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王之深请,用一生念一人

又是一年春到时,去年被冰雪积压的树梢已悄然冒出了一抹绿意,花有重开,叶有重生,胡马依北风而立,越鸟巢南枝而归,可逝去的人再也回不来,多少往事都如云烟过,乾隆对亡妻--(

富察皇后)的思念如东流的江水无尽无休。

乾隆:帝王之深请,用一生念一人

富察皇后出生满洲镶黄旗,父亲李荣保是察哈尔总管,出生显赫世家的她,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举止端庄、知书达礼。

雍正五年(1727),16岁的富察氏被雍正帝指配给皇四子弘历(乾隆)做嫡福晋,并在同年七月为他们举行了隆重的大婚典礼。

乾隆:帝王之深请,用一生念一人

皇家的政治婚姻多是不幸,这对小夫妻却是个例外,夫妻婚后感情甚好,相敬如宾。次年便生下了乾隆的皇长女,雍正八年(1730)生次子,雍正帝亲自命名为永琏,“琏”在古代是宗庙中盛黍稷的器皿隐含继承皇位之意。

乾隆继位后,立富察氏为中宫皇后,赐居长春宫,富察氏贵为一国之母,却不慕奢华,为人恭俭,平常只戴通草绒花,舍弃珠翠,后来更是自减长春宫各项开销用度,为六宫作出表率。乾隆对其更是敬爱有加,称她的美德为古今的贤德皇后。

乾隆:帝王之深请,用一生念一人

在一次秋猎中,乾隆对富察氏提起先祖刚建帝业之艰辛,衣服装饰都是用鹿尾绒毛搓成线缝在袖口,不像现在皇宫都是用金丝线来缝制,乾隆或许自己都没想到,自己随口这么一说的话却被皇后深记于心,后来还收到了皇后特意用鹿尾绒毛做成的香囊,乾隆非常珍爱,一直带在身边。

有一次乾隆长了疥疮,愈后还需静养,富察氏为了方便照顾,于是就搬到乾隆寝宫外屋而住,悉心照料百天后,见乾隆身体康复才搬回自己寝宫,夫妻二人的感情就如一坛老酒,时间越长,味道越醇厚浓烈。

或许是老天都嫉妒这对恩爱夫妻了,一场灾难便悄然降临于他们,永琏因“偶感风寒”,年仅9岁就早夭而亡,乾隆和富察氏身心都受到了巨大的打击,直到乾隆十一年,两人再次迎来足以慰藉心。灵的新生命--皇七子永琮。因这个孩子带来的欢乐并没有维持多久,一场“天花”夺去了这个未满两岁的幼小生命。

接受承受两次丧子之痛的富察氏悲痛交加,身体每况愈下,久病难愈。乾隆十三年正月,乾隆携皇后一起东巡,想借此出游让爱妻散散心,减免内心丧子的痛苦,带着皇后出巡的这个决定,乾隆日后回想起来必定是后悔万分。他们一路向东,观看了孔子庙,登上了泰山,然后南下去了济南,先后看了两次趵突泉。

乾隆:帝王之深请,用一生念一人

三月初,富察氏在济南就病倒了,为了不想因为自己而耽误国家事务,她一再催促皇帝北还。三月十一日,弃车改登船,打算沿着运河水路回京,本就身体不适的富察氏因为这段时间的舟车劳顿病情加重,当晚亥时,就病死在船上了,年仅37岁。

乾隆:帝王之深请,用一生念一人

自从富察氏死后,乾隆帝性情大变,以前治国方针从宽怀政策变成了高压统治,百官人人自危,有的轻则罚俸一年、降级处理,重则甚至掉了脑袋,连皇子也跟着遭殃。

富察氏虽已故去,但乾隆帝一直难以忘怀,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命人把皇后去世所乘的青雀舫运进紫禁城,为了保留对爱妻的回忆,下令长春宫一切按皇后在世时的摆设,以供自己每年凭吊,这个做法保留了40多年。

自从富察氏去世后,乾隆对爱妻总有表达不尽的情谊,43岁和45岁时,两次前去皇后陵前祭拜,50岁时,再到陵上祭奠,53岁时又去陵前酹酒告诉皇后,两个小孙子已经结婚成家,此后64岁至80岁时都多次前去祭奠。

86岁的乾隆最后一次来到富察皇后陵前祭奠,与皇后阴阳相隔已经整整四十八载,望着陵前自己当年亲手种下的松树已经高矗入云,乾隆更是伤感不已。89岁,乾隆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为了重聚这一天,乾隆足足等了半个世纪。两人今生做夫妻的时间终究是太短。

世人常说:“自古君王皆薄幸,最是无情帝王家”,其实,最是多情还是帝王家,曾经的皇太极对海兰珠如此,顺治对董鄂氏如此,乾隆对富察氏更是如此。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