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桃、李、櫻桃等早熟果樹果實採收後如何管理?

杏、桃、李、櫻桃等果樹,果實採收後到樹體落葉時仍有2~3個多月的時間。這時正值果樹根系生長高峰,也是養分積累的關鍵時期。因此採收後採取保護葉片,加強土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措施可補充消耗掉的土壤肥力,提高樹體養分積累,促進花芽分化,加粗樹幹,增強樹勢,安全越冬,為來年豐產、穩產打下良好的基礎。

1、清理果園,保護好葉片:

果實採收完畢後,及時清理園內的雜草、落葉、枯枝、病枝及採果後丟棄在園內的病果,集中燒燬或挖坑深埋,以減少病蟲害來源。果樹採收後,葉片的同化作用仍在繼續進行。必須保護好葉片,並進行防病、治蟲、噴施葉面肥等,促使葉片製造更多有機物質,促進花芽形成。

杏、桃、李、櫻桃等早熟果樹果實採收後如何管理?


2、控制樹體:

疏除背上枝、病弱枝、劈裂折斷枝、無用徒長枝和旺長枝,重點疏去背上直立新梢、過多過密新梢、下垂拖地枝,有利於集中養分,促進花芽分化,改善光照通風條件。留出空間培養結果枝組,回縮結過果的冗長枝和過大的結果枝組,重新培養枝組。對弱枝如果附近有空間,可以留2~3個芽短截,促發新梢,無空間則疏除;對下垂枝如有空間可留2~3個芽回縮,促發短枝復壯;對劈枝和斷枝在斷處剪除。

杏、桃、李、櫻桃等早熟果樹果實採收後如何管理?


3、深翻土壤:

採果後進行深翻土壤鬆土,消除土層板結,加厚活土層,增加土壤間的空隙,提高土壤通氣、透光、透水性,有利於加速有機養分的分解和微生物活動,提高土壤肥力,為根系的生長創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根據樹齡的大小來決定翻土的深淺。盛果期中齡樹,翻40釐米;大齡老樹外圍深挖鬆土60釐米,以加深根系分佈層,提高土壤的通氣性,保水保肥。

杏、桃、李、櫻桃等早熟果樹果實採收後如何管理?


4、增施基肥:

早熟果樹成熟後樹體的營養大量虧缺,不及時施肥,樹勢容易減弱也影響枝條的充實和後期花芽分化。為恢復樹勢,增加體內的儲藏養分,使根系進一步生長,應噴灑葉面肥,早追基肥。採果後每15天噴灑0.3%~0.5%過磷酸鈣溶液加6%草木灰浸出液,連續3次,增強葉片的光合作用,防止葉片早衰早落。施基肥越早越好,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完成。以腐熟的有機肥為主,混合加入少量果樹專用複合肥。樹齡5年以上的樹,每株施農家肥5~10千克,以後逐年增加,在基肥中摻入過磷酸鈣0.3~0.5千克。施用方法以溝施或穴施為主,深40~50釐米,施肥部位在樹冠投影範圍內。施入後覆土灌透水。

杏、桃、李、櫻桃等早熟果樹果實採收後如何管理?


5、灌凍水:

果樹進入冬季休眠期之後,營養成分便開始由樹體向根部迴流,澆好封凍水,能促使基肥的腐爛分解,有利於新根發生;有利於冬春季節花芽的分化;保持土壤水分的充足,防止越冬旱凍危害,保證翌年開花結果。冬灌過早,氣溫還比較高,蒸發量大,不利於蓄水保墒,降低了果樹的抗寒防凍能力。過晚則因氣溫偏低,土壤板結,水分滲不下去,積水凍結,果樹根系易遭受凍害。果樹冬灌的時間一般以5釐米土層平均地溫5℃,氣溫3℃為宜。此時即使夜間氣溫下降到0℃以下,發生凍結現象,但白天氣溫回升後仍可解凍,為果樹冬灌的最佳時期。(文章來源:果樹種植新技術,圖片來自暱圖網)

喜歡我們的文章就趕快來關注我們吧,精彩文章持續更新中!

一起轉發分享,讓更多人漲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