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干货|活着,就是营销!

1

活着就是营销

成功之前,我们卖的是身体;

成功之后,我们卖的是姿体。

苦逼的时候,我们卖的是感情;

二逼了之后,我们卖的是表情。

活着,就是拿来卖的,定价在自己,议价在别人。

活着就是营销。但你有权以为不是。

一切营销,到人为止。

活着,就是营销。你生活在营销里,你更是营销在生活里。你每一天都在营销你自己。你只是高雅地装着不知道而已。


02

营销基础

1,要了解中国现有的各种媒介;

2,要懂得并善于运用各种传播工具;

3,对商业大环境有个粗略的了解;

4,找到该产品受众中的“大多数”;

5,洞察这个“大多数”的各种习惯和喜好;

6,策划出迎合这群“大多数”的各种卖点;

7,找对媒介,把这些卖点释放给他们;

8,维护(互动)卖点信息。


03

营销7法则

1,不要耽误消费者的时间(忙);

2,不要消耗消费者的大脑(烦);

4,不要影响消费者的情绪(恼);

5,不要受制与消费者的审美(审美权归第三方);

6,不要掏空消费者的口袋(宰);

7,不要否定消费者的一级需求(次级需求可以否定)。


04

营销任何产品都只有两个功能

1,解决

2,满足。

有些产品能够很明确地分出倒是在解决还是满足,但有些产品看似坚固的(其实不然,可以再细分)。把产品的这两个功能定位了,你的营销手法和语言就可以定位了。

问:你家产品,是“卖解决”还是“卖满足”?

营销就是把某个商品通过必要媒介,运用刺激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感知的手段传达到消费者大脑里,以便形成喜欢和记忆,从而激活购买的一种商务活动。它需要掌握一定的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网络营销就是使用“声、色、图、文、影视”等体裁通过有效媒介(微博、百度、微信、阿里、BBS等)把相关产品信息(功能、价值、信用等)运送到消费者大脑里(听到、看到、想到、爱到、记到、念到)的一门学科”。低级营销吹牛逼就是,高级的则需熟悉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美学等学科 。


05

营销五段位

1,一段的,一心落在产品;

2,二段的,一心落在推广;

3,三段的,一心落在消费者上;

4,四段的,一心落在人性探究上;

5,五段的,从人性出发来研究消费者然后找对推广模式力推满足人性某个需求的产品。


06

三门学科的营销奥妙

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

懂得心理学和传播学但不懂得社会学你就不知道卖给谁最对;懂得心理学和社会学但不懂得传播学你就不知道在哪里卖会更好;懂得社会学和传播学但不懂心理学你就不知道怎么卖会更厉害。(所以,三门学科都有涉猎的人,会成为营销界的极品人才)。


07

营销十诀

1,洞察抽象需求,

2,归纳满足区域,

3,寻找隐形关联

4,强化关联逻辑

5,猜测提问模型

6,提供答案吻点

7,塑造需求具象

8,拉直答案路径

9,做好期望值管理

10,完成信息直供。

感知大于事实。所有消费者买的都是“我以为”。

营销就是帮助消费者进行心理说服的过程。

做营销时,要深入对自己洞察,我从来不需要客户提供标准,我是客户的消费者,标准在我这里。

做营销的,从来都不是坦坦荡荡的,总是会去除所有脏的、见不得光的,对优点进行提高、夸大、补全,是自组织、有利益的加工。

营销,不去刻意地做给人们看,而是在人们刻意看的地方做。

“推销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转告的时代”已经到来。做人也好,营销也好,都要找到你的“信任代理人”和“转告代理群”,现如今,有三个词我们必须重视起来。1,信任代理人;2,传播(转告)代理人;3,影响力代理人。(目前的广告都只玩第三款,这个成本最大)。

一等一的营销高手有四大使命:

1,解决企业的市场纠结;

2,激活消费群的产品兴趣(审美);

3,解决购买者的使用抱怨;

4,创建消费者的记忆特区。

你解决了别人的多少怕,你就能收获别人的多少爱。你干掉了别人的多少个问号,你就会收获别人回馈的多少感叹号。

微博上,那么多的“关键词”在等你,你们是否都用过?那么多的“求助”、“请教”、“请问”、“打听”都在等你们去回答,去互动,尤其那些“关联产品关键词”。你用过么?

当网络上的知识处在静态时,那它仅仅是知识;当网络知识成为动态时,那它就是营销。网络营销,发端于人性,发威于激活。这也是社交营销的魅力所在。

传统的营销基于媒介关系(传播优先),而现代营销是基于社交关系(转告优先)。转告,本来是“口碑”的概念,但目前流行的“口碑营销”多为“人造口碑”(因此本人不愿提及)。最好的营销是“产品过硬”,但在同样“过硬”的竞争区域,“转告审美”和“品牌提炼”就显得尤为重要的。转告是三度的。

研究消费者“买什么”只是在研究了“表”;研究消费者在“图什么”才是研究了“本”。也就是说,从研究的角度,买什么不重要,图什么才重要。

“表现”即营销。表达,是基本的营销;表演,是常态的营销;表情,是带装饰的营销;表决心,是不靠谱的营销;表演过度,才是失败的营销。最高境界的营销,是在表达中看不到任何表演的痕迹,甚至连表情都没有。

只要你曾经想把自己“卖”个好身价,你就已经在营销了。这个社会,有几个人不是出来“卖”的?卖知识、卖经验、卖经历、卖阅历。只不过换了个词,美其名曰“卖本事”。兄弟,你卖过没?

谁的生活不曾营销?从你三岁开始,到你死去的那一天,你何曾逃离过营销。你讨厌营销,但最后你终将发现,你才是这个词的最失败的践行者。掩耳盗铃,如此而已。

从心理学上讲,每个人都有“得便宜”的小愿望,但有些人只满足于“占便宜”,而另一种人是要满足于“赚便宜”的。

真懂政治的不谈政治,真懂经济的不谈经济,真懂文化的不谈文化,真懂军事的不谈军事,真懂哲学的不谈哲学,真懂古玩的不谈古玩,真懂佛教的不谈佛教,真懂革命的不谈革命,真懂营销的谈他妈的营销。


营销干货|活着,就是营销!


个人认为,做营销,30岁到50岁,是黄金时间,从人生阅历上讲,30岁以后做营销,更顺手。营销,不是卖东西,而是卖满足。

营销,不是用力在“一级需求”上,而是“二级”到“四级”。消费者需求,是分层次的。企业家实现了“一级需求的满足”后,营销人就得根据这个产品把其下的“二级需求”、“三级需求”、“四级需求”找到并随时告知消费者。如买衣:1,衣服;2,秋衣;3,红色秋衣;4,红色法拉利秋衣……


08

购买,才是经营营销的真正开始

所有的营销人员,都应该重视“购买之后的二次购买和重复购买”。这个环节,是营销者必须经营的重要环节。也就是说,多次购买是可以被经营的。其技巧包括:对转告的经营、对收藏的经营、对依赖的经营、对购买者小组织激活的经营,每一个购买者后面,都还有一群购买者!

“审美营销”是每一个产品都不可忽视的营销。它会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喜欢与否”。而消费者在购买行为中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就是“我喜欢”。【美,是一种宗教】美学,是在每个人的灵魂里面的。每个老太太上菜市场买土豆西红柿,都只挑选那些“长得好看的”。女人们去商场真是买衣服么?不是,是去“买好看”。不重视百姓审美的营销,都是肤浅的——让营销直击你的灵魂。便宜不重要,让你感觉占便宜了才重要。美也不重要,让你感觉到臭美才重要。

“何谓营销的最高境界?”菜场境界。如卖西瓜,瓜农无甚理论,不懂哲学,只知卖。我问:“两个西瓜,一个有藤蔓且带叶,一个无藤蔓,你买哪个?”答:“有藤的。”“你买的是西瓜?”“不是。”“是何?”“瓜藤。”“那你究竟买什么?”“西瓜。”“他卖的是?”……

营销的最大误区,就是我们一直在研究消费者喜欢买什么,而忽略研究消费者“不买什么”。

--- THE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