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時代選中的幸運兒,深圳後30年的大亞灣



被時代選中的幸運兒,深圳後30年的大亞灣



1

Q:

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正以振奮人心的態勢推進,舉國之力建設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在這個重大歷史機遇之下,大亞灣之於粵港澳大灣區,應該有什麼樣的功能定位,從而去充分挖掘它的城市價值?


被時代選中的幸運兒,深圳後30年的大亞灣



粵港澳大灣區會成為世界第一大灣區

龍頭深圳的發展不會停 只會越快

讓珠江口岸東軸線更具爆發力

——陳江洪先生


我一直認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城市矩陣之間會形成兩條軸線,事實上現在也是這個狀況。

以珠江口岸劃分東西兩邊,西軸線是廣州、佛山、中山、肇慶、江門、珠海、澳門,東軸線是香港、深圳、東莞、惠州,包括汕尾、河源的一部份。這兩條軸是一個大A字,底下的橫線是港珠澳大橋、未來的深中通道、虎門二橋,構成兩個A字間開口。在大分區來看,

東線未來的潛力、發展空間、內在動力,我認為比西線更具有爆發力,可持續的能量更大,更具有發展空間


被時代選中的幸運兒,深圳後30年的大亞灣


(圖源:南方日報)


因為我相信粵港澳大灣區的龍頭一定是深圳,它將超越香港、廣州,有三大優勢

首先,深圳城市管理運營已經堪稱國內的典範,接近自由經濟體制,是典型的小政府、大市場的治理結構。它的發展有目共睹,用30餘年時間在經濟體量上趕超廣州、逼近香港,且成長速度遠超香港。這個趨勢在未來不會停下來,我認為可能還會越來越快。

其次,大家說深圳是中國的硅谷,它的科技創新能力非常強,每年的申報專利佔到全國的一半,這是何等可怕的數據,遠超香港、廣州,甚至上海、北京。在這點上,我認為深圳是最具有潛力的,也是別的任何一個區域很難超越的,這個距離只會越拉越大。

被時代選中的幸運兒,深圳後30年的大亞灣


(圖源網絡)


再次,深圳和香港都是中國非常重要的兩個資本金融引擎,深圳有深交所,香港有港交所,兩個地方都吸引了全中國乃至亞洲、全世界的優質企業資源和金融資本,以及世界級的人才,這比起上面兩項優勢更為重要。大家都看到美國發展靠的是硅谷+資本市場的模式,硅谷在東岸,資本市場在紐約,主要的證交所在西岸,幾個區域距離跨度很大,即便是這樣,它們依然能整合從而發揮巨大的能量。

因此,高速的經濟增長速度、科技創新實力、政府高度的服務意識、強大的金融資本引擎、超強的對人才等資源的吸附能力,這些因素,將強力支撐深圳在粵港澳大灣區的龍頭位置。

而粵港澳大灣區在以深圳為龍頭的架構下,已經具備了這些條件,因此我相信,粵港澳大灣區會成為世界第一大灣區。

大亞灣是深圳腹地

是深圳的幾何中心

將承擔更多中高端產業外延和居住度假功能

——陳江洪先生


深圳的地域面積產出比全國第一,放眼世界也不遑多讓,僅兩千平方公里不到就造就了一個巨無霸的經濟體,實力和潛力都很大,但它與香港都面臨同樣的問題:空間不足。包括地理空間、產業空間、人才安置空間。


被時代選中的幸運兒,深圳後30年的大亞灣


深圳實景圖(圖源:深圳市政府)


現在中央也看到,必須給深圳多一些腹地,才能支撐它未來的發展。深圳在空間上有需求,可以帶動周邊的城市,而粵東區域一直是珠江東岸經濟發展不是很好的區域,以深圳來帶動惠州、汕尾、河源等的發展,也是政府全域發展的戰略需要。

深圳憑著近兩千平方公里的面積都能發展成如今盛況,如果現在把惠州、東莞、汕尾一兩萬平方公里再框進來,深圳將有多大的空間去發展?香港最後都會成為以深圳為中心的簇擁區域,去做一些它有優勢的細分區域或產業分工,比如在資本、金融、法律、醫療及高端製造業等方面


被時代選中的幸運兒,深圳後30年的大亞灣


深汕合作區示意圖(圖源網絡)


汕尾的深汕合作區已經開始逐步落實,是一塊飛地,政府已經把它當作深圳的一部分來建設發展。兩地中間經過大亞灣、惠陽、惠東,要建設必然要通過物理手段,實現兩地的連接互通,比如高速路網、軌道交通這些基礎設施縮短時間距離。那麼未來很多的產業,包括一些居住功能、產業配套度假休閒功能,都會對整個惠州,特別是大亞灣、惠陽片區,帶來非常大的機會

早在粵港澳灣區還沒有形成概念的時候,大家都已經慢慢了解大亞灣,很多人看到它的前景,可能也是朦朦朧朧的覺得它肯定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在那種情況下都能帶動整個延伸片區這麼多購買力進來,置業這邊的房子,何況現在在深圳東進的大戰略下,各種配套日趨完善的背景下,購買力湧進的情況將更為突出。


被時代選中的幸運兒,深圳後30年的大亞灣


(圖源網絡)


大亞灣是深圳東進的重要節點,深圳未來的腹地要打開,只能往東邊走。我們打開地圖看,深圳把汕尾這部份納進去之後,大亞灣、坪山就成為深圳的地理中心、幾何中心。深圳沿海從大鵬、坪山到龍崗,是一條中高端製造業分佈線,有很多的先進企業,有很大的前景。大亞灣還擁有惠州港,跟深圳鹽田港形成很好的補充。

此外,沿海的自然資源、帶沙灘的優質資源線,是粵港澳大灣區僅有

我相信未來幾年大亞灣會有一個更好的定位,在中高端製造業、居住配套、休閒旅遊等大有可為

2

Q:

陳江洪先生耕耘大亞灣多年,見證了大亞灣的起落,並持續看好大亞灣的發展,被譽為“春天派掌門人”。

大亞灣面對如此大好的發展大勢,應該怎麼更好地抓住這個歷史重大機遇?



被時代選中的幸運兒,深圳後30年的大亞灣


在風口上起飛的爆發態勢已經過去

未來是超級大都市圈的時代

深圳後三十年機會更大

大亞灣要全面對標深圳

——陳江洪先生

我對整個市場的脈絡還是看得比較清楚,未來在全國範圍內的房地產市場我並不是全面都看好。特別是這兩年的三、四線城市甚至四、五線城市階段性爆發,我認為這基本是最後一輪了。未來中國只會出現區域性、結構性的機會,不可能是這種全面性的機會,機會過去了

未來中國肯定是幾個超級大都市圈的時代

,這幾個大都市圈誰的產業吸引能力強、人才吸引能力強,誰的政府管控的模式更適合經濟的發展,誰未來的前景就越大。我認為粵港澳大灣區肯定是最好的,而粵港澳大灣區裡肯定是東岸最好

我們錯過了進入深圳前30年的機會,但是又非常幸運進入了未來30年大灣區建設的機會。未來30年的空間我認為比前30年要更大。當然現在不止我們看到這個機會,全中國的地產企業都看到了。我們將紮根在大灣區,以大亞灣為基地,在臨深片區尋找更多的發展機會。


被時代選中的幸運兒,深圳後30年的大亞灣


大亞灣臨深片區交通規劃圖

大亞灣政府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快速交通網絡的落成,把大亞灣跟深圳連成非常緊密的一體,半小時生活圈已經實現。

它的市政配套、商業、教育、醫療配套日漸完善,目前可以匹配人口入住的速度,未來會有更多的人遷移到大亞灣,所以未來大亞灣肯定要做得更好。政府要做的是創造更好居住環境、工作環境、創業環境,全面向深圳看齊,實現城市發展對接,讓企業和個體在大亞灣,感覺跟深圳沒有差別。

在這幾點上政府跟企業一起配合會做得更好,我相信並看好大亞灣未來的發展高度。現在我們已經能明顯感受到這裡生活越來越方便,居住越來越舒服,這是政府和企業共同努力的結果。比如大亞灣有非常多的公園,其他地方很難見到的。另外,不管是政府還是民間企業都引進了大量優質的教育資源,北大培文、廣外國際學校、華師大附中、北師大附中等名校都在不斷的投入使用,三甲醫院中山大學惠亞醫院也已落成使用。


被時代選中的幸運兒,深圳後30年的大亞灣


紅樹林公園實景圖(圖源:網絡)


而商業配套方面,大家都在努力,完善各種業態的覆蓋。大亞灣萬達廣場開業的第一天就湧進了30萬以上的客流,首月銷售額超億元,相信所有人都驚呆了,證明大亞灣人氣跟需求都很旺盛

光有一個萬達廣場還不夠,燦邦集團也在大力打造大型商業中心燦邦新天地,總建面45萬平方,單是商業部分就有15萬方。既有街區商業也有集中商業,在形態上比萬達廣場更豐富多元。我們希望不管從建築的設計美感、業態佈局、空間組合,它能帶來更多差異化、更好的體驗,我們預計會在2019年5月份試營業。


被時代選中的幸運兒,深圳後30年的大亞灣


燦邦新天地實景圖(圖源:燦邦集團)


另外,在萬達廣場對面,燦邦集團還有更大的項目,總建面接近80萬平方,會做成既有酒店、商業、高端住宅的大型綜合體,我相信未來這些商業項目的入市,會為市民提供更好生活體驗空間。

3

Q:

作為發展商,在歷史重大機遇面前,應該要有什麼作為去抓住政策性利好,為片區發展做貢獻?

同時,陳江洪先生作為大亞灣房協創會會長及常務副會長,維繫大亞灣房企大家庭的健康和諧發展,對房企在做項目開發和經營的過程中,有什麼建議?


被時代選中的幸運兒,深圳後30年的大亞灣


在產品打造邏輯上花更多心思

不建議高週轉

嚴格抓品控

——陳江洪先生

全國房產企業都看到了這裡的機會,都想在這裡有所作為,現有的開發商大洗牌不可避免。

作為開發商在遇到這麼好的一個發展機遇,要更有社會責任感,我不太認同在惠灣片區做太高週轉的項目,因為土地越來越稀缺,每一塊土地都很珍貴


被時代選中的幸運兒,深圳後30年的大亞灣


燦邦將於明年在大亞灣推出的“瓏廷府”一期項目效果圖(圖源:燦邦集團)


從我們的角度,希望每一塊地,不管大小,都要精雕細琢。首先在項目定位上,需要去挖掘客戶需求,不要一窩蜂地只是做同質化的產品應該更多地去尋找差異化的機會;第二,品質一定要過硬,希望50年後我們都敢站在邊上自豪的說這是我們的產品,追求質量是企業非常重要的使命,是它實現社會價值和擔當的先決條件,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根基,這些無形的效益,我認為非常重要。

燦邦集團將秉承“深耕、創新、超越”的理念,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而大步發展,併成為優秀的城市綜合運營商。同時也希望開發商們能共同為打造更加宜居、宜業、宜遊的大亞灣而添磚加瓦。

來源:企鵝智庫,企鵝找房,統籌:熊鑫,採寫:劉通,圖片設計:王澤棉,編輯:詹琳兒,採用旨在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