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道歉而弯下的腰,是这世上最优雅的弧线

你为道歉而弯下的腰,是这世上最优雅的弧线

前段时间热映的电影《至爱梵高·星空之谜》,让天才画家梵高又狠狠地火了一把,也顺带把梵高在其创造力巅峰时段所居住的法国小镇——阿尔勒,带入了人们的视线。

然而,当热情的梵高迷们去到这座“实力蹭热点”的小镇后,却纷纷对它肃然起敬。因为,在每一本当地的旅游手册上,都印有一封来自阿尔勒政府的道歉信,信中对当年驱赶梵高一事表达了深深地歉意。

原来,在驻扎阿尔勒期间,梵高的创作虽然达到了顶峰,却因生活的不如意开始陷入崩溃。小镇居民因此视他为疯子,蛮横地将他赶出了阿尔勒。不料,梵高去世后,他的画作却一举成名,阿尔勒小镇也因此声名远扬,成为了世界各地旅游和绘画爱好者的热门朝圣地。

然而,随着小镇旅游收入的逐年攀升,小镇居民对梵高的愧疚感却日益强烈。于是他们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向梵高道歉。

他们先是派人去荷兰找到了梵高的侄孙,并向他表达了小镇人民真切的歉意。继而又在一百多年后,把这封对梵高的道歉信印在了当地的旅游手册上,以此向来全世界热爱艺术的人们道歉。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为了进一步表现道歉的诚意,阿尔勒小镇还成立了一个以梵高名字命名的艺术基金会,专门用来资助那些像梵高一样有天赋、有追求但生活清贫的艺术狂热者。

你为道歉而弯下的腰,是这世上最优雅的弧线

但是,你发现了么?

阿尔勒小镇的道歉,与一般意义上的“道歉”似乎有着很大的偏差。

我们习惯性地将道歉理解为“对不起”等口头或书面认错,而阿尔勒小镇的道歉却称得上是兴师动众。不仅有认错,甚至还有自责、解释与补偿等一系列措施。

而且,我们习惯性地认为“道歉要趁早”,一旦错过了最佳时机,就不好再说出口了。但这座小镇的道歉不仅滞后了百余年,而且持续了近一个世纪。

不仅如此,在传统的观念中,道歉是一种示弱,会让对方因此看不起自己。然而,从阿尔勒的道歉中,我们却看到了一种直面错误的勇气与担当,正是这种勇气与担当,让这座小镇备受世界人民的尊重。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正确的道歉方式?怎样才算抓住了道歉的正确时机?道歉究竟有什么意义……

《道歉的力量》一书对此作了详细地分析与论述。

认识道歉学的权威著作

你为道歉而弯下的腰,是这世上最优雅的弧线

在此之前,你可能从未听说过道歉学。很正常,因为它是一门极年轻的学科。

20世纪90年代,随着人类共存方式的剧烈转变,道歉才开始作为修复社会关系的一种重要方式,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一跃成为沃顿商学院、哈佛大学等顶尖学术机构竞相研究的新显学。

该书的作者艾伦·拉扎尔,是道歉学领域的权威专家。十几年前,他因为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小事而开始认真思考与道歉相关的问题,并积十年之功,在千余件案例研究的基础之上,写成了这本道歉学领域的权威著作。

事实上,艾伦在 “道歉”这一领域的研究上有着独特的优势。

他是医学院院长兼健康科学中心负责人,曾调解过数起人际或组织冲突,深谙道歉在其中所起的关键作用;他也是一名执业精神病医师与心理治疗师,在解决人们心理问题的过程中,亲眼目睹了无数道歉或缺乏道歉的后果。就其自身而言,他本人也在生活中无数次地感受到了道歉的力量。

《道歉的力量》一书,以大量历史和当代的真实道歉为案例,全面展示了道歉的意义和方法,并剖析了道歉的心理机制以及道歉与宽恕的关系等。

了解道歉的正确姿势

你为道歉而弯下的腰,是这世上最优雅的弧线

随着全社会文化修养的全面提升,“对不起”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口头禅。这种快速、简单、直接的道歉方式,如同一味仙丹,能够瞬间缓解冒犯者与被冒犯者间“拔刀相向”的紧张气氛,堪称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然而,艾伦却在《道歉的力量》一书中指出,诸如“对不起”之类的口头禅,只是在表达一种同情心或同理心,并不是真正的道歉。

那么,真正的道歉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艾伦在书中将道歉分为了4个部分,分别是认错、自责、解释和补偿。

根据《道歉的力量》一书中所述,认错是道歉的第一步,也是决定道歉是否有效的重要步骤。也就是说,认错听起来很简单,但其实包含颇丰。

一个标准的认错应该包括:向正确的人详细阐述了自己的错误行为,并承认这些行为给对方造成的影响以及自己行为对社会契约的伤害。

认错之后,接下来就是自责,也就是承认自己应该为伤害承担责任。还记得小时候犯错后我们经常会说的一句话吗,“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会把它恢复原状”。这句话中就包括了认错与自责。

道歉的第三步是解释。解释是淡化冒犯行为的重要环节,但这并不是说让我们借由解释来为自己开脱。而是因为很多冒犯其实并非有意,如果能在道歉后给被冒犯的一方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可以让道歉显得更具诚意。

道歉的最后一步就是补偿。在有些道歉行为中,补偿就是道歉的主要特征,因为它们能够完全弥补损失。比如我们失手打碎了同事的水杯,可以在道歉后再买一个新的赔给她,这样一场冒犯便迎刃而解。而当我们完全有能力这么做,却没有做到时,所谓道歉便会失去效力。

掌握道歉的最佳时机

你为道歉而弯下的腰,是这世上最优雅的弧线

人们之所以愿意向被冒犯者道歉,一般是出于自己的“良知”或源于某种外界力量。但即便如此,有些时候,人们也并不总是乐于道歉。

很多时候,我们明知自己冒犯了别人,却因为害怕道歉对象做出的反应或自己觉得尴尬,而错过了道歉的机会。

那么,马上道歉一定优于一段时间之后的道歉么?

艾伦在书中明确表达了自己的否定态度,并提出“想要让道歉发挥作用,适当的时机很重要”,并非越早越好。

比如,生活中小的磕磕碰碰,非常适合第一时间道歉,就像我们在前面提到过的例子,当我们不小心碰掉了同事的杯子,我们应该在第一时间向对方表示歉意。

而当我们犯了较为严重的错误时,则需要一段时间的沉淀与反思。在这种情况下,当即道歉会显得轻浮而草率。

但有时候我们会因为各种原因,错过了当即道歉的最佳时机。那么,迟来的道歉,依然有效吗?

艾伦的答案是,依然有效!因为道歉的过程,就是修复关系的一个过程。很多时候,因冒犯而受损的关系,并不会因为一次道歉就完全修复,在这种情况下,道歉往往只是一个开始。

道歉(学)只是开始

你为道歉而弯下的腰,是这世上最优雅的弧线

当我们探讨“道歉”这一行为时,我们并非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还有国家与国家,人与社会等一系列的冲突。

虽然有的冲突可以通过一句“对不起”或者一件等值的赔偿物品而轻易解决,但有些冲突,尤其是国与国之间的冲突,却并非可以“一蹴而就”。在这种情况下,道歉则是让双方冷静下来,进入协商流程的一个开始。

换句话说,道歉不是结果,也不代表问题的解决,而只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正如道歉学这门年轻的学科。

《道歉的力量》一书只是道歉学的开始,艾伦借由本书,以丰富的道歉实例向我们展示了道歉的技巧与力量,引领我们进入道歉学的世界。

同时,他也在谈及道歉学的未来时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道歉已经愈发成为了一种强有力的纷争解决之道,亦是一个人、一个国家胸怀和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当我们为自己的冒犯而弯下腰道歉的那一刻,我们的灵魂就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耀眼光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