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成百年 漫画一生

方成百年 漫画一生

方成自画像

方成百年 漫画一生

郑化改

8月22日9时54分,一位1918年6月出生,“百岁寿诞”才过了一个多月的漫画大家方成在北京市友谊医院溘然长逝。

方成是上世纪一十年代出生的漫画家中最后一位去世的人,也是中国漫画界最高龄的漫画大家。他曾是《人民日报》国际部的高级编辑、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的会长。他不仅是著名的漫画家,也是著名的杂文家、幽默理论研究专家。

方成百年 漫画一生

方成在人民日报社画画 1953年

方成的漫画理论著作近20余部;出版漫画、幽默类书籍40余册;创作漫画作品数以千计。 忙了一辈子的他,想歇歇了。

从漫画历史的角度看方成

自1898年我国第一幅近代漫画《时局图》发表至今的120年间,中国近现代漫画领域出现了令人景仰的高原,在这个高原之上又出现了十多座高峰。方成就属于这些数量极少的高峰之一。

方成百年 漫画一生

方成在天安门广场 1950年

对于这种高峰,我们习惯称其为“大家”。那么评价漫画大家的标准是什么呢?

老漫画家叶浅予先生曾说过:一是作品质量高,有鲜明的个性;二是具有广大的读者群;三是专注漫画数十年不改行。这三条漫画大师的标准,方成完全符合。方成的水墨漫画起步早,数量多,质量高,是中国水墨漫画杰出的代表人物,也是探索中国水墨漫画的领军人物之一。

方成百年 漫画一生

方成在上海 1947年

方成并不姓“方”

方成并不姓“方”,而是姓“孙”,原名“孙顺潮”。因他母亲姓方,他在少年时,就给自己起了个笔名叫“方成”。因为他发表作品的数量很多,使得人们一提到“方成”就知道是他,而他也逐渐习惯了别人叫他“方成”。可他父亲和他的三个儿子仍然都姓“孙”。

方成百年 漫画一生

上初一的方成 1931年

方成1918年出生于广东中山市,四五岁时在广东乡下居住。他从17岁开始画漫画,28岁担任上海《观察》周刊漫画编辑,31岁任北京《新民报》副刊主编,33岁担任《人民日报》编辑,“文革”之后担任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会长,其漫画创作生涯83年。这期间,方成出版画册和理论著作50余册,他的漫画主要有《武大郎开店》《别叫我“老爷”,叫“公仆”》等佳作脍炙人口。

方成百年 漫画一生

方成漫画作品《武大郎开店》

方成百年 漫画一生

方成漫画作品《别叫我“老爷”,叫“公仆”》

方成挨了一刀后画了一把刀

1935年12月,北京爆发了“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17岁的方成参与其中。在天安门前,军警们除了用水龙头向游行示威的学生们喷水之外,还挥舞着大刀驱赶学生。方成在往后撤退的时候,后背挨了一刀。回家后,他画了一把大刀,上面有血,旁边写着“中国人的刀,哪国人的血?”这便是方成有生以来的第一幅漫画,当年他17岁。

方成百年 漫画一生

方成漫画作品《中国人的刀,哪国人的血?》(1935)

当时方成还画了一些同类作品送给参加游行的部分师生。这之后,他坚持在学校办宣传壁报,每周一期,每期发表自己一幅反映学校生活的纪实漫画,这种经历有3年多。尔后,他画漫画一发而不可收。

方成的妻子也是一位漫画家

1950年,在北京《新民报》担任文艺部副主任的方成与该报美术组副组长陈今言女士结婚。

方成百年 漫画一生

方成在北京 1950年

陈今言也擅长画漫画,她最有名的漫画是《西太后的评语》,是画西太后对当今的建筑设计师说:“你真是花钱的能手,我当年盖颐和园的时候也没想到用琉璃瓦修饰御膳房!”此画受到毛泽东主席的称赞。

方成百年 漫画一生

陈今言漫画作品《西太后的评语》

华君武曾说:“中国出了两个女漫画家,建国前出了个梁白波、建国后出了个陈今言。”

在上世纪50年代,方成、陈今言,这对儿“漫画夫妻”小有名气。

方成百年 漫画一生

方成与陈今言合影 1951年

可惜陈今言于1977年因心脏病去世,享年52岁。她与方成共同生活了27年。

方成见过侯宝林家的“宠物”

方成非常喜欢相声,他与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关系很好。他们经常切磋幽默艺术,久而久之,两人在接人待物、言谈举止方面甚为相同,就连说话的语音、语调和语速,都极为相似。

有次方成在侯宝林家说:“您这屋里有只蚊子。”侯宝林马上解释道:“这是我们自己家养的。”

方成百年 漫画一生

方成在侯宝林家中 1982年

方成和侯宝林,一个是漫画大家,一个是相声大师,对艺术的共同追求使两位大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对各自的创作相互产生着激励和影响。

方成的“晚年变法”

“变法”是一位艺术家的知识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否定自己以往的艺术形式,来一个脱胎换骨的改造,形式风格与以往大不一样。

据方成讲,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他仍用钢笔画漫画。1979年左右,一位日本人来访,送给他一件绘画作品。他想回赠人家一件作品,可赠送讽刺漫画又不合适,怎么办?于是他用绘制传统国画的笔墨,绘制了民间传说中的“铁拐李”,画了100多张后,终于画出一张比较满意的作品,标题定为《神仙也有残缺》,送给了这位日本客人。

从此,他开始画水墨漫画,这在当时的中国漫画界还属“凤毛麟角”。

由于方成在水墨漫画方面的率先垂范作用,在上世纪80年代,他的作品感染和引领了较多的漫画初学者开始研究水墨漫画。

方成百年 漫画一生

方成与漫画家钟灵合影 1951年

纵观方成漫画艺术的成长之路,可以看出他在民国时期创作的作品主要受英国漫画家大卫·罗画风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到“文革”之前的作品主要受前苏联漫画家叶菲莫夫和库克雷尼克塞(三人合名)画风的影响;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作品完全是他自己独创的风格,雅致脱俗,属于正宗的中国传统水墨漫画,具有十足的中国气派和浓郁的民族风格。

方成的“水墨漫画”起步早、数量多、质量高,他是中国现当代水墨漫画创作的先行者之一(还有丰子恺、华君武、詹同、何伟、毕克官、徐鹏飞等)。他的作品为丰富我国的漫画艺术,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促进作用。

方成百年 漫画一生

方成在郑州大学漫画专科班讲课间隙,与本文作者郑化改扳手腕(1989年9月)

方成属于“离开办公桌就找不到感觉的人”

人是可以分类型的。什么类型的人,才能干什么类型的事儿。

方成属于“办公桌依赖型”,只要离开办公桌,他就找不到感觉,只要坐在办公桌前,他就进入一个五光十色的“方成乐园”。

方成自1986年退休后,每天上午画画、下午写作,持续近40年。尤其是他一直用电脑写文章、写书,百岁的他依然如此。进入21世纪后的方成,年平均出版3本漫画专业书籍。方成从艺83年,出版著作50余部,如此辉煌的成果确实令人敬佩!

这些成果离不开他的办公桌!我们要为他的办公桌记功!

方成百年 漫画一生

方成 1972年

方成的养生“秘诀”

方成与他人谈养生,称其“秘诀”就是一个字“忙”。

他在自画像中写道:“生活一向很平常,骑车画画写文章,养生就靠一个字,忙!”他常说:“忙得顾不上生气;忙得顾不上抽烟。”

这种“忙”,使他不停地写写画画,不间断地出版漫画类书籍;这种“忙”,使得他充分享受着生命的快乐,在娱乐自己的同时,也为社会奉献着美好的精神食粮。

方成百年 漫画一生

方成

方成活到100岁,其年龄为中国漫画家们寿命之最,这和他热爱漫画、热爱生活、勤奋进取不无关系。

他如果再多活几年,我们还可以从他那里获得更多的中国漫画历史知识和珍贵的创作经验以及精彩的故事。 他的逝世,无疑是中国漫画界的一大损失。


方成漫画作品

方成百年 漫画一生

方成漫画作品《电视剧本在创作中》(1996)

方成百年 漫画一生

方成漫画作品《扯皮图》

方成百年 漫画一生

方成漫画作品《师傅太忙》

方成百年 漫画一生

方成漫画作品

方成百年 漫画一生

方成漫画作品《官商》

方成百年 漫画一生

方成漫画作品《背书》

方成百年 漫画一生

方成漫画作品《一边精打细算,一边送礼吃饭》

方成百年 漫画一生

方成漫画作品《不是天灾,胜似天灾》

方成百年 漫画一生

方成漫画作品《洋来的和尚好念经》(1994)

方成百年 漫画一生

方成漫画作品《武松过冈》

方成百年 漫画一生

方成漫画作品

方成百年 漫画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