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這個地方厲害了!靠一把天琴登上國內國際大舞台

龍州天琴具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駱越文化在曲藝方面的重要代表之一,具有獨特的駱越文化傳統見證價值。天琴原為古壯先人法事操持者做法事時用的法器,也是壯族三大最古老的樂器之一,壯語稱為“鼎叮”,由樂器發聲諧音得名。

天琴用葫蘆做琴鼓,梧桐做板面,尼龍做絃線,琴頭是雕刻的龍頭或鳳頭。天琴形制獨特,音色圓潤明亮,其最大的特色是演奏者手抱天琴,腳搖鈴鐺,邊彈邊唱,其表演形式在中國民族樂器表演中僅此一例。

崇左這個地方厲害了!靠一把天琴登上國內國際大舞臺

從2003年起,龍州縣開始全面挖掘、整理和提升天琴文化藝術,把天琴這一民間彈撥藝術搬上了舞臺。2004年1月,龍州天琴女子組合赴北京參加“CCTV西部民歌電視大賽”,獲“銅獎”和“舞臺風采獎”;2004年8月,獲第二屆全國少數民族曲藝展演二等獎和廣西“八桂群星獎”會演一等獎;2008年,參加第十三屆CCTV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進入原生態組總決賽前20名;2004年,龍州天琴被列入廣西第一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崇左這個地方厲害了!靠一把天琴登上國內國際大舞臺

2007年12月,中國文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龍州縣“中國天琴藝術之鄉”稱號。在2008年第四屆中國景區博覽會上,憑藉天琴,龍州縣被授予“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旅遊示範區”稱號。龍州天琴參加過第七屆“中國藝術節”、第七屆“亞洲藝術節”、中國首屆“聶耳音樂節”、上海世博會等演出,10次到中央電視臺錄製節目,3次參加中央電視臺春節歌舞晚會演出。

從2003年11月至2017年5月,龍州天琴女子彈唱組合80多次參加全國性重大演出或比賽,多次赴臺灣、香港、澳門、泰國、越南等地演出。還遠赴歐洲,參加奧地利薩爾茨堡藝術節及德國慕尼黑的藝術交流活動,2017年1月應邀赴法國參加首屆海外電視春晚表演。

崇左這個地方厲害了!靠一把天琴登上國內國際大舞臺

崇左這個地方厲害了!靠一把天琴登上國內國際大舞臺


2008年5月和2013年12月,龍州縣先後兩次舉辦天琴文化藝術節活動。

在國內學術界,掀起了研究天琴文化的熱潮,人們從音樂、曲藝、社會、人類、美學、民族和歷史文化等不同學科對天琴進行研究,研究人員和所涉及學科之多,被學術界稱為“天琴現象”。

崇左這個地方厲害了!靠一把天琴登上國內國際大舞臺

2014年6月,研究天琴歷史文化的論文集《古壯天琴文化考》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該書收錄了全國各地高等院校、學術機構的專家學者、研究生等撰寫的論文33篇共58萬字,2015年1月,中國知識產權出版社出版發行《“儂峒”天琴:金龍布傣壯族群的信仰與生活》一書,助推天琴文化藝術的傳承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