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不掉的互联网原罪,滴滴何去何从?

滴滴顺风车刚上线时,我也注册了车主,一共拉了三单,也坐了几次顺风车,当时的体验很不错。

三次乘客都是女性,我坐的几次顺风车,车主都是男性。第一次,我晚上和朋友在东区吃饭,回家的时候,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点开了顺风车,那天拉了两个女孩,她们是闺蜜,两个都是刚从国外留学回来,路上聊的挺开心的,分别送她们回家。她们主动加了我的微信,后来就是点赞之交吧。

后两次的乘客也是女孩,一位是钢琴师,我们小区的,上班地点也相邻,她想长期“包”我的车,我借口推辞了。另一位是个美女设计师,下雨天拉的,我想加她微信,因为我也是做广告公司的嘛,想着招揽一些人才,她没通过,后来就没再见过。一共就这三次,后来就比较忙,顺风车其实也会耗费许多时间,就没再拉过人。

坐过的几次顺风车也很神奇,一次来接我的是一辆大奔,司机非常有气质,聊天才知道是某银行的副行长;还有一次,司机是省人大代表,他说自己在调研滴滴,一直问我对滴滴的看法,我记得当时说了很多,他也很看好滴滴的发展。

这些顺风车的经历都很愉快,但我隐隐觉得有些问题。我们这些人都是尝鲜者,但尝鲜过后发现还是很费时间,除非是上班下班不着急,业余时间很多。那么,像我这样的尝鲜者不再使用顺风车后,还有什么人使用呢?顺风车所谓的绿色出行、公益出行会不会演变成商业化的路数?如果出现一批职业顺风车司机,那一切就都变味了。

后来,滴滴顺风车就开始走社交化的路线了。所谓社交,就是两性,就是荷尔蒙。鼓动荷尔蒙,其实是互联网公司的原罪。从论坛时代到博客时代,再到微博微信陌陌探探,从附近的人到漂流瓶,陌生人社交的最重要推动力就是荷尔蒙,是人们最原始的生物学冲动。

比如当年的QQ,包括现在的微信,因之而发生的刑事案件有多少?当年也是有着很大的争议,QQ好友见面引发的刑事案件层出不穷。腾讯一直强调自己是工具,我就是一把菜刀,至于你拿来做饭还是砍人我没法辨别,没法控制。腾讯的QQ和微信熬过了争议期,成为了国民应用,因之也就获得了免罪令牌。

那么,滴滴顺风车的社交方向为什么错了,大家的反应这么强烈呢?一个自然是人们对新生事物的警惕,说是苛责也是合理的苛责。另一个,就是顺风车不但提供了陌生人社交的可能,而且提供了陌生人社交的封闭式场所。QQ上从撩一个好友,到在封闭式空间见面,中间可能会经历漫长时间。但顺风车就不一样,它大大压缩了陌生人见面的时空距离,如果两个人来电,那私家车就像一个高压锅一样,会加大促进这个过程。当然,如果一个人想犯罪,那犯罪实施的时间也会非常的短,而且,我个人觉得啊,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安全措施,私家车内的犯罪都是很难干预和中断的。

从本质上来说,滴滴出行是一个工具性的APP,一旦想玩社交,就会偏离本质,就会出问题。当年支付宝也想玩社交,出现了很多色情内容之后就放弃了。因为荷尔蒙是最简捷的办法,也是最容易想到的办法,当然,也是最危险的办法。工具性的APP玩社交,肯定脱不掉这个原罪,必然会走这个路数。那么,出事也就是必然的了。

如果想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滴滴必须放弃社交妄想症,专注工具性,专注安全,做到极致。即便如此,出事的可能还是有的。这正如任何一种交通工具,飞机、高铁、出租车等等,谁都无法避免安全事故。但是,大家会对专注工具性的滴滴给予更多宽容。我手边没有数据,即便出了这么多事,从概率上讲,滴滴的事故率也许是非常低的。但是,这事不能讲概率,讲概率老百姓情感上无法接受。这是现实,滴滴如果因为这个觉得委屈,那就是无知。

但我坚决反对取缔滴滴,甚或是毫无理性的一片喊打之声。没有滴滴的时候,打车之难,黑车之殇,出租车之乱,大家难道都忘记了吗?况且,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是不可逆的,因噎废食是最可悲的滑稽之事,我还是希望滴滴能够痛定思痛,好好整改,争取以崭新的面目再次回归。同时,也需要公众更加理性的看待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和挫折。(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