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阳区创新推行“1+3+X”基层治理模式

双阳区创新推行“1+3+X”基层治理模式

近年来,长春市双阳区为了有效推进乡村自治、法治、德治建设,全面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创新推行了“1+3+X”基层治理模式,走出了一条以党建为引领的农村基层治理新路。目前,“1+3+X”基层治理模式已在长春市推广。

双阳区创新推行“1+3+X”基层治理模式

据了解,“1+3+X”中的“1”,即一个由党支部统一领导的管理架构,组织领导屯(组)党建和屯务工作;“3”,即由屯委会主任、综治协管员、妇女委员3人组成的核心团队,负责管理本屯(组)各项事务;“X”,即由若干名热心公益事业、有威望的老党员、种养大户、合作社负责人等志愿者组成的队伍参与屯组各项工作。

据介绍,双阳区把环境卫生整治作为“1+3+X”成员开展工作的突破口,在屯(组)建立了“网格化+五包”环境卫生管理长效工作机制。截至目前,全区新建高标准绿化村屯221个、创建了6000个美丽庭院和4000户干净人家,太平镇、齐家镇被评为省级生态镇,鲁家、曙光、立新、新兴、小石等村被评为吉林省美丽乡村。

村民生活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长春市双阳区奢岭街道爱国村西常家窝堡屯被4条大河包围,村民出行困难,经济落后。据屯党支部书记王秀范回忆说:“我们当时没有路,没有桥,外出需要蹚河。自从推行了‘1+3+X’基层治理模式,双阳区政府投入资金为我们修路,修桥,整治环境,谋致富项目,让我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双阳区创新推行“1+3+X”基层治理模式

爱国村西常家窝堡屯活动室。刘苏 摄影

西常家窝堡屯党支部和屯委会组织动员村民栽花种草、植树造林、清洁环境,做到清庭院内外、清房前屋后、清门口垃圾、清周边路障、清附近边沟等“五清”,同时建立健全“网格化”“片区制”,以及包室内干净、包院内整洁、包门前卫生、包绿化美化、包无私搭乱建的“五包”环境长效机制,探索实行政府购买服务与环卫部门监督管理的方式,使农村环境更加整洁亮丽,管理规范有序。

发展棚膜经济 帮助村民致富

双阳区奢岭街道双榆村马架子屯党支部和屯委会集资进行棚膜试点,在试点成功后,村民也尝到了甜头,开始从靠田吃饭变成以田为宝,纷纷搞起棚膜经济和养殖业,村民的生活也开始富裕起来。

双阳区创新推行“1+3+X”基层治理模式

奢岭街道双榆村马架子屯棚膜基地。刘苏 摄影

“在推行‘1+3+x’基层治理模式后,我们的目标就是带着村民脱贫致富,真心实意为村民排忧解难,为村民积极开展文化活动,让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 马架子屯委会主任刘志国说。

据刘志国介绍,现在马架子屯里有53户村民种植大棚蔬菜,每户年均增收3万元,屯党支部和屯委会还为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致富项目,现在有50多户老人晒干菜、腌咸菜,年产干菜、咸菜6万余斤,再由屯党支部和屯委会联系公司进行统一收购销售,年利润达50多万元。

修建文化广场 改善村民文化生活

“我们这个屯以前文化生活很匮乏,村民没事就打麻将、玩牌、喝酒。”双阳区双营乡尹家村朱家平房屯党支部书记张伟东说,“屯党支部成立后,双阳区政府根据屯里的实际情况,将屯内一处900多平方米的垃圾坑进行了改造,建成了一个集休闲、健身、娱乐、培训为一体的文化广场,附近的村民经常到这里开展文化活动。”

双阳区创新推行“1+3+X”基层治理模式

双阳区营乡尹家村朱家平房屯文化活动广场。

刘苏 摄影

据了解,在推行“1+3+x”基层治理模式以来,双阳区各村屯组建文体志愿活动小分队,利用文化广场开展秧歌、书画、趣味运动会等系列活动,把文体活动贯穿全年,切实营造文明屯风。

截至目前,双阳区共组建屯党支部844个,屯委会委员中党员1544人。近三年来,双阳区共组织开展农民文化活动900余次,组建业余文艺演出队150余个,自编自演节目1000余个。双阳区借助屯党支部这一平台,村民参与重大工程决策200余个,自筹资金1000余万元,完成屯内道路整修、文化广场修建、植树造林还林等项目1000余个。

双阳区“1+3+X”基层治理模式解决了党的工作“沙滩流水不到头”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不通畅的问题,进一步密切党和群众的联系,让党的事业有了前沿阵地,让屯里工作有了有力的抓手,让服务群众有了强劲的力量。

长春市双阳区委书记唐铁生说,下一步,双阳区会继续深化完善“1+3+x”基层治理模式,努力打造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双阳模式”,充分发挥农村居民的积极主动性,走出一条农村基层治理新路。

双阳区创新推行“1+3+X”基层治理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