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定目標,跟一切衆生結善緣

立定目標,跟一切眾生結善緣摘自《感應篇四十九講》

我們學習《感應篇》,其實就是自愛,順著自己的性德來處事待人接物。而隨著學習的深入,對感應、對因果的事實真相要更能認識、瞭解,進而肯定這個真相。這個“肯定”,到什麼程度?任何情況發生,我們都不懷疑感應的道理。比方說,我們做了一輩子好事,晚年生病,還相不相信感應的道理?很多人遇到這個情況,就覺得聖賢講的沒道理。認識得夠深,遇到境界的時候,才不會生煩惱、生懷疑,甚至怨天尤人。

我曾經遇到一個朋友,她的人生真的非常坎坷。她父親癌症,她出入醫院,就好像自己家的廚房一樣熟悉。後來懷孕,還胎死腹中。為了照顧自己的父親,沒有辦法顧及婚姻生活,離婚了。還有更不幸的事情,都發生在她身上。我瞭解到她的身世,真的覺得自己太幸福了。

可是,很可貴的一點,她雖然經歷這麼多的坎坷,沒有一句抱怨,她只覺得是自己的問題,自己做得不好。所以這一念心,我們作為她的好朋友,都覺得不盡心盡力幫她,真的過意不去。她不怨天、不尤人,那是因為她對因果的真相不懷疑,坦然接受,進而去斷惡修善。所以後來,她也改造她的命運了,現在在學校教書,家庭也幸福。

所以,在修學的路上,信解行證。有信,解行才能不斷地推進。假如信心有限,深入理解,也很難得力。信解行融成一體,沒有絲毫的懷疑,理解了就趕快去做,這樣的人能夠契入境界。所以我們也要問問自己,自己信感應、信因果規律到什麼樣的程度了?能不能屹立不搖?

很多人覺得,我這一生又沒有做壞事,為什麼有這麼不好的人生際遇?今天我們遇到不好的事情,遇到不好的人事環境、物質環境,就要想起這個感應和因果的道理。人真的明白這個道理了,對任何一件事情,絕不抱怨。甚至都覺得,事事是好事。為什麼?受了以後,這個賬不就結了嗎?這個冤不就還了嗎?俗話講,欠債還錢,天經地義。又說,無債一身輕。大家想不想無債一身輕啊?想,是吧?那你就說,“來,放馬過來。”該了的趕緊了。

人能夠這樣,面對一切惡緣,處之泰然,甚至感謝,甚至期許自己轉惡緣為善緣,“我要為他演說,不只還他債,還要跟他結善緣”,這就是菩薩心腸了。為什麼?我假如不跟他結善緣,他向我討債,又造業,又墮落,那跟我有關係啊。我假如不跟他結惡緣,他怎麼會做這些惡事呢?他怎麼會來找我的麻煩,造這些罪孽呢?所以不只要還債,還要幫助對方不再墮落。這是負責任的、知道因果的、慈悲的人應該有的思維。

怎樣可以真正轉惡緣為善緣?我們的修養要好,讓對方佩服我們的德行。布袋和尚說:“涕唾在面上,隨它自幹了。我也省力氣,他也無煩惱。”大家唸了這一首偈,有沒有觀想一下,有人對你吐口水,你生不生氣呀?生氣了,那就冤冤相報沒完沒了。立定目標,跟一切眾生結善緣,有志氣。有這麼堅定的目標,得練功夫,練在一切境緣當中心平氣和。不要常常想“我”,多替對方著想,就能心平氣和。他對我吐口水,他很生氣,一下子嗔恨充滿身心,他難不難過?他難過啊。所以只想著怎樣讓他氣消下來,那我就不生氣了。我會生氣,是因為“你怎麼可以這樣對我!”還是有個“我”。

所以今天假如你先生生氣了,你馬上跟他講:“哎呀,對不起對不起,是我不對,你別生氣了,氣壞身體,是我最大的損失。”這種柔和的言語下去,先生還氣不氣得了?你們都沒試過,是吧?要自己去力行、去印證才知道真實不虛。轉自己的心,就能轉境界,這叫“依報隨著正報轉”,正報就是心,就是“惟人自召”,自己的心念。

所以一個人瞭解到因果的事實真相,他不再怨任何人,他覺得每一件事情,惡緣,還債,好事;善緣,盡本分,成就對方。“事事是好事,人人是好人。”

古德講,“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詩經》上講,“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吉凶禍福都是自己求來的。所以我們處事待人接物,時時觀照自己的心,是不是菩提心?是不是跟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相應?用這五顆心觀照,用普賢行願來對照自己。心淨國土淨,就感應了。“生則決定生”,心時時都跟這五心相應,跟清淨心相應,頻道就接上去了。

面對一切人事物,時時都能恭敬對待,去盡心盡力,去愛護,去珍惜,包括節儉,就是禮敬萬物。“稱讚如來”,面對任何人事物,都能看到優點,看到人家的付出。“廣修供養”,念念都是利益人、成就人的心,能夠捨己為人。時時能觀照到自己不恭敬了,不能欣賞別人的優點,不能捨己為人、念念為人著想,一察覺念頭偏了,馬上反省改過,這是“懺悔業障”。所以我們瞭解到“惟人自召”,就不迷信了,因為了解宇宙人生因果的真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