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十九年未回国,是周恩来的两大憾事之一

汉朝有一个人,叫苏武。他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逼利诱,想要苏武投降匈奴。苏武不从,匈奴将他赶到北海牧羊,说公羊生下小羊后才能离开。苏武手持汉朝符节,历尽艰辛,十八年后才回到汉朝。

在近代史上,有一个如苏武一般的人物,但这个人,直到病逝都没有回到祖国,他就是音乐家马思聪。

他十九年未回国,是周恩来的两大憾事之一

1912年,在广东海丰县城的幼石街68号(今中山西路)里,马思聪出生了。他从小就展现出惊人的音乐天赋,11岁时跟随兄长赴法国留学,学习小提琴,开始了自己的音乐生涯。1929年,年仅13岁的马思聪在上海、香港、广州等地演出,赢得广泛赞誉。

此后,马思聪得到广东省政府的赞助,1931年再次去法国留学。第二年回国,任中国第第一所现代“私立音乐学院”院长,又先后在广州音乐院、中央大学教育学院音乐系任教。

他十九年未回国,是周恩来的两大憾事之一

抗日战争爆发,马思聪坚持演出,他用音符为中华人民呐喊,炮火阻挡不了他对音乐的追求。1952年,郭沫若作词、马思聪作曲的儿童歌曲传遍了中国,被团中央确定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60年代国内动乱,马思聪的命运也由此改写。他在亲人帮助下逃往美国,这一走,是十九年,也是他与祖国的永别。周总理曾感伤地说:“我平生有两件事深感遗憾,其中之一就是马思聪五十多岁离乡背井去美国,我很难过!”

他十九年未回国,是周恩来的两大憾事之一

马思聪在1937年创作了《思乡曲》,如泣如诉的旋律,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之情,这成为了马思聪后半生的真实写照。创作《思乡曲》50年后,他因心脏病手术失败,客死异乡。直到2007年12月,马思聪的骨灰在亲人的护送下回国,葬于广州白云山麓。《思乡曲》的创作者,终于魂归故里……

他十九年未回国,是周恩来的两大憾事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