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山争哥哥,但也混进了顶级流量圈……

《我不是药神》火了,口碑、票房双爆棚,火的甚至盖过了世界杯的热潮,无疑是国产剧的一匹黑马。截止到7月9日,上映仅5天累计票房就已经突破14亿,日均票房高达2亿多。业内人士预测,《我不是药神》有可能冲击40亿元票房的高位。

我不是山争哥哥,但也混进了顶级流量圈……

作为主演的徐峥,注定成为2018年大陆+港澳台地区的所有电影节的影帝。(此处是个flag,欢迎打脸)

徐峥还有了一个可爱的昵称“山争哥哥”,一群死心塌地的粉丝“蒸饭”,被吹了无数彩虹屁(非常夸张的夸人方式和语言风格),还被称为“仙子下凡”、“人间卤蛋”、“人间油桃”。

我不是山争哥哥,但也混进了顶级流量圈……

山争哥哥的光头、小肚腩和大长腿都出了道,被女孩们争着抢着滑滑梯。

我不是山争哥哥,但也混进了顶级流量圈……

一瞬间,他成为全网追捧的顶级流量,超话排名从查无此人冲到了第七,超过了鹿晗、王俊凯这些流量鲜肉,还有了应援集资。

徐峥估计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面对这么多网友的尬吹,还成了顶级流量。

所以当被记者问到“奶峥”这个称呼时,他的表情是这样的:

我不是山争哥哥,但也混进了顶级流量圈……

完美诠释了“你说什么我听不懂”的囧境。

魏晋时期,有个和徐峥一样颜值很不能打的人,也曾在顶级流量圈出道,成为大众男神,这个人就是和李白同样被称作酒仙的刘伶。

刘伶有多丑,身长六尺(不到1.5m)不高大,头发乱蓬蓬,样子也不咋地。总之一句话,又丑又邋遢。不过,这个人却混入了当时最风光的竹林七贤男神圈,成为其中一员!

我不是山争哥哥,但也混进了顶级流量圈……

男神圈另外六人分别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王戎、阮咸,常年霸占魏晋热搜榜,是名副其实的流量担当。据魏晋第一狗仔卓小伟报道,这些人每次出行,接机的人摩肩接踵,好多次都擦出了火花,引发火灾,严重影响公共安全。下起十八上至八十,送他们礼物的少女、老太太们数不胜数,每次回家都能收获一堆鲜花水果。

他们还经常在竹林里开party,人称“主流”(竹六)。

刘伶想进这个群很久了。这群里的个个都是人才,长得又帅,说话又好听他超喜欢那里面的感觉。

我不是山争哥哥,但也混进了顶级流量圈……

于是他去问大v王恭,应该怎么做才能打进这个群的内部呢?

王恭神秘兮兮的用右手比了一个“w”的手势。刘伶说别闹,ok不是这样的。

王恭白了他一眼,说:“这是说你需要做到三件事:

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熟读离骚、常得无事,痛饮酒,便可称名士。

第一、熟读离骚。

人丑就要多读书,《离骚》作为魏晋时期的100000+爆文,刘伶不说倒背如流,也是耳熟能详。不止《离骚》,当时最流行的还有《老子》《庄子》《周易》……各种常人看不懂的高bigger书,刘伶都看了!这样,和男神说话时,层次有没有,全看一出口。

二、常得无事。

就是说男神不能正经上班,要闲。(这也侧面表明男神一般还有钱!小编默默的查了一下信用卡,果然负债累累)这刘伶也符合。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也吃穿不愁。大boss司马炎曾经找猎头挖刘伶去干活,公务员啊,薪资待遇福利杠杠的,刘伶就不想去。为了不去,还当着猎头的面裸奔了。估计,猎头回去报告说刘伶是个神经病,这事就黄了。从此,刘伶也成了彻底的自由职业者。

三、痛饮酒。

这个真的不是专门为刘伶挖的坑吗?还有谁能比刘伶能喝。而且醉酒,不仅在形,更在神,形神皆醉。他老婆担心他喝太多酒伤身体,劝他戒酒,他没答应,“天生刘伶,以酒为名”,没酒没我!

我不是山争哥哥,但也混进了顶级流量圈……

刘伶喝了这么多酒,也不是白喝的。李白斗酒写诗百篇,刘伶醉酒文章流传。

他读的《离骚》《老子》《庄子》、《周易》化做滚烫的文字,提升了“痛饮酒”的层次。就为喝酒一事,他都能写一篇《酒德颂》,流传千古。这篇文章的时空观念和宇宙观念很奇特,“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在天地面前,一万年也不过是眨眼的功夫。刘伶老师醉时可不是普通的头晕,而是双眼亮如火炬,能洞透世界的本质。就连姿态也不一样:“奋髯箕踞,枕曲籍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慌尔而醒。”胡子很有个性,可以树立起来。

《酒德颂》成为饮酒类热门文章,刘伶成功跻身一线男神的朋友圈,自己的“男神”地位,也树立起来了。

我不是山争哥哥,但也混进了顶级流量圈……

刘伶的成名也充分证明了,要立名需靠才华,毕竟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这也给后世树立了榜样,于是我们看到了黄渤、王宝强、许知远、高晓松等一重用灵魂取胜的大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