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当好先行官 铺就经济发展快车道


陇西:当好先行官 铺就经济发展快车道

高速立交桥

陇西:当好先行官 铺就经济发展快车道

冯河村道安防设施

陇西:当好先行官 铺就经济发展快车道

上学路上没有了泥泞

陇西:当好先行官 铺就经济发展快车道

连贯东西的交通大动脉

陈海霞 刘等红

八月的陇西大地,宛如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诗画。若隐若现的远山尽披绿色,层层梯田间药香扑鼻,映衬其间的是纵横交错的通衢大道和风驰电掣的川流车辆,“物畅其流,人便于行,交通和谐,百业俱兴”,这一幕折射的是陇西县公路交通建设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前瞻规划、科学施策、精准发力。近年来,在建设“四好农村路”的重要思想指引下,交通部门以“建设好、管理好、养护好、运营好”为总目标,推进交通运输各项工作的高质量发展。2015年,被交通运输部评为“全国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先进集体”,在全省86个县区农村公路考核中陇西县连续9年排名靠前,特别是最近两年连续获得了全省第2名的好成绩,2017年陇西县被确定为全省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县,2017年4月、8月先后被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和交通运输部命名为首批全省、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道路硬化 打造区域经济圈

柯寨镇黄世坪村是陇西县地理位置较为偏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的一个行政村。当地村民从黄世坪村前往柯寨镇,需途经一段便道。因为交通条件、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等客观因素所限,村民大多数都外出务工,留在村里的绝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孩子。曾几何时,行路难、发展难的状况成为当地群众的无奈与心酸。“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人在车上跳,心在肚里跳。”柯寨镇黄世坪村群众诙谐地说。

对于交通制约带给村民贫困的生活环境,陇西交通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作为农村公路建设的主导实施者,陇西县交通局上争下筹,多方争取项目资金。在总结经验、完善机制,精准聚焦、全力攻坚的基础上,坚持“服务地方经济、造福群众百姓,打造更安全、更美观、更舒畅、更便捷的农村公路”的发展理念, 2015年以前实施了酒店—李家湾通畅工程7公里,2018年实施了张家湾—李家湾改建项目13公里,全线总里程共计20公里,福星—柯寨公路建成通车,不仅成了连接首阳、双泉、柯寨、福星、云田、通安等乡镇东西向连接横向通道,极大缩短了互通距离,解决了沿线及周边5个乡镇10余个行政村近2万余人的出行和农产品运输难问题,还架起了福星农贸市场和首阳中药材市场的“致富桥”。

道路通了,资源活了,高水平的农村产业布局得以实现,沿线群众今天上福星,明天下首阳,药材贩运生意越来越红火,经济收入大幅提升。先后涌现出了一批批种植、养殖大户和致富带头人,带动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6个,新增种植大户26户,规模养殖户和养殖大户40余户,菌菜产业基地3处。柯寨镇2017年当地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421元。2017年,丽珠药业看中了张家湾村种植中药材的良好环境和便利的交通条件,投资250万元,在村上流转土地建立了千亩党参标准化种植基地,按照“统一标准、统一栽培管理、统一采收加工、统一经营”的思路,带动农户发展产业。

“以前进城,天亮出门,到陇西县城就快晌午了,还要人接人送。现在好多了,出了家门上车,新修公路不到一个小时就进城了,返回家还不耽误吃中午饭呢。”陇西县通安驿镇冯河群众张彩菊口中的路,指的便是2016年建成的通畅工程。

德兴乡阳山村东家岔社村组路的“前身”是一条田埂路。在农村公路建设的过程中,一两米宽的田埂路变成了五六米宽的砂石路,后来又“晋升”为水泥路,最终与陇西县2017年“千村美丽”示范村村组道路连成了一体。附近村民从步行到自行车、摩托车,再到小汽车,交通工具真切地反映了道路的变迁。随着道路改善,当地中药材种植贩运蓬勃发展,村民们的收入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推进“四好农村路”,改善老百姓出行条件,是一项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民心工程”,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陇西交通建设者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一项密切干群关系的重要任务,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抢晴天、战雨天,默默无闻,长年累月奋战在施工一线。近年来,陇西县按照“大规划引领、小规划配套”的工作原则,紧盯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先后争取资金12亿元,新建改建二级公路2条47公里,改造3级公路8条226公里,完成通畅工程860余公里,村组道路900余公里。全县境内公路总里程1950公里,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县乡道为支线,村道为分支,通达各乡镇,辐射行政村,覆盖全县的公路交通网络,基本实现了以县城为中心的“一小时交通圈”。

“修筑一条公路,繁荣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带动一方文明”,已成为“千年药乡”陇西县人民的共识。交通运输发展对产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也更加突出,农村公路犹如毛细血管般把一个个乡镇及村组连接起来,有效带动了农村经济,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了自力更生、自主创业的行列,农民脱贫致富不再是难事。

精心养护 美丽容颜不打折

公路通畅舒适了,安全设施增多了,交通标识醒目了,养护效率提高了……

车行青山间,人在画中游。绿树环绕、干净整洁、直达通畅的公路是陇西县留给过往行人的难忘记忆。如今,凡是过往陇西县的司机乘客都会发现,近年来陇西县公路的变化越来越大。沿福星公路一直通向陇西县城,这条新贯成通车的农村公路,被当地村民誉为增收致富的“通畅”路。“这么漂亮的公路,时常会遇到擦肩而过的管理人员和养护人员。我们也不忍心破坏和乱扔垃圾。”当地村民们这样说。

为了保证农村公路的“容颜”不打折,陇西县全面建立了“县乡道县管县养、村道乡管村养”的三级管养机制,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了100%。县乡道路优、良率达到了81.8%,路面技术状况指数(PQI)逐年上升。

为提高地方公路养护水平,探索新的养护管理模式,接轨地方政府的管理办法,该县交通部门不断创新养护管理与服务职能,培训80多名专业养护人员分成5个作业组,全年开展县乡公路日常养护,并组建了2个30人的路面专业养护队和1个20人的构造物维修队对破损路面和桥涵等构造物进行常年维修。在全县17个乡(镇)全部成立了正科级建制的农村公路管理所,优先在贫困户和党员中选用村级护路员271名,县、乡、村三级管理养护队伍进一步得到加强。先后筹资1400万元购置配备各类机械设备28台(辆),建设沥青混合料拌和站1处,为养护工作提供了必要保障。

同时,各乡镇结合各自实际进一步制定完善爱路护路乡规民约、村规民约,积极引导教育群众增强爱路护路意识,加入养护队伍,履行村民义务,改善农村居住通行环境。并定期邀请市、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检查指导农村公路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公路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别是2018年通过县交通投资公司融资筹措资金1.2亿元,加大农村公路的维修养护力度,建设陇西县农村公路综合养护中心。建立养护质量与经费拨付相挂钩的工作机制,切实靠实养护责任,做到有路必养,养必到位,全县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县乡道路优良率达到81.8%,农村公路实现了“畅、安、舒、美”。

科学管理 平安出行有保障

近年来,陇西县交通运输局以全面规范路政行业管理为手段,以文明执法,优质服务为保障,以全面提升综合实力为目标,坚持严格执法、规范执法不动摇,狠抓行业管理不放松,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强责任、抓管理、重落实,全面提升农村公路路政管理水平。

村道实行护路员巡查和群众监督举报制度,由乡镇综合执法所、公路管理所、交管站负责对各种违法行为进行制止。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群众参与、综合治理”的原则,集中资源、整合力量,切实加强农村公路路政执法和超限治理工作,保护路产路权,有效提升了公路运输路域环境、人居环境质量和农村文明程度。严格执行路政管理“五四”巡查制度,实现每3天对重点公路、重点路段巡查1次,每周对全县县乡公路巡查做到全覆盖,并发挥乡镇养管所和村组干部的监督作用,做到路政案件早发现、早报告、早制止、早处理,保证巡查时间、巡查质量和巡查效果,有效提升了公路运输路域环境、人居环境质量和农村文明程度。

行有所乘 城乡客运一体化

如今,在陇西“出门硬化路”已基本变为了现实,如何“让抬脚上客车”也变为现实,广大群众在高度肯定的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陇西县交通部门主要负责人认为,“衣食住行”是群众生活最基本的需要,“行有所乘”也应该是基本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城乡客运一体化,便是加快实现公共交通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要求。“交通运输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为经济建设和群众出行提供更加优质的运输服务。”对此,该县积极推行为民、利民、便民的各项措施,不断强化客运班线管理,加快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切实提高行政村班车通达率,方便群众出行。

在“城乡统筹、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客货并举”总体思路指引下,该县加快发展农村客运班线建设,鼓励引导运输企业新开和延伸农村客运班线,提高农村客运通达深度和班次密度,目前乡镇通班车率达到100%,行政村通班车率达到96.7%,仅去年,新开通陇西到榜罗县际班线2条,裴家湾到南门等县内客运班线6条。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投入1900万元建成充电桩6处137个,投放新能源纯电动城乡公交车79辆。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的投放,不仅提升了城市品位,更舒适了群众出行。为进一步全面规范出租企业的内部管理,全县通过程加强出租企业标准化建设,加强出租车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建立维稳工作机制,初步实现了出租企业管理规范、行业形象稳步提升、市场监管切实有效的管理目标,促进出租车行业健康发展。截至目前,全县现有县交通运输总公司和定运集团陇西安达公司2家客运企业,配套城乡公交12条175辆,农村班线车83条145辆,营运总里程达8850公里。采用“一定三不定”经营模式,对客流相对稀少的行政村发放微型客车,全县215个行政村通班车率达96.7%。初步形成了公交、出租、长途客运、货运、服务、维修、驾培互为补充的道路运输服务网络,广大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了交通带来的幸福感。

同时,不断加强农村物流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宇臻、天马和邮政等龙头物流企业的带动作用,切实加快交通运输邮政快递电商的融合发展,积极推进县、乡、村三级物流站场设施和信息系统建设,目前,全县17个乡镇和215个行政村已全部实现了村邮站100%全覆盖,并建立了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快递邮件配送网络,助推富民产业全面快速发展。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对于多年来坚守在筑路架桥管养战线上的陇西公路人来说,他们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寒来暑往,雪雨风霜,但每当看到车辆在干净整洁的公路上快速安全行驶的时候,他们的脸上便会流露出欣慰的笑容,一条条公路就是一步一个脚印构筑而成的丰碑。

展望未来,我们相信,在这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交通干部职工队伍的奋力拼搏下,陇西交通事业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服务道路建设、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能力,必将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台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