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划分为1市3区8县的4线城市,享有“中国雪峰蜜桔之乡”之称

湖南省划分为1市3区8县的4线城市,享有“中国雪峰蜜桔之乡”之称

湖南省划分为1市3区8县的4线城市,享有“中国雪峰蜜桔之乡”之称

湖南省划分为1市3区8县的4线城市,享有“中国雪峰蜜桔之乡”之称

邵阳,史称"宝庆"。位于湖南省西南部,南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总面积20829平方公里,全市辖3个市辖区、7个县、1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大祥区。是一座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古城。

地形以丘陵为主,南、西部多山地,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主要河流有资江、邵水。气候温润,年降水量1200~1500毫米。年均气温16.1℃~17.1℃,1月均温4.7℃,7月均温28.2℃。特产有"雪峰蜜桔"、"宝庆三辣"(辣椒、黄姜、大蒜)、猪血丸子、新宁脐橙等。森林资源丰富,是全省四大林区之一。

有娄邵铁路与湘黔、京广线相接,沪昆高速、320国道横贯东西,二广高速、207国道纵贯南北。资江水运可达洞庭湖。名胜有世界自然遗产崀山风景区、北塔、水府庙、昭阳侯国故城址、武冈法相岩等。

邵阳人以热情豪爽而闻名,善于经商的邵商遍及海内外。邵阳气候舒适,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安逸。

湖南省划分为1市3区8县的4线城市,享有“中国雪峰蜜桔之乡”之称

湖南省划分为1市3区8县的4线城市,享有“中国雪峰蜜桔之乡”之称

湖南省划分为1市3区8县的4线城市,享有“中国雪峰蜜桔之乡”之称

湖南省划分为1市3区8县的4线城市,享有“中国雪峰蜜桔之乡”之称

历史沿革

早在新石器时代,境内即有先民栖息屯居。

秦代,今境内分属长沙郡及黔中郡。

西汉初,始置昭陵县。

吴宝鼎元年(266年),分零陵郡北部都尉辖地置昭陵郡,治今城区,为境内建郡之始。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更昭陵为邵陵,移郡治于资江北岸。

唐代设邵州,与邵阳县在今城区同城而治。

宋崇宁五年(1106年),分邵州西部置武冈军。

南宋宝庆元年(1225年),理宗赵昀登极,用年号命名曾领防御使的封地,升邵州为宝庆府,宝庆之名始于此。元代设宝庆、武冈2路。

明初设宝庆、武冈二府,后降武冈为州。

民国二年(1913年),废宝庆府,设宝庆县,境内各县隶湘江道。

民国十一年(1922年)直隶于省。

民国十七年(1928年),宝庆县复名邵阳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在邵阳县城设置湖南省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设置湖南省邵阳区督察专员公署;同时 建立邵阳市,隶邵阳县。11月,邵阳区督察专员公署更名为行政专员公署。

湖南省划分为1市3区8县的4线城市,享有“中国雪峰蜜桔之乡”之称

湖南省划分为1市3区8县的4线城市,享有“中国雪峰蜜桔之乡”之称

湖南省划分为1市3区8县的4线城市,享有“中国雪峰蜜桔之乡”之称

湖南省划分为1市3区8县的4线城市,享有“中国雪峰蜜桔之乡”之称

湖南省划分为1市3区8县的4线城市,享有“中国雪峰蜜桔之乡”之称

湖南省划分为1市3区8县的4线城市,享有“中国雪峰蜜桔之乡”之称

湖南省划分为1市3区8县的4线城市,享有“中国雪峰蜜桔之乡”之称

1950年7月,邵阳市升格为县级市。

1955年4月,邵阳区行政专员公署更名为邵阳专员公署。

1968年2月,邵阳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邵阳专区改称邵阳地区。

1977年7月,邵阳市升格为省辖市,仍由中共邵阳地委、地区革委会代管;10月,分邵阳地区东北部置涟源地区。

1980年元月,邵阳市由省直隶。

1986年元月,国务院批准撤销邵阳地区建制,实行市领导县体制。

截至2011年,邵阳市辖3个市辖区、7个县、1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全市共有18个街道、94个镇、81个乡、21个民族乡;市政府驻大祥区城北路东面6号。[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