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第一夜,滴滴的「絕滴」反擊

消失的第一夜,滴滴的“绝滴”反击

消失的第一夜,滴滴的“绝滴”反击

隨著滴滴開啟整改之後,近日一篇《滴滴消失的第一夜》的文章,迅速在各大平臺紛紛被轉載。文中以第一視覺為角度,講述了沒有滴滴的“絕滴”日子裡,大家夜生活時候是多麼的不便,紛紛為滴滴鳴不平。

消失的第一夜,滴滴的“绝滴”反击

看完文章之後,我不禁慨嘆,“危機倒逼改革”,誠不欺我。

之前公關一直高高在上的滴滴,此次竟然開始走群眾路線,通過煽動群眾的情緒來給自己解套,手腕真高!大量接受採訪的用戶紛紛把兩名花季少女的隕落忘記,開始轉向支持滴滴儘快恢復上線。

想來如果當初滴滴在處理危機的時候,高層和公關懂得走群眾路線,如今也不至於在輿論的壓力之下,被監管按在地上摩擦。

其實,這次滴滴的“絕滴反擊”,還是很有套路的。

首先,根據央視採訪得知,滴滴這個措施各級政府並不知情。

按照《網絡管理辦法》規定,暫停運營應該提前30日向主管機關報告並向社會公告(順風車不在此監管之列)。此次滴滴未經通報的臨時整改本身就是違規。

其次,滴滴選擇整改選擇夜間,而不是輪換整改,本身就存在貓膩。

雖然滴滴有曹操、易到、首汽、神州等競爭對手,但這些商業客戶為目標的司機,主打白天運營,而且一人一車不倒班,夜間工作不僅經濟上不合算,疲勞駕駛也會導致安全問題。

因此,市場上提供夜間運力的,主要就是滴滴為代表的私家車以及幹夜班的出租車。因此,一旦兩大運力之一的滴滴退出,勢必導致市場短期供求關係失衡,出現崩潰,引發社會極大的不滿。

可以說滴滴選擇夜間出手,通過行動和輿論的配合,“不小心”反將了政府監管層一軍,導致監管在輿論攻擊之下非常被動。

不過,如果被滴滴的行動和軟文矇蔽的話,那就太對不起慘死的兩個年輕妹子了。看了看一群笨死的官媒都不知道該怎麼懟滴滴,政事堂不禁手癢了。

《滴滴消失的第一夜》中選擇的北京、長沙、成都、廣州這些城市,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徵,他們都是美團沒有進駐的城市。

而截止目前,美團打車是滴滴主打夜間運營的“快車”,唯一的競爭對手。(其他競爭對手的運營時間幾乎都是白天)

以上海、南京為代表的美團打車進入的城市,夜生活的豐富絕不比北京少,可是,別說滴滴整改七天,哪怕是滴滴永久退出這些城市,也不會出現夜間的打車難。

因為只要有美團這樣類似滴滴的平臺支持,在供求關係帶動的價格波動之下,馬上就會有大量的運力來補充,使得市場實現供求平衡。

所以呢,真正導致了《滴滴消失的第一夜》中,北京、長沙、成都、廣州這些城市夜間打車難,

並不是因為滴滴被整改,而是因為滴滴這幾年形成的絕對壟斷。

稍有常識的人都會知道,在絕對的壟斷之下,無論國企還是民企,都會迅速腐化。

說起來,從滴滴誕生開始,他本是一個打破壟斷的企業。

在過去,中國的運營車輛,沿用舊體制下的特許經營制,司機購買運營牌照之後成為出租車。

由於出租車運營牌照的銷售,就像政府出讓土地,可以獲得一大筆的收入。因此,各個地方政府就有了通過限售限價等手段,維持甚至抄高出租牌照的動力,使得一個牌照的價格動輒幾十萬乃至上百萬,在這個過程中,地方政府跟出租車公司的關係,就像跟開發商一樣,形成了一個緊密的利益聯盟。

而伴隨著中國政府大力推動的城鎮化,大量人口湧入城市,使得無論是房產“證照”還是出租車“牌照”,都面對供不應求的局面,因此在利益聯盟的壟斷之下,導致價格持續上漲。最終,出租車“牌照”和房產“證照”一樣,都變成了金融衍生品。

一旦實體經濟變成了的金融資產,亂象就來了。一方面,很多買二手出租牌照或者向有牌照的出租公司交份子錢的司機,就像買了高價房或者支付高額房租的青年一樣,不得不拼死拼活的賺錢。另一方面,由於城市化的推進和牌照供應不足,造成了市場嚴重的供求關係失衡。

這兩點合在一起,導致了各地出租車為了賺錢,拼客、黑車和一口價的亂象,也一直難以根除。

而隨著滴滴、快的、優步們的出現,

一方面,隨著大量私家車的湧入,使得打車市場從計劃經濟變成了市場經濟,在這隻看不見手的主導下,不僅出現了“專車”的消費升級,帶動了消費的同時也帶動了就業,而且“快車”也大幅降低了打車費用,讓消費者帶來實惠。

另一方面,在市場經濟的競爭之下,逐步實現了良幣驅逐劣幣。通過系統的記錄,在競爭之下,那些低評價的司機被專車和快車慢慢清除,使得競爭對手的出租車在內,整個行業的服務水平都在大幅提升。

最終,為人民帶來了實惠和便捷。

可以說,滴滴、快的、優步,當年面對地方政府和龐大的出租車既得利益集團,他們都是敢於屠龍的勇士,

可是,就像故事中那樣,屠龍的勇士往往最後又會變成惡龍。

在資本的推動之下,滴滴先後與快的、優步合併,融合後的滴滴,在中國的網約車市場上,形成了一家獨大的壟斷局面。

消失的第一夜,滴滴的“绝滴”反击

取得壟斷地位之後,曾經的勇士逐步開始張開他的血盆大口。在面對連續出現兩次惡性姦殺事故之後,滴滴考慮的只是如何賠償而非整改。在他們眼中,“犧牲”幾個人的生命,跟給資本市場的漂亮報表來比,根本不值一提。

而且,原本大量消耗資源的功能,也被取消了。譬如被滴滴合併之前的優步,有一鍵SOS的功能,用戶一旦按下,不僅會迅速警方就會接到報警,乘客甚至都不用出聲,其姓名、位置、車牌號等信息就通過優步後臺傳送給警方。

可直到此次整改之後,滴滴也不過才上臺了“一鍵報警”,而這個功能,只不過是用一個鍵,代替按110三個鍵的“創新”而已。甚至截止目前,滴滴也沒有把他的網約車數據納入政府的監管。

所以呢在我看來,滴滴老闆程維個人的那些整改承諾,在貪婪的資本面前根本沒有任何意義。

政府的監管對滴滴並沒有太大的作用,就像此次《滴滴消失的第一夜》輿論事件,政府你敢整改我,我就敢撂挑子。最後憑藉壟斷地位,裹挾強大民意,自然逼迫政府最終不得不妥協。而最終吃虧的,卻是那些幫滴滴懟政府的消費者。

所以呢,對於政府和消費者而言,真正想要把資本關在牢籠裡的方式,唯一的方式,就是保持競爭。不光是滴滴,所有走在監管前面的互聯網行業,充分的競爭都是遏制他們“變惡龍”的最好方式。

正面例子是因為有京東的衝擊,所以阿里後來嚴格控制假貨;反面例子是谷歌走了後,百度敢賣人血饅頭,

沒有了谷歌的競爭壓力,百度很快從BAT三巨頭中老大的位置摔下來,淪為二線梯隊;而在京東、拼多多甚至他們背後騰訊的不斷衝擊之下,阿里反而越做越強傲視群雄。

市場經濟告訴我只有保持競爭,才能夠保持企業的活力,才能保持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才能夠帶動產業升級和消費升級,這點無論是對民企還是國企,都是同一個道理。

其實,就像當年教員告訴黃炎培的那句話,跳出興亡週期律要靠人民的監督。在共和國,讓勇士們永遠作為勇士,還是變成惡龍,其實一直是掌控在我們大眾的手裡。就像此次《滴滴消失的第一夜》中激起的輿論導向,理智的我們應該明白,長遠來看,讓市場更充分的競爭,才是對人民最有利的選擇。

滴滴如是,其他企業亦如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