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都是怎麼愛上民謠的?

俞達


民謠是民間流行的傳唱歌謠。記得剛學吉他的時候,我就去接觸了校園民謠,從此愛上了民謠,後來瞭解到民謠有鄉村民謠,校園民謠、藍草民謠等等。

我有三個原因愛上民謠的。

1、民謠內容體裁是豐富的。有愛情的、戰爭的、工作生活的等。民謠表現一個民族的感情與習尚。如:民謠詩人鮑勃迪倫的《Blowin In The Wind》;朴樹的《白樺林》等,就是與戰爭體裁有關,同時也是反戰歌曲,能反映出當時歷史背景和人們的情懷。

2、民謠是有感情色彩的。中國有不少的優秀民謠唱作人,高曉松創作的校園民謠《同桌的你》《白衣飄飄的年代》是我的啟蒙民謠音樂,唱出了我們的青春無悔。

萬曉利的《陀螺》《鳥》唱出了我們所面對的無奈生活和人生哲學。

張瑋龍的《米店》唱出了我們對愛情希望和失望。

盲人民謠歌手周雲蓬的《九月》唱出了對詩人海子的祭奠。

3、民謠是需要時間歷史考驗的。耐聽的民謠需要創作者的一些經歷閱歷和心思投入去創作的,或許沒有挫折、孤獨、無助、失望等閱歷,是寫不出耐聽的民謠吧!因為民謠需要語言情感去釋放,能引起思想情感共鳴。它不想口水歌一樣,唱過了就過了頂多流行兩三星期。而民謠過了若干年或者一個年代後,仍然好聽,經久不衰,值得聽!

總之,愛上民謠無悔。希望各位網友多多批評和指教。祝大家健健康康,開開心心!


牧之弦


很高興能受邀回答這個問題。我是怎麼愛上民謠的?因為民謠直擊我內心深處的靈魂。

先說說最近歌手裡,有一首吉克雋逸唱的民謠,雖然是聽不懂歌詞,但是隨著音樂旋律,我聽懂了歌曲表達的情感,表達的心情和歌曲觸動人心而讓我無法表達的美。

再說一說民謠裡的《童年》、《同桌的你》、《曾經的你》、《生如夏花》、《風吹麥浪》等等,沒一首都彷彿置身於歌曲描繪出的畫面當中,這感覺有回憶、有美麗、有嚮往等等。《童年》一首歌唱得讓自己真的回到了童年的感覺,《同桌的你》真就讓我回到了自己的學生時代,而《生如夏花》這首歌,帶給了我對歌曲更深的不同感受,它有美,有溫柔的美,有力量,有光芒照耀黑暗的力量。

民謠像一個女子,她的美只有能親眼看到的人所驚訝,她的溫柔只有能真正接受她的人所感受;民謠像一朵花,一朵美得沁入心魂的花,一朵聽到就在心中盛開的花。

這就是我愛上民謠的原因,不知道你是否有更好的感受,希望我們能交流一下。在今日頭條搜索[解憂無惑],希望我們會成為一起享受音樂的摯友。


解憂無惑


民謠,百度是這麼解釋的:“民間流行的、賦予民族色彩的歌曲,稱為民謠或民歌。民謠的歷史悠遠,故其作者多不知名。民謠的內容豐富,有宗教的、愛情的、戰爭的、工作的,也有飲酒、舞蹈作樂、祭典等等。民謠表現一個民族的感情與習尚,因此各有其獨特的音階與情調風格,都表現了強烈的民族氣質與色彩。”

民謠不但在形式上多種多樣,在風格上也是獨具一格;不但情感豐富還獨具民族氣質與色彩;不但接近民族生活、信仰、習俗……還隱含很多值得探究的神秘色彩。是起音就能讓人知道的明麗色彩,更是一個民族一直對某些事物自始自終的追求,是族人心中的信仰。

我們愛上民謠,就是愛上這歷史文化傳承下來的精華,愛上這令族人自始自終不願放棄的精神信仰。

歷史長河溝通的渠道就是重溫經典,民謠也是經典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