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美人遲暮、江郎才盡更讓人心碎的是,驕傲的骨頭一寸寸妥協

自古以來即使再漂亮的美人也不得不感嘆自己日趨衰老,即使功勞遠大名滿天下的志士也終有白頭的一天,最令人心碎的不是江郎才盡,而是驕傲的骨頭一寸寸妥協

美人遲暮出自戰國時期屈原的《離騷》中的一句:“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也有人說,人生三大悲哀:美人遲暮、英雄末路、江郎才盡,我卻認為人生最悲哀的事情是驕傲的骨頭一寸寸妥協,在孟子教育弟子所說的話,後世被其弟子編錄,在《魚我所欲也》中有一段話是這樣寫的:“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這段話充分體現了人內心的驕傲,內心的尊嚴。

比美人遲暮、江郎才盡更讓人心碎的是,驕傲的骨頭一寸寸妥協

在秦軍殺神白起攻下了郢都,楚頃襄王只好跟那些執政的貴族們一起,狼狽不堪地逃難,在極度苦悶、完全絕望的心情下,屈原於農曆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自盡,西楚霸王項羽在最後的一戰鬥中殺到了江東下面,可他卻沒有過江東,選擇了戰鬥,最後自剖於江東水邊,沒有人知道西楚霸王為什麼不過江東,後世猜測是因為“情”,因為虞姬也自殺死在他面前,失去了她,得到了世界又如何,所以選擇陪她死去,我卻認為是骨頭中的驕傲,西楚霸王不比劉邦,劉邦自始至終就是一個小人,未當皇帝前是小人,得到天下後,想方設法的害死了兩大忠臣,韓信和蕭何。

比美人遲暮、江郎才盡更讓人心碎的是,驕傲的骨頭一寸寸妥協

西方哲學家蘇格拉底被判處有罪以後,他的學生已經為他打通所有關節,可以讓他從獄中逃走。並且勸說他,判他有罪是不正義的。然而蘇格拉底選擇了慷慨走向刑場,視死如歸。他的理由:我是被國家判決有罪的,如果我逃走了,法律得不到遵守,就會失去它應有的效力和權威。當法律失去權威,正義也就不復存在。這不是悲劇的聲音,這是一個智者在用生命詮釋法律的真正含義——法律只有被遵守才有權威性。只有法律樹立了權威,才能有國家秩序與社會正義的存在。而蘇格拉底的學生柏拉圖,徒孫為亞里士多德,蘇格拉底的骨頭的根本告訴他,不能妥協苟活。

比美人遲暮、江郎才盡更讓人心碎的是,驕傲的骨頭一寸寸妥協

革命烈士夏明翰堅信改革的信念,和硬氣的骨頭,哪怕在被反動派抓捕之後,臨死前寫下了《就義詩》:

砍頭不要緊,

只要主義真。

殺了夏明翰,

還有後來人。

比美人遲暮、江郎才盡更讓人心碎的是,驕傲的骨頭一寸寸妥協

如今一味的妥協叫懦弱,別人會愈發變本加利的對你,如果你一開始就漏出獠牙,哪怕是對方也要敬你三分,我承認網上的一句話:"這世界上有一種人不能惹,沉默的人,因為你沒觸動他的底線,等你觸動了,你後悔都來不及......"有俗語也說過:“不叫的狗和平靜的湖最可怕”。

沉默的人最可怕,最危險。

把持住,成大神,普度眾生。

把持不住,成魔鬼,禍亂天下。

比美人遲暮、江郎才盡更讓人心碎的是,驕傲的骨頭一寸寸妥協

事實證明一味的妥協並沒有什麼用,慈溪太后一步步的妥協讓中國變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更有割地,賠償白銀億兩,可是還是滿足不了八國的野心,他們想把中國分裂,然後平分,毛主席帶領的軍隊們選擇了誓死反擊,最終走向了勝利,成就瞭如今的中國,所以說:“比美人遲暮,才華熄滅更讓人心碎的是,驕傲的骨頭一寸寸妥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