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南太行掛壁公路!晉城錫崖溝原來是這樣成名說的!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持續關注必有驚喜!今天晉遊君給大家帶來晉城美景——錫崖溝!

"東有馬東嶺之屏障,西有白樺山之阻隔,北有王莽嶺之險峰,南有青峰巍之對峙。四山夾隙之地稱曰錫崖溝……"這裡既有險峻秀麗的奇峰深谷,又有玲瓏剔透的碧湖秀水;既有原汁原味的民俗風情,又有展示人類力量的掛壁公路。千百年來的閉塞隔絕,帶來了貧困、艱難等諸多不便,但也使它世外桃源般的風情保護得相當好,無論自然景色還是風土人情都天然少雕飾……

重走南太行掛壁公路!晉城錫崖溝原來是這樣成名說的!

1991年6月28日錫崖溝掛壁公路通車。1994年6月22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以《一個幾代人用血脈筋骨鑄刻成的不朽豐碑--路》為題登載了錫崖溝村艱苦奮鬥三十年,在懸崖峭壁上用鋼釺炮錘和雙手鑿路的事蹟,並評論錫崖溝村"幾十年艱苦奮鬥的歷史,就是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奮發圖強,排除萬難,建設自己偉大祖國的縮影……"從此,錫崖溝也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變得家喻戶曉。

重走南太行掛壁公路!晉城錫崖溝原來是這樣成名說的!

重走南太行掛壁公路!晉城錫崖溝原來是這樣成名說的!

2006年錫崖溝被評為中國農業旅遊示範點、中國精品紅色旅遊示範點

2007年被評為中國縣域旅遊品牌百強景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2009年成為國家地質公園,2009年9月28日錫崖溝掛壁公路同天安門、鳥巢等被評為新中國60大地標。

重走南太行掛壁公路!晉城錫崖溝原來是這樣成名說的!

從王莽嶺南坡下山,一路險峰幻疊,峭壁環列。不多久,我們進入一條驚險異常的雲中路。它呈“之”字形,7.5公里長,像是一條飄帶掛在斷壁上。這是錫崖溝人歷經三十年,用鐵錘、鋼釺在懸崖峭壁上開鑿出的掛壁公路。越野車時而上了沿崖路,車輪下是不見底的深谷。時而鑽入一個個隧道。公路始終緊貼著斷壁深溝盤旋而下,坡度很大,有許多急轉彎。這樣一直下到谷底,眼前就是深藏在大山中的錫崖溝了。

重走南太行掛壁公路!晉城錫崖溝原來是這樣成名說的!

錫崖溝在山西陵川縣東南端,晉豫兩省交界處。這是個四座大山隔絕的世外桃源。錫崖溝低於四周峭壁近千米,如同“井底”。溝內方圓約十五平方公里。全村約兩百戶,八百多口人。民居或依山,或臨崖,時緊時散。

自古以來,錫崖溝因周圍地勢險惡,幾乎與外界沒有交通;溝里人多自給自足,自生自滅。偶爾有一些壯漢沿著那條唯一通向山外的“螞蟻梯”和“搭鉤梯”冒死到過山的外面。陡峭如削,險象環生,許多路段不能說走,只能說攀援。修掛壁公路前,村民大膽出山而喪命的有20多人。那些不能稱之為路的“螞蟻梯”“搭鉤梯”有著一串浸透溝里人血淚的故事。

重走南太行掛壁公路!晉城錫崖溝原來是這樣成名說的!

進入20世紀60年代後,溝里人不再聽天認命,向大山宣戰。他們幾經挫折,卻愈挫愈勇,發誓要打通與山外的通道。

1962年,錫崖溝人初戰王莽嶺。6個月的苦戰後,一條窄窄的小道勉強上到山頂。雖然不能走車,但肩挑驢歇總算有了條路。溝里人把這條道叫做“驢道”。1976年秋天,喘過氣來的錫崖溝人想在岩石間鑿開一條“官道”(能開汽車的路)。但由於沒有選擇好路線,只鑿進了一公里多就停工了。路沒有通到山外,反倒把山裡的餓狼引到了村裡,吃了村裡不少家畜。他們把它稱為“狼道”。

重走南太行掛壁公路!晉城錫崖溝原來是這樣成名說的!

1979年,他們第三次上馬修路,這次改用打隧洞的辦法。然而,由於土法上馬,缺乏技術,用了一年時間,洞打到三十六米深時,放炮煙塵排不出來,只得再次停工。廢棄的隧洞成了村民圈羊的“羊窯”。

1982年11月,不屈不撓的錫崖溝人第四次開山鑿路。這一干就是十年。十年間,錫崖溝的幹部換了三屆,新舊班子交接,都忘不了交好修路的班。十年間,錫崖溝人投入義務工10.08萬個,動土15萬方,鑿石7.6萬方,鑿通隧道1200米,架石橋兩座。就在公路即將完工的一次爆破中,修路的領頭人、六十多歲的老支書董懷躍和年輕的村民宋雙保倒在血泊中。殷紅的鮮血染紅了錫崖溝路。1991年6月10日,第一輛解放牌汽車終於開進了錫崖溝。當時溝裡很多人都落淚了……

重走南太行掛壁公路!晉城錫崖溝原來是這樣成名說的!

重走南太行掛壁公路!晉城錫崖溝原來是這樣成名說的!

當翹首回望走過的掛壁公路,我心中充滿敬意。這是中國鄉村公路的奇蹟,一尊表現人類力量和意志的雕塑。錫崖溝千百年來,由於大山阻隔成為世外桃源,如今又因掛壁公路而令世人感動。

錫崖溝終於向世人打開了山門!

然而,掛壁公路只是條簡陋的沙石路。一遇雨天,十天半月通不了車,村民們還是走不出去。再說路太陡太險,交通還是不方便,吸引不了太多的山外人。

重走南太行掛壁公路!晉城錫崖溝原來是這樣成名說的!

在掛壁公路問世十幾年後,錫崖溝築路史上又立起一塊豐碑。2005年,為了讓溝里人更順暢地走出山外,更好地開發溝裡的旅遊,政府為錫崖溝修建一條王莽嶺隧道公路。它打通一條長長的隧道由南向北縱穿王莽嶺而出。公路全長7.6公里,僅隧道就有2.7公里長。它比掛壁公路平緩、快捷多了。而它從開工到通車僅用了10個月。相比開鑿三十年的掛壁公路,這條隧道公路顯示了現代科技的巨大威力。溝里人感嘆:沒想到,錫崖溝也能見到這麼平整、光亮的水泥路!

重走南太行掛壁公路!晉城錫崖溝原來是這樣成名說的!

掛壁公路實現了溝里人走出大山的願望,使他們的身心從大山的控措中解放出來;而王莽嶺隧道公路促使溝里人與外界快速、便捷地聯繫,讓他們走上致富的快車道。

重走南太行掛壁公路!晉城錫崖溝原來是這樣成名說的!

在村裡不到一里長的小街上游逛,村民們在兜售山貨,滿是山山楂、核桃、紅果、黃梨等山裡果品,還有黨參、黃芪、靈芝、何首烏等中草藥材。一位山裡打扮的青年婦女,對我們殷勤招呼:全是山上的,一點汙染都沒有,挺不容易來一趟,買一點嗎?

重走南太行掛壁公路!晉城錫崖溝原來是這樣成名說的!

自從有了掛壁公路、隧道公路,溝裡出現了養育專業戶,成立了肉牛育肥基地,辦了石材廠,開發了礦泉水,建起了水電站。溝里人的市場意識被啟動了,自給自足的田園生活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由於公路的開通,山外人發現了“養在深閨人未識”的錫崖溝的特有魅力。他們的先人也許做夢也不會想到,曾經令世人避之不及的錫崖溝,如今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山外人。

重走南太行掛壁公路!晉城錫崖溝原來是這樣成名說的!

修一條通往山外的路!這是被大山圍困的錫崖溝人千百年來永無止息的奮鬥目標。從人只能攀爬的“螞蟻梯”、“搭鉤梯”到能通汽車的驚險的“掛壁公路”,再到今天的快速車道“王莽嶺隧道公路”———是世代錫崖溝人走過的血淚路、解放路和致富路。錫崖溝和山外的聯繫,也經歷了從大山所困,到打開山門,再到暢通無阻的一步步躍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