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事件之後,網約車項目能否健康發展

滴滴事件之後,網約車項目能否健康發展

滴滴事件之後,網約車項目能否健康發展

人活一世,總離不開衣食住行,哪一樣都缺不了。咱們今天就聊聊這個出行話題吧!

滴滴事件之後,網約車項目能否健康發展

​說起出行,除了步行,還有各式各樣的交通工具,地面交通工具尤為重要,比起以往的騎自行車、電動車,乘坐公交車、出租車、火車等常規出行方式,近幾年新生的網約車業務,可謂是風生水起,獨佔地面短途交通工具的鰲頭。

網約車業務,顧名思義,就是可以提前通過網絡預約的交通工具,這大大的提高了人們的出行效率,不用再擠公交車,也不用再被出租車拒載和宰客,下雨天再也不用怕淋雨了……這些出行便利,傳統的交通工具都無法實現,而網約車卻可以做到,可以按時按點的到達指定地方,說的誇張點,甚至可以開到你的家門口等著,也可以送到你的家門口。

但是,網約車除了這些便利之外,他也有很多缺陷和不足,最為人們詬病的就是安全問題。網約車司機魚龍混雜,不務正業的人通過各種渠道進入了網約車,隨之而來的就是高風險的出行,嚴重的時候,甚至連生命的得不到保障。

說起網約車業務,不用想,人人都知道有個滴滴出行的公司,有個滴滴打車的軟件。而這個軟件在給人們帶來出行便利之外,也暴露了一些致命的缺陷。滴滴司機良莠不齊,有很多都是以前的黑車司機,他們通過各種關係,各種渠道,甚至只要肯花錢,就能順順利利的進入滴滴網約車業務。雖然說滴滴網約車大多數司機都是善良之人,只是為了掙點生活費,提高家庭的生活條件。但是,也有不法分子是為了掠奪錢色才加入這個行業的,或者本來就對社會不滿,有報復心理,剛好藉著這個平臺,這個機會,來實施自己的犯罪計劃。

今年的滴滴網約車業務,由於暴發式的業務增長,平臺軟件上的漏洞,加上管理上的疏忽,客服機器人式的冷漠無知,導致幾名年輕漂亮女子喪生於滴滴司機之手。事發之後,滴滴高層竟然若無其事的簡單道歉,還一直聲明自己公司起步的艱辛和為人民群眾提供了十幾億次的安全出行服務。

本來出事了就應該乖乖的承擔責任,認真的處理善後事宜,然後積極的檢查自己的問題關鍵所在,徹底解決問題。這樣,人民群眾才會原諒滴滴所犯的錯誤,也會再給他一個繼續為人民服務的機會。

可滴滴高層是怎麼做的?為何他們的道歉和“亡羊補牢”的方式會讓全國人民沸騰起來?輿論幾乎是一邊倒的指責滴滴,希望滴滴倒閉關門,甚至驚動了國家交通部和各大媒體。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幾年滴滴在事發之後是怎麼樣的做法,小事件先不說了,就說說幾起嚴重事件。

從去年的滴滴司機殺人事件發生之後,滴滴的安全問題就已經暴露在人民群眾的視線裡,些不合格的司機可以順利的進入滴滴平臺,這說明滴滴方面的監管是放任的,只要你有車,就可以加入滴滴,至於你是幹什麼的,滴滴不管。所以,這就給後來的幾起殺人案埋下了伏筆。

今年,又有兩起嚴重惡劣的滴滴司機殺人事件,不知道滴滴是怎麼審核的,這種人性扭曲變態的人也能加入滴滴平臺,為人民服務?他們是在做服務嗎?不是,他們是在找機會發洩自己的情緒,而滴滴平臺卻給了他們一次完美的機會。

本來,事件發生了,滴滴就應該深深的自省一下,堅決杜絕此類事件再次發生。可滴滴高層是怎麼做的呢?他們除了只會道歉,道歉時還不忘宣傳一下滴滴的業績和為人民服務的功勞,甚至連武漢空姐被殺後的道歉書都敢刪掉。從這次事件上可以看出來,滴滴平臺在去年發生的命案後,並沒有積極的改正自己的缺陷,還是放任不管,以至於後來也出了溫州滴滴司機殺人事件。而這次的溫州滴滴司機殺人事件,又暴露了滴滴平臺更多的致命性的缺陷。滴滴平臺冷血的斂財方式,助紂為虐;滴滴客服的冷漠無情,面對生命受到威脅時的無知作為;滴滴高層毫無擔當躲避了事,以金錢賠償來衡量生命的價值;以及事發之後的僱傭大批量網絡水軍為自己洗白,推卸責任。

這一系列的滴滴司機殺人事件,廣大人民群眾也給過滴滴平臺機會,但是,他們不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枉費了人們對滴滴平臺的信任。以至於人們對滴滴平臺失去了信心,對滴滴平臺無視生命的做法產生了憤怒,所以才有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輿論,一邊倒的都在指責滴滴平臺,甚至引起人們大量卸載滴滴軟件。

近日,滴滴平臺的一項改革措施,直接叫板全國人民。滴滴平臺規定了從9月8號到9月14號暫停深夜出行服務。這看似滴滴是為了保障人們的生命財產更加安全,其實是為了警告所有人,沒有滴滴平臺,你們就等著被人宰客吧!連各大媒體都看不慣,紛紛聲討滴滴平臺。

滴滴平臺深入人心,但卻也是失去人心;人們給了滴滴平臺機會,滴滴平臺卻枉顧人民安全!對此,諸位還覺得滴滴好,願意乘坐滴滴網約車嗎?還能否回到以前沒有滴滴打車的日子?

如果,能有更多的網約車平臺參與競爭,避免一家獨大,各平臺都為自己的業務提升而做好服務,再經過優勝劣汰,不能為人民專心服務的淘汰掉,留下好的能為人們生命安全負責任的平臺,這也許就是人們最理想的結果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