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亦村村级集市调研

固亦村位于沁县城北6公里处,农历逢四有集。集市定位为活跃农村市场,周边辐射应该为方圆三公里。七月二十四,周一,固亦村的集市,正值学生开学之期,人比较少,是众多摊贩口中的淡季。

一、集市摊位情况

固亦村集市集中于村中水池广场和S220省道,呈L型分布。广场面积较小,容蓄量能力不足。沿S220省道摆设的摊位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24日共有摊位45个,因安全隐患退出10个。

固亦村村级集市调研

固亦村集市交易额在2万余元,按利润10%~25%计算,所有摊贩的收益约在2000~5000元。均至每一摊位得利在40~100元不等。

二、经营分析

豆腐摊、油条摊、饼丝摊的备货全部卖出。豆腐脑、豆腐及油条等在散集市时仍有需求。生意最好的豆腐摊能卖到400元,每次集市都可以卖光。该摊点的特色为有黑豆豆腐,豆腐瓷实,豆香浓郁,口感嫩滑。

固亦村村级集市调研

菜摊受近期市场波动影响,菜价较高,买卖一般。蔬菜种类较少,多为日常蔬菜:土豆、茄子、辣椒、西红杮、茴子白,大蒜,大葱。每一种菜价格与紫坊批发市场价格相差不大。高档蔬菜无法进入村级市场,而高价的日常蔬菜百姓也不能接受。为止损,菜贩不得以同时售卖水果。经调研,水果利润大约在25%,但出货量不大。蔬菜与水果的总销售额平均在300~400元。

衣服与鞋摊的利润大约在60~100元。村级市场中的衣服样式单调,保守。此次集市摊贩将眼光聚焦在秋装之上,然而集市之上反响不够强烈,关注度并不高。

零食摊的售卖量最可观,可达到800~1000元。主要针对老年和幼儿出货。在村子中,中青年的钱主要就是用来养老和育儿,都会花点钱卖稀罕的零食。另外农历中秋将临,月饼上货,出货量也较好。

杂货卖日常用品,防蚊虫药及卫生纸等日化用品,这些都是周边村的日常消耗品,销售额在200元左右。

杂摊为两个微商点,主要卖苗药和茶。

三、 存在问题

1、集市设在固亦村,但固亦村百姓仅有两户在摆摊。固亦村历来是生意汇聚之所,蒋、秦、郭三姓人口在此落户,主要就是做生意。然而现在只有一个杂货摊,一个油条摊。占有地利去没有转换为口袋之中的利。

2、集市S220省道一侧安全隐患大,而村内可拓展的空间严重不足。村级广场向东延伸还可以开辟出一些空间,但不利于停车。文化广场一侧要加强集市功能,合理安排一批摊贩去开辟市场。

3、村级市场中最有特色的除了豆腐就是苦荞。一上货就可以卖掉。然而差异化特色的农产品销卖太少。

4、大约6里之外的倪村同时有集,面对李家沟,南山头、倪村等村,存在竞争关系。

四、解决措施

1、鼓励村民更多参与集市,培育重商的氛围。

2、村内两个广场中间进行合理规划,拓展空间。将两个广场连接起来,搞活市场,留住更多商家。

3、及时发布售卖信息,方便特色产品供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