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金融是重要的政策工具

文長 | 3100字 · 時長 | 8分

低碳金融是重要的政策工具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要打好汙染防治等三大攻堅戰,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發展綠色金融。日前,由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北京市金融工作局聯合主辦、北京環境交易所和北京藍色金融協會承辦的“第九屆地壇論壇”在北京舉行,與會專家和業內人士通過這個平臺,共同探討生態文明和綠色金融的創新途徑。

綠色金融領域合作機會多

“螞蟻森林 2016 年 9 月上線,上線一年多時間裡,用戶數已經超過了 3.5 億,已累計減排量達到 283 萬噸,累計種下真樹 5552 萬棵。”這是浙江螞蟻小微金融服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螞蟻森林總經理徐笛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的一組數據。

一個網絡產品是怎麼和現實生活中的種樹連接上的?徐笛表示:“我們嘗試去做了一個小小的實驗,嘗試讓億萬老百姓參與到綠色低碳的生活模式裡來,共同建設美麗中國。螞蟻森林是 2016 年 9 月上線的產品,希望能夠探索個人碳賬戶平臺,通過科學的方法來踐行綠色低碳,即螞蟻森林用戶每天根據自己的低碳行為可以收集綠色能量,等綠色能量到一定數值的時候,用戶可以選擇種一棵虛擬樹,我們最後會以用戶的名義在千里之外的荒漠地區種上一棵棵真樹,以形成對用戶低碳行為的正向激勵。”

徐笛進一步解釋說,螞蟻森林把 18 種行為納入了綠色低碳行為,第一類是綠色出行,比如說用戶更多通過步行、公交、地鐵替代自駕車;第二類是減少出行;第三類是無紙化;第四類是重複利用,如用戶在網購的時候,減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把二次商品進行重複利用等。“另外我們也跟衛星和電子稻草人合作,用戶可以實時觀察自己種下樹的生長情況和當地的環境,包括溫度、溼度等信息,把用戶和樹的距離拉近,更加強化螞蟻森林裡面樹的真實感。”

一個小小的創意,也帶來了螞蟻金服和北京環境交易所的戰略合作。論壇期間,螞蟻金服、北汽產投和北京環境交易所正式簽署了增資擴股協議。經產權市場公開徵集,螞蟻金服與北汽產投正式成為環交所新的戰略投資者,其中螞蟻金服以全資公司上海雲鑫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出資。同時,北京產權交易所作為環交所原有股東,也參與了本輪增資擴股並繼續作為環交所第一大股東。本輪增資擴股後,環交所註冊資本將由3億元增至5億元,資本實力位居國內環境權益交易機構之首,股東實力進一步增強。根據增資擴股合作協議,環交所與螞蟻金服雙方將立足各自專長,共同開發綠色普惠金融市場,不斷拓寬應用場景,聯合開發個人及小微企業的碳中和服務。

同時在論壇期間,還舉行了環交所與中華環保基金會關於碳普惠機制的合作簽約以及北京環境交易所、中美綠色基金和夥伴企業的綠色發展合作簽約儀式。根據協議,環交所將同中華環保基金會合作研究推進公民碳普惠機制,響應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同時,環交所還將與中美綠色基金及其投資的一些公司開展戰略合作,各方將利用各自資源優勢,在綠色投融資、綠色消費、企業節能減排方面展開多元合作。

平穩推進區域碳交易試點向全國市場過渡

“過去一年,北京綠色信貸同比增長 9.47%,各種綠色債券融資額達到了 2475 億元,非金融企業發行的綠色債券超過了 330 億。作為全國首批碳交易試點城市,自 2013年 碳市場在北京環境交易所啟動以來,市場交易規模穩步快速提升,累計交易額已超過 10 億元。”北京市金融工作局黨組書記、局長霍學文表示。

“低碳金融是重要的政策工具,可以通過市場手段將生態環境影響的外部性內生化。重要手段之一就是碳交易——以二氧化碳減排為直接目的,同時能夠促進企業的技術進步和管理改進,促進能源結構的轉型,促進社會節能、節電,提高能效。”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表示,“碳價預計會上升,交易覆蓋面會逐步全面”。

“全國碳交易體系建設是我們當前應對氣候變化的重點工作,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也是我們利用市場機制來控制減少碳排放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與實踐,我們將堅持開展作為,控制汙染企業排放,堅持從簡,在全國範圍內穩運行的基礎上,逐步擴大市場覆蓋率,發揮市場作用。”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李高司長談到。

他重點談到今後一段時間對於碳交易市場需要抓好以下幾項工作:一是完善管理層的整體制度體系,二是要加快推進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三是要加大相關政策的統籌協調能力,四是進一步加強其它相關建設。

“近期我們將號召發電行業參與到全國碳減排的行動中,並開展對發電行業節能減排企業的相關培訓,發佈發電行業的技術指南,做好從發電行業率先啟動運行相關準備工作。”李高表示,“下一步,我們還要進一步與有關部門通力合作,推動金融體系更有效地促進行業發展,包括從國家層面,促進金融體系更好地為應對氣候變化提供服務。從金融行業的角度,完善金融制度、創新政策標準、產品規劃支持氣候變化發展。從地方政府的層面,來支持地方政府相關實踐和創新。同時,我們也積極支持互聯網金融企業在推動小微企業和社會公眾參與氣候變化低碳發展和低碳生活的相關行動中,採取有關措施。”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主任徐華清指出,平穩推進區域碳交易試點向全國市場過渡還需要四方面努力:第一,進一步提升配額分配的科學公平和合理。第二,建立健全配額的相關管理制度。第三,應進一步建立碳排放權的初始分配製度。第四,建立健全生態環境權益系統交易制度和市場體系。

到2020年上市公司都要進行綠色信披

“今年年底前,上市公司要實行半強制的環境信息披露,‘你可以不披露,但是你要解釋你為什麼不披露’,但到 2020 年,所有的上市公司都必須進行環境信息披露。”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馬駿表示。

他說,人民銀行已經在宏觀審慎評估(MPA)中引入了支持綠色金融的機制。綠色信貸佔比較高、增速較快的銀行可以獲得較高的 MPA 得分。這一機制已經開始起到激勵銀行擴大綠色信貸的作用。此外,一些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的試點工作也取得了突破。比如,湖州市把綠色項目分成三個等級,包括深綠、綠色和淺綠,對深綠信貸項目給予 12% 的貼息,對綠色和淺綠的項目分別給予 9% 和 6% 的貼息。這種做法可以在各個地方推廣。

針對北京如何發展綠色金融的議題,馬駿提出瞭如下四個方面的建議:

第一,補貼綠債發行。馬駿說,很多地方,比如上海、深圳、香港、新加坡,已經推出了補貼當地發行人綠債認證成本的舉措,可以調動綠債發行的積極性。北京也應該借鑑。

第二,在通州大力發展綠色建築。北京市政府要搬到通州,通州要建大量新的建築。應該借這個機會,規定所有的新建築必須是綠色的,綠色金融同時給予配套,即用綠色貸款、綠色債券、綠色建築保險等工具來支持綠色建築。

第三,探索京津冀生態環境補償機制。在北京市,低成本治理霧霾的辦法已經基本用完,未來治理霧霾的成本遠高於河北。而河北很大比例的霧霾會飄到北京來。如果用本來要在北京治理霧霾的錢拿去到河北治理霧霾,可以用更低成本為北京減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需要創造一種(或多種)霧霾治理的區域補償機制,讓北京補貼在河北治理霧霾的項目,提高社會資本參與河北治霾的積極性,最後達到北京、河北雙贏的結果。

第四,發展綠色基金。全國在過去3年當中已經發起 250 多隻基金,增速非常快,但與全國幾萬傢俬募基金的數字相比,綠色基金的比例還是微乎其微,發展潛力非常巨大。北京的資金和綠色科技力量雄厚,要爭取創造條件吸引更多的綠色股權基金。在綠色科技方面,還應該充分利用國際的綠色科技資源,與中國的巨大市場相結合。可以考慮在北京搞中外合作的綠色科技孵化器,大力推動環保、節能、新能源、綠色建築等領域的科技創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