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缺素大全,大棚草莓種植戶必看,缺素還是病害要分清

最近有朋友問我草莓缺素的問題,本人總結了一下草莓缺素問題及如何預防,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草莓與硼

草莓缺素大全,大棚草莓種植戶必看,缺素還是病害要分清

缺硼現象

硼對草莓根、莖、花等器官的生長,幼嫩分生組織的發育以及開花和結實有一定作用。硼能加速碳水化合物在草莓體內的運輸,促進氮素代謝,增強光合作用,改善體內有機物的供應和分配。

草莓花粉的萌發和花粉管生長需要硼的參與,硼還可以改善氧對根系的供應,增強吸收能力,促進根系發育。草莓植株缺硼時,幼葉皺縮,葉緣黃色,葉片小,花小且易枯萎;匍匐莖發生根慢,很少;果實畸形,內部變褐,果實上飽滿的種子少;植株明顯矮化。砂土和有機質少、偏鹼性的土壤缺乏有機硼;氣候乾旱,高溫時硼易被固定,雨水過多硼被淋洗流失;氮、鉀素過多影響對硼的吸收等,這些情況均易導致缺硼症的出現。

草莓缺硼的防治措施有:一是適時澆水,保持土壤溼潤;二是提高土壤可溶性硼的含量,以利於植株吸收;三是若發現缺硼,及時用0.15%硼砂溶液葉面噴施2~3次;四是對於嚴重缺硼的草莓 園,在草莓栽植前後土施硼肥。

草莓與鐵

草莓缺素大全,大棚草莓種植戶必看,缺素還是病害要分清

缺鐵葉片

鐵是葉綠素形成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參與草莓葉綠體蛋白質的形成,植物體內許多呼吸酶含有鐵。由於鐵在體內不易移動,在新葉幼嫩部位很需要鐵時,老葉中的鐵難以轉移到新葉中去,導致葉綠素形成受阻出現黃化缺鐵症。

缺鐵時植株根系生長不良,幼葉黃化或缺綠,進而變白,嚴重時,逐漸成熟的小葉變白,葉緣壞死,或者小葉黃化,僅葉脈綠色,葉緣和葉脈間變褐壞死。輕度缺鋅時,對果實影響不大,嚴重缺鐵時可導致草莓果重減少,嚴重降低。鹼性土壤和酸性強的土壤均易缺鐵,當土壤中PH值達到8時,會導致根尖死亡,生長受到嚴重限制;土壤過幹、乾溼降低了根系活力,影響對鐵的吸收,易發生缺鐵症。

草莓缺鐵的防治措施:一是避免在鹽鹼地種植草莓,土壤PH值調到6~6.5時為宜,避免使用鹼性肥料。二是增施有機肥料,及時排水,保持土壤溼潤。三是發現缺鐵,及時用0.2%~0.5%硫酸亞鐵溶液噴施葉面,注意噴施時應避開中午高溫時段,以免產生要害。在栽植草莓時土施硫酸亞鐵或螯合鐵,也可在剛出現缺鐵症狀時追施,每667平方米施用1千克。土壤pH調節到6~6.5較適宜,這時不應再施用大量的鹼性肥料。用濃度為0.1%~0.5%的硫酸亞鐵溶液噴霧,或用克黃500倍液噴霧,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治療效果。

草莓與鋅

草莓缺素大全,大棚草莓種植戶必看,缺素還是病害要分清

缺鋅症狀

鋅與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碳水化合物的合成運轉等過程有關。鋅對某些酶有一定的活化作用,並參與生長素的形成。

鋅可以增加草莓的花芽數,提高單果重和產量,鋅還能提高草莓的抗寒性和耐鹽性。缺鋅時老葉變窄,尤其是基部葉片,缺鋅越多,窄葉部分也越長,但缺鋅時不發生壞死現象。在葉齡大的葉片上往往出現葉脈和葉片表面組織發紅的症狀。缺鋅對果實的影響是導致結果量減少,果個變小。砂質土、鹽鹼地、被淋洗的酸性土壤、地下水位高的土壤均會導致缺鋅現象的發生。大量施用氮肥、磷肥也會導致缺鋅,土壤中有機物和土壤水分過少,銅、鎳等元素不平衡也易導致缺鋅。

草莓缺鋅的防治措施有:一是增施有機肥,改良土壤;二是發現缺鋅,及時用0.05%~0.1%硫酸鋅溶液頁面噴施2~3次,噴施濃度切忌過高,以免產生藥害。

草莓與硫

草莓缺素大全,大棚草莓種植戶必看,缺素還是病害要分清

缺硫症狀

缺硫時胱氨酸不能形成,代謝作用受阻,硫時蛋白質的組成成分,對葉綠素的也成也有一定的影響,卻硫與缺氮症狀差別很小。缺硫時葉片均勻的由綠色轉變為淡綠色,最終成為黃色。而較幼小的葉片實際上隨著缺氮的加強而呈現綠色。相反地,缺硫植株的所有葉子都趨向於一直保持黃色。缺硫的草莓漿果有所減少,其他無影響。

我國北方含鈣質多的土壤,硫多倍固定為不溶狀態,而南方丘陵山區的紅壤,因淋溶作用,流失嚴重,這些地區的草莓園易缺硫。

草莓缺硫的防治方法:對缺硫的草莓園施用石膏或硫磺粉即可。一般可結合施基肥,莓667平方米增施石膏37~74千克,或每667平方米施用硫磺粉1~2千克,或栽植前每1米栽植行施石膏65~130克。施硫酸鹽一類的化肥,硫也能得到一定的補充。

草莓與鉬

草莓缺素大全,大棚草莓種植戶必看,缺素還是病害要分清

缺鉬症狀

缺鉬會阻礙糖類的形成,維生素C含量減少,呼吸作用減弱,抗逆性下降。草莓初期的缺鉬症狀與缺硫相似,不管是幼葉還是成熟葉片最終都表現為黃化。隨著缺鉬程度的加重,葉片上面出現枯焦,葉緣向上捲曲。除非嚴重缺鉬,一般缺鉬不影響漿果的大小和品質。

由黃土母質發育的土壤含鉬量減少,如黃河、淮河和湖濱沖積土壤中含鉬量都較少。紅壤等酸性土壤雖含鉬較多,但含有效性鉬較少。鉬的最適PH值在6~6.5。據有關資料,我國土壤含鉬量為0.1~6毫克/千克,平均僅2毫克/千克,其中對植物有效的地不過10%,因此,即使在含鉬量較高的土壤(如腐殖土)施用鉬肥,也有良好肥效。

草莓缺鉬的防治方法:對缺鉬的草莓植株,用0.01%~0.03%鉬酸銨或鉬酸鈉溶液進行葉面噴施,或在草莓栽植時1米行長土施0.065~0.03克的鉬酸鈉。

草莓與銅

草莓缺素大全,大棚草莓種植戶必看,缺素還是病害要分清

草莓缺銅

草莓缺銅的早期症狀是未成熟的幼葉均呈均勻的淡綠色,不久葉脈之間的綠色變得很淺,而葉脈仍具有明顯的綠色,逐漸在葉脈和葉脈之間有一個寬的綠色邊界,但其餘部分都變成白色,出現花白斑。這是草莓缺銅的典型症狀。缺銅對草莓根系和草莓果實不顯示症狀。銅過剩,新葉葉脈間失綠,誘發缺鐵症。

石灰性和中性土壤以及沙性土壤有效銅低於0.2毫克/千克時,易缺銅。

草莓缺銅的防治方法:每667平方米施硫酸銅7~10千克,與有機肥或化肥混合基施。3~5年施一次即可。或在缺銅的土壤上定植草莓前,每1米長栽植行土施硫酸銅1~2千克,或根外噴施0.01%~0.02%硫酸銅溶液

草莓與鈣與褐枯病

草莓缺素大全,大棚草莓種植戶必看,缺素還是病害要分清

草莓缺鈣褐枯病

草莓褐枯現象主要出現在春季露地栽培的草莓植株上,尤其在乾旱、風多的氣候條件下更易出現。葉片尤其是新葉,葉尖、葉緣甚至整個葉片變為褐色,逐漸乾枯。褐枯多在開花前現蕾期發生,會影響草莓生長,降低產量。

鈣是某些酶或者輔酶的活化劑,是細胞膜和液泡膜結構中的黏液劑,它可以使細胞膜保持穩定,抵抗不良環境的侵襲,鈣還可以增加蛋白質的合成作用。

鈣能增加植株的抗性,保證根系正常生長,增強果實的貯運性,減少草莓植株的生理病害。此外,鈣還能降低銅、鋁對草莓的毒害作用。缺鈣時葉片皺縮,或者縮成皺紋,頂端不能充分展開,變成黑色,較老葉片上葉色由淺綠到黃色,逐漸發生褐變、乾枯,在葉的中肋處會形成糖漿狀水珠。缺鈣的漿果表面密生種子,未展開的果實上整個果面均佈滿種子,果實變硬、味酸。缺鈣時還會使草莓的根尖生長受阻和生長點受害。乾燥土壤、酸性土壤,或年降水量多的砂質土壤易發生缺鈣現象。

發生規律 草莓葉片褐枯是植株體內缺鈣的一種症狀表現,導致缺鈣的原因很多,如土壤本身缺鈣,土壤鹽類濃度過高,施用氮肥過多,土壤乾燥,根系吸收鈣困難,鉀肥施用過多抑制根系對鈣的吸收,空氣溼度低,連續高溫等。

防治方法

用作基肥的有機肥一定要腐熟,使鈣處於容易被吸收的狀態。土壤偏酸性或缺鈣時,可撒施石灰,調節土壤酸鹼度並補充鈣素。施用氮肥、鉀肥時要適量,避免過量,特別是不能一次施用過多。深耕,適時澆水,尤其在現蕾和開花期不能缺水,高溫乾旱時更要及時澆水。表現出褐枯症狀時,可葉面噴施0.3%氯化鈣溶液。及時澆水,保證水分供應。

草莓與鉀

草莓缺素大全,大棚草莓種植戶必看,缺素還是病害要分清

草莓缺鉀

鉀對於草莓是一種重要的元素。鉀是某些酶或輔酶的活化劑;它參與碳水化合物的形成與運轉;鉀的存在可以提高光合作用;鉀與草莓體內糖類的形成和運輸有密切關係,對打氮素代謝有較好的影響。此外,氣孔只有在有一定濃度的鉀離子存在時,才能放開。草莓開始缺鉀的症狀常發生於新成熟的上部葉片。葉片邊緣常出現黑色、褐色和乾枯繼而為灼傷,還在大多數葉片的葉脈之間向中心發展,老葉片受害嚴重。光照會加重葉片灼傷,所以缺鉀常與“日灼”相混淆。灼傷的葉片真葉柄常發展成棕色到暗棕色,有輕度損害,後逐漸凋萎。缺鉀草莓的果實顏色淺、味道差。

鉀肥可以促進草莓果實肥大和成熟,改善果實品質,提高產量;提高抗寒、抗旱、耐高溫和抗病蟲害的能力。缺少鉀素時,一般較幼嫩的葉片不顯示症狀,二較老的葉片受害嚴重。老葉易出現斑駁的缺綠症狀,葉緣出現黑色、褐色和乾枯,繼而發展為灼傷,還可以在大多數葉片的葉脈之間向中心發展為害,包括中肋和短葉柄的下面葉片產生褐色小斑點,幾乎同時從葉片到葉柄發暗並變為乾枯或壞死,這是草莓特有的缺鉀症狀。此外,缺鉀時匍匐莖發生不良,即使長出匍匐莖,也是既短又弱。果實數量少、味淡、色差,果實柔軟,沒有味道。砂土、有機肥少的土壤或氮肥施用過量二產生拮抗作用時,會發生缺鉀現象。

缺鉀的防治措施有:一是增施有機肥料;二是在生長期鉀不足時,每畝可追施硫酸鉀8千克,或每畝追施氮磷鉀複合肥50~100千克;三是發現缺鉀,及時用0.1%~0.2%磷酸二氫鉀溶液每隔5~7天噴一次,連噴2~3次。

草莓與鎂

草莓缺素大全,大棚草莓種植戶必看,缺素還是病害要分清

草莓缺鎂

鎂是葉綠素的組成成分,鎂可以促進磷酸酶金和葡萄糖轉化為酶的活化,它對碳水化合物、氮的代謝起作用,同時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一定的影響。鎂是葉綠素的組成成分,也是許多酶的活化劑。鎂能促進植物體內維生素A和維生素C的形成,對於提高果實品質有重要意義。草莓成熟葉片缺鎂時,最初上部葉片的邊緣黃化和變褐枯焦,進而葉脈間褪綠並出現暗褐色的斑點,部分斑點發展為壞死斑,形成有黃白色汙斑的葉子。枯焦加重時,基部葉片呈淡綠色並腫起。枯焦現象隨著葉齡增長和缺鎂加重而發展。幼嫩的新葉通常不顯示症狀。缺鎂植株的漿果通常比正常果紅色較淡,質地較軟,有白化現象。根量則顯著減少。

在沙土地上栽培草莓易出現缺鎂症。鉀肥、氮肥用量過多,也可阻礙對鎂的吸收。

草莓缺素大全,大棚草莓種植戶必看,缺素還是病害要分清

草莓缺鎂

鎂可以促進草莓根系生長健壯,果個增大,增進草莓品質,鎂還能增強植株抗寒越冬能力。草莓植株缺鎂時,老葉葉脈間失綠,葉緣變紅;有時老葉葉脈間發生褐色斑點,之後逐步擴展,最後整個葉片呈紫紅色。枯焦現象隨著葉齡增長和缺鎂加重而發展,幼嫩的新葉通常不顯示症狀。缺鎂時,根量顯著減少,果實質地較軟,有白化現象,顏色比正常果實顏色淡。砂土、酸性土易缺鎂;銨態氮過量、鉀肥用量過多,妨礙對鎂的吸收利用,也易發生缺鎂症。

防治方法

鎂含量低於0.1%的植株應施用速效性鎂肥,如硫酸鎂,可在草莓定植前施用,每667平方米0.5千克。增施有機肥,也可葉面噴施0.1%~0.2%的硫酸鎂。在一般情況下,隨著鎂肥的被吸收,缺鎂症狀不再發展。

也可以定植前每畝施硫酸鎂4~8千克;二是平衡施肥,防止過量施用氮、鉀肥;三是若發現缺鎂,及時頁面噴施硫酸鎂溶液,一般每隔10天左右噴施一次,連噴2~3次。

草莓與錳

草莓缺素大全,大棚草莓種植戶必看,缺素還是病害要分清

草莓缺錳

錳能促進花粉發芽和花粉管生長,還能促進植物的呼吸作用和蛋白質的形成。缺錳時,葉綠素不易形成。但如果錳過多,又會降低植物體內有效鐵的含量,引起失綠症,甚至產生毒害。缺錳的初期症狀是新發生的葉子黃化,這與缺鐵、缺硫、缺鋁時全葉呈淡綠色的症狀相似。缺錳進一步發展,則葉片變黃,有清楚的網狀葉脈和小圓點,這是缺錳的獨特症狀。缺錳加重時,主要葉脈保持暗綠色,而在葉脈之間變成黃色,有灼傷,葉片邊緣向上卷。灼傷會呈連貫的放射狀橫過葉脈而擴大,這與缺鐵時葉脈間的灼傷明顯不同。缺錳植株的果實較小,但對品質無影響。

缺錳的初期症狀是新發生的葉片黃化,這與缺鐵、缺硫、缺鉬時全葉呈淡綠色的症狀相似。缺錳進一步發展,則葉片變黃,有清楚的網狀葉脈和小圓點,這是缺錳的獨特症狀。缺錳加重時,主要葉脈都保持暗綠色,而在葉脈之間變成黃色,有灼傷,葉片邊緣向上卷。灼傷會成連貫的放射狀橫過葉脈而擴大。缺錳植株的果實較小,但對品質無影響。而錳過多又會降低植物體內有效鐵的含量,引起失綠症。

造成草莓缺錳的原因有哪些呢?北方的石灰性土壤如黃淮海平原、黃土高原的鹽鹼地易缺錳。葉片錳含量小於25毫克/千克時出現缺錳症狀。

草莓缺錳的防治方法:在草莓定植時土施硫酸錳,每667平方米施1千克,1米栽植行施1~2克,或出現缺錳症狀時,葉面噴施80~100毫克/升硫酸錳水溶液,在開花或大量坐果時不噴。

草莓與磷

草莓缺素大全,大棚草莓種植戶必看,缺素還是病害要分清

草莓缺磷

磷是核酸及核苷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組成原生質和細胞核的主要成分。他們是草媒體內有機物質轉化與能量轉變的中間物質。

磷可以增加草莓的花芽數,提高草莓的坐果率和產量;促進植株對氮素的吸收;使莖葉中澱粉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加。草莓植株缺磷時,葉脈呈青綠色,漸向葉片擴展,近葉緣處呈現紫褐色的斑點;植株生長不良,葉片小;匍匐莖的發生和子株的發育不良;花芽分化數量減少,產量下降。當土壤中含磷少或含鈣多、酸度高的條件下硼素不能被吸收時,易發生缺磷現象;疏鬆的沙土或有機質多的土壤也可能缺磷。只要葉片中含磷量低於0.2%即會出現缺磷症。

草莓缺磷的防治措施有:一是在草莓栽培時每畝施過磷酸鈣50~100千克,或氮、磷、鉀三元複合肥50~100千克,可以隨農家肥一起使用,也可以把過磷酸鈣與農家肥一起漚制使用;二是在草莓植株開始出現缺磷症狀時,及時用1%過磷酸鈣浸出液或0.1%~0.2%磷酸二氫鉀溶液每隔7~10天噴一次,連噴2次~3次。

草莓缺素大全,大棚草莓種植戶必看,缺素還是病害要分清

缺磷

草莓與氮

草莓缺素大全,大棚草莓種植戶必看,缺素還是病害要分清

草莓缺氮

氮是草莓的主要營養元素,它對草莓的生長、發育、產量、品質都有重要的影響。氮能促進新莖的生長,加大葉面積,增加葉內氮素含量,使葉色濃綠,葉綠素含量高,提高光合效率‘。加大葉柄的粗度。增加花芽量,提高坐果率,提高草莓產量。

(1)缺氮症狀 草莓植株缺氮的外部症狀由輕微至明顯取決於葉齡和缺氮程度。一般剛開始缺氮時,特別在生長盛期,葉片逐漸由綠向淡綠色轉變。隨著缺氮的加重,葉片變為黃色,局部枯焦而且比正常葉片略小。幼葉或未成熟的葉片,隨著缺氮程度的加劇,顏色反而更綠。老葉的葉柄和花萼則呈微紅色,葉色較淡或呈現鋸齒狀亮紅色。果實常因缺氮而變小。輕微缺氮時田間往往看不出來,並能自然恢復。這是由於土壤硝化作用釋放氮素所致。

(2)氮中毒症狀 氮素多,植株生長旺,開始結果晚或結果少,因為長出大量的幼嫩葉,形成了較多的赤黴素,抑制體內乙烯的生成,因而抑制花芽的形成。具有不正常的深綠色葉,抑制根系生長,果實成熟晚,質量差

(3)缺氮發生規律 土壤瘠薄,且不正常施肥易出現缺氮症狀。管理粗放,雜草叢生的園地常表現缺氮。

(4)缺氮防治方法 改良土壤,增施有機肥,提高土壤肥力。正常管理,施足基肥,及時追肥與葉面噴肥配合,葉面噴肥可用0.3%~0.5%的尿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