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者》:戲裡戲外精神力制勝,迴響熱烈屬當之無愧

近段時間,在江蘇衛視幸福劇場收視率屢屢破1的抗戰題材電視劇《愛國者》風頭正熱,主演張魯一、佟麗婭、蘆芳生憑藉精湛演技,在俘獲觀眾的同時,也收穫了不少網絡熱議。不止如此,該劇播出僅僅十餘天,在兩大網絡端平臺上的點擊率也已達到4億人次。熒幕上抗戰題材電視劇不在少數,真正能夠收穫熱門反饋的其實也屈指可數,究竟《愛國者》為何會博得如此彩頭?不妨讓筆者娓娓道來。

《愛國者》:戲裡戲外精神力制勝,迴響熱烈屬當之無愧

要說《愛國者》的抗戰題材,難免會讓一部分人為之混淆。與諜戰題材中主打燒腦成分的電視劇作而言,《愛國者》似乎不能夠完全以“諜戰色彩”加身;而與一貫在明面上敵我較量的抗日題材相比,卻又多了不少懸疑、臥底、潛伏等諜戰氛圍的充斥。其實,恰恰是由於抗日+諜戰元素的合併,讓這部劇超脫了傳統格局,既有戰場拼搏的熱血酣暢,也有波雲詭譎的政界潛伏。精彩的題材架構,讓這部劇從一開播就在已趨於沉靜的電視劇“大流”中掀起波瀾。

《愛國者》:戲裡戲外精神力制勝,迴響熱烈屬當之無愧

《愛國者》是以十四年抗戰為背景,講述了地下黨人宋煙橋尋找傳奇英雄顏紅光,並最終成長為“顏紅光”,帶領各路愛國者奮勇抗敵的故事。劇情從“九一八”前夕我黨組織面臨支離破碎的瀋陽開始,張魯一所扮演的宋煙橋身負使命,在敵人佈下的陷阱之中奮力周旋。為了營救被日本滿鐵警察署逮捕的瀋陽地下黨負責人,宋煙橋藉機喬裝經歷九死一生,卻在敵人的迷魂陣中肅清叛徒,也重建了瀋陽地下黨組織。從槍聲四起的瀋陽城,到惡勢力猖獗、敵人不依不饒的瀋陽滿鐵監獄,《愛國者》以突破往日情節構築的模式,讓劇情緊湊、看點十足,可見其幕後製作時確有刷新觀劇視角的決心。要知道,該劇在籌劃時,劇本就在著名編劇汪海林手中潛心斟酌了五年。據悉,他曾大量翻閱了“九一八”前後乃至14年東北抗日的方方面面的有關書籍,將東北的社會、政治、經濟、軍事面貌都印刻腦海中,並且實地走訪,獲取最為完備的資料。

《愛國者》:戲裡戲外精神力制勝,迴響熱烈屬當之無愧

而隨著該劇線索的不斷深入,主人公所處的抗戰背景也隨之不斷變化,從瀋陽監獄之戰到哈爾濱間諜之役,這種愛國者直面槍炮的抗日色彩陡然轉變。精彩的是,在這號稱“間諜之城”的齊齊哈爾,愛國者們的對外的立場也由明至暗,步步驚心、步步充滿偽裝和心理較量。令人更為驚喜的是,《愛國者》畫面呈現毫無違和感,與鍾愛“棚內”攝影的幕後團隊相比,《愛國者》不止敬業,更具備了專一和認真精神。試想一下,觀看棚景下的《愛國者》還能讓人有如此流暢感覺?

《愛國者》:戲裡戲外精神力制勝,迴響熱烈屬當之無愧

此外,從《愛國者》海報和預告中可以窺見的,還有振奮人心的東北雪原場景。如此龐大的場景過渡,將愛國者們歷經十四年抗戰背景真切展現,更代表著製作團隊對英雄致敬的誠心。看過了監獄風雲、諜影重重,未來這場雪原戲中將會體現不同愛國者力量的凝結,有關人性的抉擇和蛻變都會一一展現。這場刻骨的熱血揮灑情節,不僅將劇情推動至新的高點,也絕對能夠讓人燃起濃烈的愛國情懷。

《愛國者》:戲裡戲外精神力制勝,迴響熱烈屬當之無愧

好的劇本要有好的演員襯托,但也少不了幕後團隊的匠心製作,在電視熒幕上,每一幀精彩畫面的呈現,都意味著幕後製作時的艱辛。對於《愛國者》劇組的632位工作人員而言,歷經128個日夜,承受了零下20多度到零上40多度的極端溫差,跨越鳳凰山、哈爾濱、金龍山、旅順、常州,4個省市5個地區8000裡迢迢路途的拍攝過程,正是他們對故事主題的一次誠摯致敬。看過該劇的人都能感受到《愛國者》擁有電影質感,這也源於該劇製作人董俊事無鉅細、層層把控、多方調度,盡心盡力讓團隊人員各司其長,達到效率品質的最佳化。鏡頭下、機器前,導演龔朝暉更是精益求精,不畏惡劣環境,多番親自上陣,只為拍下最令人驚心動魄的鏡頭特寫。顯而易見,這部劇之所以耐看、好看,是有它的道理所在。

《愛國者》:戲裡戲外精神力制勝,迴響熱烈屬當之無愧

有趣的是,《愛國者》的播前宣傳不乏以工作人員姓名、通告單為基調的海報,這種別具一格的宣傳手法令人眼前一亮之餘,更是悠長回味。如果說《愛國者》劇情是以“顏紅光”的精神力量為主,那麼它的宣推海報,絕對彰顯了幕後辛勞付出的團隊精神。所以,當有人不斷為《愛國者》豎起大拇指時,我想,這是它應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