏山圖》(現為上海博物院典藏)、《寒林重汀圖》(現為日本黑川古文化研究所典藏)和《溪岸圖》(現為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典藏)、《龍宿郊民圖》等圖。

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

《韓熙載夜宴圖》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畫家顧閎中的繪畫作品,現存宋摹本,絹本設色,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中國傳世名畫知多少?

《韓熙載夜宴圖》

《韓熙載夜宴圖》描繪了官員韓熙載家設夜宴載歌行樂的場面。此畫繪寫的就是一次完整的韓府夜宴過程,即琵琶演奏、觀舞、宴間休息、清吹、歡送賓客五段場景。整幅作品線條遒勁流暢,工整精細,構圖富有想象力。作品造型準確精微,線條工細流暢,色彩絢麗清雅。不同物象的筆墨運用又富有變化,尤其敷色更見豐富、和諧,仕女的素妝豔服與男賓的青黑色衣衫形成鮮明對照。

作品賞析

顧閎中用其獨特的手法描繪出韓府的夜宴的情景,將《韓熙載夜宴圖》巧妙的分為五部分,每部分間既獨立又連貫。在唐與後世的技法中有承前啟後的作用。此畫在美術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代表了古代工筆重彩的最高水平。

中國傳世名畫知多少?

《韓熙載夜宴圖》局部

《韓熙載夜宴圖》是五代時期寫實性較強的代表作之一,其內容豐富,涵蓋了傢俱、樂舞、衣冠服飾、禮儀等方面,是研究五代時期服飾、裝飾等藝術風格的重要參照物,對研究中國古代繪畫、傳統服飾、民族音樂以及古代人文生活藝術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顧閎中,江南人,南唐中主時任翰林待詔,後主時任畫院待詔,長於人物,尤擅仕女,多畫宮廷貴族生活。擅寫神情意態,與周文鉅齊名,繼承唐代周昉而更趨纖細的線條,受後主李煜的書法影響,喜用顫動的“戰筆”線條表現衣紋。


圖文:國家公共文化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