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瑕」告訴孩子,這個世界並不全是鮮花和掌聲

「清瑕」告訴孩子,這個世界並不全是鮮花和掌聲

這是一則正在傳著的讓所有人都痛心的消息。作為一個母親和教育工作者,在寫這段文字的時候,落在鍵盤上的手從來沒有這樣顫抖過,我無法抑制這份痛心,我無法安定這份情緒,我淚水漣漣!

這則新聞發生在上海,那是留著我兒時美好記憶的地方,也是國際大都市。警方給出的通報是這樣的。

「清瑕」告訴孩子,這個世界並不全是鮮花和掌聲

警方的通報總是那樣理智和客觀。但那兩個孩子的家人是那樣的撕心裂肺,我們也是那樣的撕心裂肺。同為教育人的朋友們的公眾號,也瀰漫著這份悼念和悲傷,讓人震顫。

“我們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心中的悲痛和哀傷。此刻,讓我們並肩站在一起。是的,我們並肩站在一起。但是,站在一起的我們,並不僅僅是為了抱團取暖,我們更應該反思,應該告訴我們孩子什麼?

面對這樣的血腥和罪惡,我們有責任告訴我們的孩子,我們的世界並不全是鮮花和掌聲,這裡同樣充滿了荊棘和風險。

在我們的教育中,我們習慣於淡化一些惡性事件對孩子的影響,習慣於把美好的東西留給孩子,習慣於引導孩子從正面和善良的角度處理處置問題。

每一個做爸媽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積極、陽光的人,因而從小時候起,就竭盡所能,將孩子和一切黑暗隔絕,生怕他們被任何負能量的東西影響。

孰不知,美好並不完全是社會的全部,善良也不充滿在每一份空氣中。事實上,一直以來,在我們的社會中,腐朽和罪惡從來沒有離場,風險和傷害常常伴在左右。美國連續不斷的槍擊案,中國接踵而至的傷害案,都在說明著一切。

在完全美好善良薰陶下長大的孩子,天生喪失了對惡的警惕,卻給了歹徒可乘之機。我們誰也不能生活在世外桃源,讓孩子的教育遠離世外桃源,告訴他們真實的世界,是我們成人社會的責任。

光明與黑暗,本來就是這個世界與生俱來的兩面性。讓孩子瞭解“黑暗”的存在,才能讓他們懂得珍惜和嚮往“光明”。

告訴孩子,只有在面對現實的情況下才能實現真正的成長,只有認識了真實的世界,才能堅定的走向世界。有些家長,對於這樣的事件,會本能地讓孩子迴避,但是,你能讓孩子迴避整個世界嗎?面對這樣的惡性事件,在減少孩子心裡陰影的前提下,對於一些適齡的孩子,我們可以和他們進行專門的討論,共同研究識別和規避風險的方法,共同認識這個世界真實的一面。

著名猶太電影導演斯皮爾伯格說過:“我一直盡力不過度保護孩子,我們應該讓孩子體會各種情感,包括恐懼。”

上世紀七十年代,心理學家津巴多做了一項震驚世界的心理學實驗——斯坦福實驗,這個實驗讓一群本是善良的普通人最終變成了沒有行為控制的虐待狂魔。

斯坦福實驗中的犯人和獄警,他們都只是普通的學生和老師,但是 實驗開始,他們便成為了對立的兩種角色,一邊扮作獄警,一邊扮作犯人。分別被給予了禁錮和權力。在權力的支持下,當獄警的實驗者逐漸開始了瘋狂的虐待行為,甚至有的人在之後仍享受其中。本來這個實驗計劃是十四天,但到了第七天就宣告終止。

結束的原因很簡單,局面無法控制了。為什麼局面無法控制-----扮成獄警的一方因為有了某種特權,有了很大的暴力性和攻擊性,而扮演罪犯的一方性格變的順從和屈服,這就是所謂的“路西法效應”。簡單的來說,在某種特殊的環境下,天使會墮落成魔鬼好人也會變成壞人。

實驗告訴我們:善與惡的界限並沒有我們印象中那麼明顯。即使實驗有爭議,但是也不免證明人在惡意暗示下具有作惡的可能。

這就是真實的世界,每一個人都有天使的一面,每一個人也都有魔鬼的一面。

教育的任務,就是告訴孩子,這個社會永遠是天使和魔鬼同在,善良和醜惡共存。

教育的價值,在於追求“真善美”,但“真”永遠是前提,它絕不僅僅是數理化的科學傳遞,它更是對這個世界真正的面對,真實的感受,真理的認知。

這件事情,真的好痛。但痛定思痛,我們一定告訴孩子,我們的世界並不全是鮮花和掌聲。這樣當他們面對風險,甚至飛來橫禍的時候,會多一份規避的意識,多一點求生的機會!

面對無辜逝去的孩子,我還是想哭!

清瑕簡介

「清瑕」告訴孩子,這個世界並不全是鮮花和掌聲

「清瑕」告訴孩子,這個世界並不全是鮮花和掌聲

謝謝閱讀評論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