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前门!央行:下沉金融管理和服务重心!让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开前门!央行:下沉金融管理和服务重心!让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开前门!央行:下沉金融管理和服务重心!让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导读

“开前门,让资金切切实实流向小微企业,流向实体经济当中。同时,要注意防范道德风险,守好风险底线,让活水流到真正需要的地方去。”在8月21日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人民银行副行长朱鹤新如是说道。

他强调,要夯实金融机构主体责任,引导金融机构完善小微企业贷款成本分摊和收益分享机制。实施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优惠,落实好尽职免责,充分调动一线信贷人员积极性。金融机构要下沉金融管理和服务重心,按照财务可持续原则,合理覆盖风险、优化考核激励,增强服务小微企业的内在动力。

他同时指出,为将支农再贷款优惠利率政策切实传导至小微企业,人民银行已对支农再贷款精准施策,进一步完善了再贷款台账的管理制度。

8月21日,国新办举行“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政策吹风会。人民银行副行长朱鹤新出席记者会,介绍了人民银行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的务实举措,并就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具体措施、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支农支小再贷款政策的落实问题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发挥“几家抬”作用

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

“开前门,让资金切切实实流向小微企业,流向实体经济当中。同时,要注意防范道德风险,守好风险底线,让活水流到真正需要的地方去。”人民银行副行长朱鹤新表示。

2018年以来,人民银行出台并落实了一系列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政策措施,效果正在逐步显现。数据显示:

增量大,普惠口径小贷款(单户授信500万以下小微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与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1-7月份新增6083亿,同比多增4042亿。余额同比增速快,7月末余额为7.38万亿,同比增长15.8%,增速比上年末提高6个百分点,也比全部贷款增速高2.6个百分点。


融资成本下降,

7月份新发放的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平均水平为6.41%,比上年末下降0.14个百分点。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发挥好政策合力,要做好政策协调发挥“几家抬”的作用,切实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质效。”对于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贵问题的下一步举措,朱鹤新说道,具体措施包括:

一是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继续运用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运用宏观审慎评估,引导金融机构将降准资金用于支持小微企业。


二是深化债券市场融资功能,大力发展中小企业高收益债券,鼓励债券信用增进机构通过信用风险缓释工具,

支持商业银行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券


三是夯实金融机构主体责任,引导金融机构完善小微企业贷款成本分摊收益分享机制。实施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优惠,落实好尽职免责,充分调动一线信贷人员积极性。


四是抓好督查考核评估,改进完善小微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等机制,加强宣介推广好的经验做法,依法依规查处小微企业和金融机构内外勾结、弄虚作假、骗贷骗补等违法违规行为,实施跨部门多层级失信联合惩戒

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谈及如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意愿,朱鹤新表示,

有时确实存在金融体系“有钱”难以运用出去的情况。表现为虽然小微企业、高新技术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贷款在增加,同时产能过剩的、环保不达标行业的融资在下降,但下降部分增加部分规模不对等,说明还要进一步疏通货币传导机制打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最后一公里”。为此,他认为,还需要以下多方面的努力。

一方面货币政策要处理好稳增长与防风险、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宏观总量与微观信贷之间的关系,坚持结构性去杠杆的大方向不动摇。


二是金融机构要下沉金融管理和服务重心,按照财务可持续原则,合理覆盖风险、优化考核激励,增强服务小微企业的内在动力。


三是与其他部门做好统筹协调,发挥好“几家抬”的合力,坚持不懈抓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四是通过改革在体制机制上下功夫,优化金融资源的配置,支持实体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

精准施策

完善支农再贷款台账管理制度

“人民银行一贯高度重视再贷款的精准施策,在开展支小再贷款时已经建立了台账制度。”对如何将支小再贷款优惠利率政策切实传导至小微企业,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朱鹤新介绍说道。

朱鹤新指出,从实践看,台账是加强再贷款管理的重要抓手,有效的发挥了再贷款的结构引导和正向激励作用。数据显示,

截至今年7月末,全国支小再贷款约为1025亿元,比上月末增加81亿元,比年初增加96亿元。

据介绍,近期,人民银行进一步完善了再贷款台账的管理制度:

一是金融机构运用支小再贷款资金发放小微企业贷款应建立台账,详细记录每一笔贷款发放的对象、类型、证件号码或组织机构代码,贷款金额、期限、利率、用途等要素,并将台账按期报送当地人民银行。


二是人民银行结合台账,通过日常的监测评估、现场和非现场核查,对再贷款资金运用情况进行跟踪监测,确保支小再贷款资金全部用于发放小微企业贷款。优先支持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将支小再贷款优惠利率政策切实传导至小微企业,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地方金融机构,特别是农商行、城商行、农信社,支农支小展开业务比较多的,在这个上面人民银行支持的力度也是比较大的。”

朱鹤新补充说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