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的画为什么在他生前卖不出去?

carleo


谢谢千千千里马好友的邀请。

有人说,梵高是个天才的画家,又是一个苦命的画家,悲情的画家。

梵高(1853一1890)是个天才的画家。他没有受过正规的皇家美院的美术教育,却有着仿佛是与生俱来的超凡的艺术细胞。他的极富创造性的画作不仅使他成为一个新的画派一一后印象派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也使他成为荷兰和欧洲19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



梵高生活时代的欧洲,是一个历史上比较活跃和动荡的时期。一方面,资本主义在经过原始积累和工业革命后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一方面,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贫富分化,社会矛盾增多,各种思潮涌现。



说梵高是幸运的,是他生逢其时,赶上当时文艺活跃的时期,而且他和莫奈、马奈、塞尚等绘画大师还是好朋友,他们彼此交流艺术理念和绘画技艺,这对梵高是一件最开心的事情。说梵高生是不幸的,是他怀才不遇,尽管他有旷世之才,但他的画作却不被人们赏识,没有销路。而且他时时遭受着身体疾病的折磨煎熬却只能在穷困交加中砥励前行。



梵高一生都在为艺术而孜孜以求,勤奋创作。尽管他的生命比较短暂,(37岁),但他创作了800多幅作品。可惜的是,在他在世时,这些作品仿佛是“藏在深山无人识”,很少得到人们的赏识,更少有人问津。仅有一幅画卖了400法郎,还是梵高的弟弟为了安慰哥哥而找人买下的。



因为画作在当时没有“市场”,梵高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他只能凭着对艺术的执着和艺术信仰的支撑,过着到处漂泊颠沛流离的生活。因为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梵高的身体疾病也得不到较好的治疗。以致在37岁这一年,梵高在极度矛盾痛苦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画家怎么能想得到,在他辞世几十年后,他的画作终于“得见天日”,大放光彩。不仅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喜爱,而且成为绘画市场一路走俏的艺术珍品。画家恐怕怎么也不会想到,在他去世100年后,他的一幅画作《向日葵》竟以1.15亿美元被人买下收藏。



像这种情况的,在古往今来艺术史上,又岂止梵高一人。

然而,真正的艺术终究是要大放光彩的,艺木家的名字和其作品终究会被人们记住,成为不朽。

向大师致敬!




谁怜一灯影


据说,梵高生前卖出的作品只有《红色葡萄园》一幅,卖了400法郎。

Red Vineyards at Arles Originale 《阿尔勒的红色葡萄园》


梵高的强烈个性,独特画风,以及他自身的各种传奇故事,让他在去世之后名声大振,作品屡创天价,但梵高在世的时候为什么火不起来?

事实上,梵高的画风曾几度转变,在成为后印象派代表人物之前,他的画作并不光鲜,所以市场并不好,他弟弟提奥说,梵高的作品沉重阴郁,乏人问津。

《吃马铃薯的人》是梵高被评论界关注的第一幅杰作。油画用了许多棕色,最亮的部分是中部上方的一盏灯,其他的部分则阴暗昏黄,甚至被形容成脏色。很难相信,这是后来喜欢用对比色突出强烈情感的梵高的作品。不过,梵高自认为一切尽在掌握,他说要的就是“这些伴着灯光吃土豆的人,流露出一种高贵:辛勤劳作换来的,他们当之无愧,比谁都体面”。


The Potato Eaters 《吃马铃薯的人》 , 1885


但是我还听过一个说法,就是当时也有很多画家很欣赏梵高的画,但欣赏是一个问题,能不能卖出去又是一个问题。

还有就是,梵高的时代,因信息流通缓慢、营销管道不畅顺,画家是不易出名的,至少得从艺25年,才可能被市场接受。然而梵高正式从艺太晚(27岁),而他离世又太早(37岁),而且他还怎么不懂得营销。他的画后来火起来,离不开画商的大力炒作。

很巧,今天是梵高的生日,希望他还能在另外一个世界,自由地画画。

梵高戴草帽的自画像 荷兰 梵高 1887 油画


向日葵 荷兰 梵高作品赏析 1888 布上油画纵100×横76厘米


Cafe Terrace, Place Du Forum《夜间露天咖啡座》


Peach Tree In Bloom 《盛开的桃花树》


民国画事


的确,梵高生前只卖出了一幅作品《红色葡萄园》(见下图),成交价为400法郎。但这就意味着梵高生前的画卖不出去吗?有没有可能是这两兄弟根本就没打算卖?

1890年2月,梵高自杀身亡前的几个月,梵高的弟弟提奥将哥哥两年前完成的作品《红色葡萄园》作价400法郎卖给了比利时人安娜·博什(见下图)。

安娜一定没想到,这笔交易,让她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位购买梵高在世画作的藏家,也因此身份而名垂艺术史。

梵高的弟弟提奥当时已经是巴黎成功的画商,兄弟两人感情甚笃,弟弟对哥哥的艺术也颇为欣赏,并提供经济上的支持。于情于理,于公于私,提奥都应该向顾客力推哥哥梵高的作品才符合逻辑。

那么提奥为什么没这么做?

很可能是兄弟俩商量好,先囤积一定数量的画作,再给哥哥举办画展,提高名气,进行商业包装,等哥哥梵高成为知名的大艺术家后,再把他的作品商业化,这样收益将更高。

那么立志下一盘大棋的兄弟俩,为什么会把《红色葡萄园》卖给安娜?原来,安娜是梵高的朋友欧仁·博什的妹妹。欧仁·博什(1855-1941)是一名比利时画家(见下图),梵高与他相识于1888年6月中旬,并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梵高在给弟弟提奥的信中写到:“我很喜欢这个小伙子......我想给他画一幅肖像画,表现出他抱有远大理想、工作投入的样子,像夜莺般灵巧优美的特质。”

梵高1888年9月在法国南部小镇阿尔以欧仁·博什为模特完成了作品《星夜下的画家》,这幅画现存在巴黎奥赛博物馆。

所以,当时的情况大概率是,提奥碍于情面,才把《红色葡萄园》卖给了朋友的妹妹。

实际上,梵高兄弟俩的合作模式,放在今天来看就是签约画家的经营模式。哥哥负责画画,弟弟负责卖画,弟弟每月给梵高200法郎的生活费。要知道,每个月200法郎的生活费在当时已经不低了,梵高当时在阿尔认识的邮递员Roulin,他的月薪仅为135法郎,而这些钱已经够他养活老婆和三个孩子了。

不幸的是,兄弟俩还没有完成这项计划,就先后去世了。之后,梵高的弟媳,肩负起重任,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完成了兄弟俩生前的未尽事宜,梵高终成为举世闻名的艺术家,作品也卖出了天价。


画家王衍成


每一件艺术作品的商业价值是由艺术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及历史价值综合起来所决定的,梵高的画为什么在他生前卖不出去呢?有两方面可以论证,

一:梵高曾这样说过“作画,我并不谋求准确,我要更有力地表现我自己”,梵高的这句话会让很多人误认为他的作品只是在表达自己个人的思想情感而已,因为买画收藏画的人会认为这样的作品缺乏社会价值甚至是历史价值,我稍微解释一下,历史价值是指对历史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或者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意义,

二;梵高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画家,而且是一个出色的作家与哲学家,获得这一项殊荣的时候,梵高已经去世了47年,






诗夜城主


艺术造诣的路走在时代前面,这个时代就需要更多时间才能追赶上。而人们总是一个群体,群体有群体的麻木性,有群体的跟风性,也受限于群体思想的高度,一副高超的作品,需要人去理解和接受,需要将这些理解传播出去,让别人认可,这个过程是缓慢的,不仅是因为那个时代文化传播条件的限制,更重要的是人们对艺术美的理解速度!

往往写一部好书需要好些年的推广,让人能看到,让人能理解其中的乐趣和深度,这还是因为其娱乐特性才能较快让大众了解到书与作者,而绘画则不尽相同,虽然绘画创作作品具有一定娱乐性,但它是唯一的,只能通过有限的展览来让大众认识到,这种认识会比书籍慢无数倍。当然,有人说总有慧眼识珠的人,但现实是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能及时遇到知音是莫大的机缘,遇不到的被历史埋藏的成了大多数的情况。

即使遇到能理解这个作品的艺术高度的人,这也只是一小群人,这一小群人在物质、名望等各方面条件都很微弱,能给予作者的也是有限的,如一些收藏家,虽然鉴别出其造诣价值,到最终让其成名还是需要时间的验证。

另一方面,一款绝版绘画比可能还有系列作品的,要更让人体会物以稀为贵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