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名相,起起落落的仕途

战国名相,起起落落的仕途

范雎,魏国人,受社会潮流的影响,他加入了说客大军,但是就像现在推销的一样,鲜有人对他们的一套说辞感兴趣。没办法只能屈身须贾手下打工,结果就出了祸事。

某天,须贾带上范雎出使齐国,而齐王相中了范雎,觉得他是个人才,想送点礼物给他,然而范雎并没有接受。消息不胫而走,跑到了须贾的耳朵里,让他十分妒忌,等到回国后就给了他个子虚乌有的罪名(范雎出卖魏国机密)去告发他。

魏相魏齐听了很愤怒,操起荆条把范雎往死里打,范雎昏死过去后才得以幸免。魏齐命人往范雎身上撒尿,然后把这具“尸体”卷入破席子丢弃在荒郊野外,范雎才得以逃身。

后来在别人帮助下,结识了秦国的使者王稽,到了秦国后,才华依旧没人赏识,受到冷落。好在,后面有了个机会,范雎有机会向秦昭王进言,分析当下局势,因此受到了器重。

此后,范雎成了秦昭网手下的一个谋臣,不断出谋划策,比如著名的“远交近攻”。还有集中王权。随着成就不断变多,范雎在官场一路高歌猛进,封官加爵。

拥有了这么大权势的他,考虑到以前的屈辱报仇去了。首先是须贾,不过他并没有死,只是受到了屈辱。而魏齐就没有这么好运了,穷追猛打跨过好多个地方还是被逼死了。报了仇之后,他还不忘感恩那些帮助过他的小人物。

范雎天生就有着很好的才能,在他的辅佐下,秦国愈发强大,威胁到六国。后又“合纵连横”,瓦解了对秦国不利的六国联盟。还让赵国被白起大败。

但是后来为何范雎还要迫害白起呢?出于嫉妒。外人进言,白起功劳过大,威胁到了他的地位,所以给白起扣了个谋反的帽子,被秦王赐死。这也是范雎给自己历史留下的一个污名。

只可惜,当初报恩识人不清,他举荐为官的人犯下大罪,照理推举之人应受牵连,只是他是皇帝的宠儿,不仅没有被惩罚,还被秦王袒护。后来范雎顺势主动辞职,让位与贤,不久因病去世。

这一生要不是迫害白起留下污点,也算是功成名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