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殿的座上客,从草根到国粹,景泰蓝的前世今生

如古玉般温润,如锦缎般富丽,集绘画、雕刻、青铜、瓷器等中国传统工艺于一身,这就是景泰蓝。

金銮殿的座上客,从草根到国粹,景泰蓝的前世今生

景泰蓝制作技艺起源于元朝,在明代景泰年间达到了最巅峰,制作出的工艺品最为精美,并因其有着天空般清澈的天蓝,琉璃般凝重的钴蓝,宝石般高贵的宝蓝而得名“景泰蓝”,尽管如今景泰蓝已不再是单调的蓝色,但这一名字始终延用至今。

金銮殿的座上客,从草根到国粹,景泰蓝的前世今生

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何为“珐琅”,过去也叫做“佛郎”,又叫“发郎”,“发蓝”,产于“拂”。古书中称拂即大秦,大秦即中世纪罗马帝国。

当年元蒙军队势力浩荡,横扫东亚中亚大陆后,一举进入西亚,当时的阿拉伯地区正流行华丽的金属胎珐琅制品,便将当时能工巧匠作为奴隶俘虏,工匠们带着材料和技术,来到中国,为皇家贵族烧制豪华生活用品与艺术品。

这种以金属为胎填敷珐琅釉料烧制而成的作品,很快便在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艺术土壤上生根发芽,融会中华民族的传统风格,形成中国工艺美术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金銮殿的座上客,从草根到国粹,景泰蓝的前世今生

关于景泰蓝还有一个故事,传说元初,有一次皇宫失火,金銮殿中的奇珍异宝都被一把火烧成了一片灰烬,然而在废墟中却有一件流光溢彩的宝瓶,色彩斑斓,十分闪耀。大臣们都说这是上天赐给皇帝的礼物,皇帝得此宝物爱不释手,预让京城中的工匠们批量仿造。然而工匠们都不清楚这件宝物到底工序如何?

直到相传是女娲后人的“巧手李”,得到了女娲娘娘的托梦云:“宝瓶如花放光彩,全凭巧手把花栽,不得白芨花不开,不经八卦蝶难来,不受水浸石磨苦,哪能留得春常在。”

“巧手李”参透此梦,原来皇宫大火,金銮殿里宝石金银烧熔在一起形成此瓶。人们都也称其为“奇宝烧”。一般百姓都没有资格拥有“奇宝烧”,这种宝物只为宫廷所享有,所以成为了宫廷艺术。

金銮殿的座上客,从草根到国粹,景泰蓝的前世今生

说到这,就来和大家说说这景泰蓝的制作工艺:

1.设计纸稿

设计师需要设计胎图、掐丝的图、点蓝的色稿,并把全部转成拷贝纸稿以备下一道工序应用。

金銮殿的座上客,从草根到国粹,景泰蓝的前世今生

2.胎型制作

按照胎图纸将紫铜片剪出设计的形状,用铁锤敲打成各种形状的铜胎体,之后将胎体的各个部位衔接,覆以焊药,经高温焊接后成为不同的铜胎造型。

金銮殿的座上客,从草根到国粹,景泰蓝的前世今生

3.掐丝过程

使用特质的镊子将其化身一个灵巧的画笔,将细紫铜丝掐、捏、掰成设计好的精美传神的花纹图饰,蘸上白芨粘附在铜胎上,之后施以焊药,经900度的高温焙烧,铜丝与胎体相融,花纹牢牢地焊接在铜胎上。还需经历酸洗、平活、正丝等多道工序保证掐死如预期的一样精美。

金銮殿的座上客,从草根到国粹,景泰蓝的前世今生

金銮殿的座上客,从草根到国粹,景泰蓝的前世今生

4.点蓝过程

点蓝是工匠师把事先备好的珐琅釉料,按照色稿,用由铜丝锤制成的小铲形工具,一铲铲地将珐琅釉料填充入焊好的铜丝纹饰框架中。

金銮殿的座上客,从草根到国粹,景泰蓝的前世今生

5.烧蓝过程

将填色完成的胎体放入炉温800℃的炉中烘烧,由矿石粉作燃料,色釉由砂粒状固体熔化为液体,待冷却后成为固着在胎体上的绚丽的色釉,此时色釉低于铜丝高度,所以得再填一次色釉,再经烧结,一般要连续四五次,直至将纹样内填到与掐丝纹相平。

6.磨光过程

使用粗砂石、黄石、木炭分三次将凹凸不平的蓝釉磨平,凡不平之处都需经补釉烧熔后反复打磨,最后用木炭、刮刀将没有蓝釉的铜线、底线、口线刮平磨亮。

金銮殿的座上客,从草根到国粹,景泰蓝的前世今生

7.镀金过程

将磨平、磨亮的景泰蓝经酸洗、去污、沙亮后,放入镀金液糟中,然后通上电流,几分钟后黄金液便牢牢附首在景泰蓝金属部位上了。再经水洗冲净干燥处理后,一件斑斓夺目的景泰蓝便脱颖而出了。镀好金的景泰蓝再配上一座雕刻得玲珑剔透的硬木底托,更显出景泰蓝雍容华贵、端庄秀美的姿色。

金銮殿的座上客,从草根到国粹,景泰蓝的前世今生

一件精美的景泰蓝器皿,首先要有良好的造型,这取决于制胎;还要有优美的装饰花纹,这决定于掐丝;华丽的色彩决定于蓝料的配制;辉煌的光泽完成于打磨和镀金。所以,它是集美术、工艺、雕刻、镶嵌、玻璃熔炼、冶金等专业技术为一体,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深刻文化内涵,是最具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

因为战乱,到解放之初,这种技艺几乎要失传,梁思成和林徽因在清华大学成立工艺美术小组,抢救恢复了景泰蓝技艺,研究处理新的纹样和色彩,林徽因去世前仍旧心系景泰蓝工艺,希望它不要在新中国失传。

金銮殿的座上客,从草根到国粹,景泰蓝的前世今生

钱美华大师是第二代景泰蓝技艺传承人,几十年践行恩师的遗愿,将毕生心血都奉献给了景泰蓝艺术事业。曾经在故宫的景泰蓝库房研究整理很多优秀的传统图案。在82岁创作了收官之作《和平尊》,为祖国六十华诞献礼。

金銮殿的座上客,从草根到国粹,景泰蓝的前世今生

钟连盛师承于钱美华,成为第三代景泰蓝技艺传承人,他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融合路简洁流畅、疏密有致的现代审美。《荷梦》是他的代表作品。

金銮殿的座上客,从草根到国粹,景泰蓝的前世今生

如今的景泰蓝作品来源于生活,一些异形产品、实用产品、旅游纪念品以及高、大、精、尖、高品位的景泰蓝大量生产,新品种、新花色、新工艺不断涌现,玉雕、木雕、漆艺以及花丝镶嵌等工艺结合,由于多种工艺巧妙结合,各种材料互相衬托,再加上通体又镶嵌了大量的宝石,更使作品新颖奇特、玲珑剔透,通体散发出珠光宝气,创新便是最好的传承。

金銮殿的座上客,从草根到国粹,景泰蓝的前世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