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红河|石屏:“创城”宣传三部曲 传播文明好声音

文明城市是对一个城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水平的评价,是城市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是全面反映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荣誉称号。为全面推进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石屏县采取了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的宣传形式,引导全县各族干部群众都自发参与到创建工作中来,掀起了一股创城热潮。

这几天,在县城主要街道组织巡查,几乎成了石屏县文明城市创建办最重要的工作之一。马上面临考核,大家都鼓足了劲儿,力争中捧回今年的省级奖杯。

石屏,素来享有“文献名邦”之称。自明清以来,袁嘉谷、杨春洲、李乔等先贤脱颖而出,文风日盛,名冠滇南,为云南的近现代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从古至今,时代在变,但石屏人勤劳、奋进的优良传统没有变,对于石屏人来说,“文明城市”的称号,不仅是连接历史与现在的纽带,更是新时代赋予石屏的最高荣誉。

如何让市民们在“创城”工作中发挥主人翁作用?以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的公共宣传为主要抓手,石屏让全县的每个角落,都传递出“创城”声音。

街道上精心设计的创城标语和公益广告,营造了创城行动人人有责、无处不在氛围。由石屏县创建办牵头,相关单位配合,以创建文明城市公益性标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内容,全县共计新建单立柱、大型户外宣传牌7架,县城区跨街宣传广告20座,路牌宣传栏137个、果皮箱宣传牌104个,灯杆道旗227架,墙体宣传3034.8㎡,坚持全方位协调宣传,让省级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环绕群众生活的各个角落。

暑假期间,石屏县最热闹的不再是学校,而是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各式各样的兴趣班、活动课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课余生活。

石屏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主任 李福元:在平时进行的培训、活动,以及我们的夏令营活动中,我们都非常地注重孩子的文明礼仪的养成,比如说做自己能做的事,随手捡垃圾,清理自己的位置啊,不破坏公务啊,上下楼梯靠右行等等这些习惯,我们活动中心都很注重对孩子的培养0155

通过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商户“五进”活动的多层次立体宣传,从上到下,石屏县真正做到让每一位市民了解 “创城”,支持“创城”。

在县城所在地异龙镇组织干部职工和社区同志分片区进区60次,入户1160户,合理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海报,做到家喻户晓;组织对各机关发放《石屏县创建云南省文明县城宣传手册》6000余册,引导干部职工带头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发动学校开展“小手牵大手”文明创建活动,通过上宣讲课,共发放倡议书7741份,让学生加强自律,争做文明人,为创建文明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

石屏高级中学高三学生 吕世杰:平时在上课的时候或者班会的时候,我们老师会教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引导我们奉献他人,提升自己,做一个县城文明的实践者。

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学生 孙雪芹:从我做起,修身律己,从身边做起,共建共享文明县城的志愿者。

石屏县还组织开展创城知识竞赛,培育市民的创城荣誉感;利用政府门户网、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多媒体平台宣传贯彻文明县城创建各项政策;招募创城工作志愿者数千名......不断创新群众参与形式,多声部合力宣传,引导市民将创城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齐声唱响创城工作“高声部”。

中共石屏县委宣传部部长 周瑞:全县上下,次序井然,人民群众安居乐业,通过开展创建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

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无论成功与否,创建过程本身对于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塑造良好社会风尚都具有重要意义。以创建评选省级文明县城为契机,石屏县将不断提升群众文明素质和城乡社会文明程度,努力打造“文献名邦 山水田城”的绿色生态城市形象名片,让石屏因文而明,因文而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