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乃服第二卷-纺车

这里继续为大家介绍《天工开物》,鉴于篇幅有限,也方便大家阅读,文中古文就不再打出来了,均按文中大意写给大家了解了解中国的古代科学

《天工开物》乃服第二卷-纺车

纬络 纺车

卷纬.纺车

丝在篗上绕好以后,就可以作经纬线了。经线用的丝较少,而纬线用的丝较多。每十两丝,经线用四两,纬线用六两,这是大致的情况。供卷纬线用的篗(绕丝棒),要将上面的丝用水湿润后,再摇卷纬车带动锭子转动。把丝绕在管上(竹管以小箭竹作成)。

《天工开物》乃服第二卷-纺车

纬络 纺车

《天工开物》乃服第二卷-纺车

经具 溜眼 掌扇 经耙 印架

牵经工具 溜眼 掌扇 经耙 印架

当丝线绕在篗(绕丝棒)上以后,便可以牵经准备开始纺织。在一根直竹竿上穿上三十多个小眼,眼内穿上竹圈,称为溜眼。将这跟竹竿横架在木柱子上,先将丝通过竹圈再穿过“掌扇”(分丝筘),然后缠绕在“经耙”(牵纬架)上。丝达到足够长度时,就卷在“印架”(卷经架)上。卷好后,中间用两根“交竹”(经线分交棒)把丝分为一上一下,然后插到梳丝筘内(此筘不是织机上的筘)。穿过梳丝筘后,把“的杠”与“印架”(卷丝架)相对拉开五至七丈远。需要浆丝的现在可以浆丝,不需要浆丝的可以卷在杠上,即可穿综织丝了。

《天工开物》乃服第二卷-纺车

经具 溜眼 掌扇 经耙 印架

《天工开物》乃服第二卷-纺车

过糊

浆丝

浆丝用的糊是以面筋里面的小粉(淀粉)为原料。织纱、罗必须要浆丝,织绫、绸可以浆也可以不浆丝。用染过的丝织纱,因为丝已经失去了原来的本性,要用牛胶水过浆,名叫清胶纱。浆料放在梳丝筘上,推移梳丝筘把丝浆透,一边推一边干。天气晴朗时,马上就干,阴天需靠风来吹干。

《天工开物》乃服第二卷-纺车

过糊

《天工开物》乃服第二卷-纺车

边维

织边

丝织物不论是厚的绫或薄的罗,纺织时都要另行织边。其两个边各牵经线二十多根,边经线必须过浆,用筘推移梳干。绫罗必须三十丈或五、六十丈穿一次筘,可省去穿接的繁杂辛苦。每织一匹(四丈)应在边经上用墨划记号,以便掌握长度。织边的丝线不绕在杠(经轴)上,而是另外绕在织机横梁上。

《天工开物》乃服第二卷-纺车

经数

经线数目

织纱罗的筘以八百个齿为标准。织绫绢的筘以一千二百齿为标准。每个筘齿中穿入已上浆的经线,把四根合为两根。罗纱的经丝共三千二百根,绫绸的经丝共五、六千根。古书称八十根为一升,现在较厚的绫绢就是古时所说的六十升布。织花纹时必须用嘉兴、湖州所产结茧和缫丝时都用火烘干的丝作经线,那么任凭提拉也不会断头。其他省所出的丝,即使可以勉强提花,也不精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