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妇女:写作让生活变得更好

(本文作者汤小小写作班学员: 萝拉菇凉,这是个关于写作的号,欢迎关注我们)

01、写作可以实现财务自由

8.27号微博热搜有条新闻,说的是在济南商河有一个小农村里,一群留守农村妇女们一起组团自媒体写作。她们通过刷最新的电视剧,撰写一些内容,月收入最高的可达到1万多一个月,平均月工资也有7594元。

这个视频一播出,评论区就炸了。我想谁也没想到一群留守在家里照顾老人、孩子的妇女,也能有这么高的收入,甚至赶超了上海平均工资水平。

这群女人原来的生活可能除了照顾家庭,就是打打麻将,和邻里家长里短。原本每个月伸手跟老公要钱的女人,今天她们通过写作让自己有了更多的底气。

梁冬说,当你具备写作能力的时候,最起码可以保你未来二十年里拥有一份很不错的体面的工作。

我有一个很喜欢的作家叫杨熹文,89年的她因为写作如今也实现了财务自由,定居在了新西兰。

她在《请尊重一个姑娘的努力》这本书里写道:我爱钱,爱那种来路清白干干净净的钞票,带有一点踏实的辛苦味道,可以让我在和男人约会时,一把抢过账单潇洒的说“我来付”;还可以让我在伤心难过的时候,去昂贵的餐馆大吃一顿,不必对着菜单上的价格斤斤计较;也可以让我在失恋后,依旧住得起两室一厅的房子。

留守妇女:写作让生活变得更好


02、写作可以更好的了解自己

伯凡老师在他的《冬吴同学会》有一期里说,这个时代最稀缺的能力是写作能力,不要以为科技时代来临,那些重要的事情就不重要了。科技只会让重要的事情更重要,比如写作。

当你试图重新在三四十岁开始学习写文章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是一个新人,一个有逻辑,有品味,有条理的人。这一切都是从你重新写文章开始。

黄磊老师拍了一个电影《麻烦家族》其中讲了一个细节,里面的老两口退休了,老太太去参加了一个写作班,当她在写作班里和同学们一起研究写作,并且开始试图用文字和语言去梳理自己情绪的时候,她终于意识到自己人生的悲剧,所以很坚定的要求离婚。

为什么一个老太太经过这么多年都没有离婚,当写作班结束的时候,开始想要离婚了呢?

原来这个老太太开始用文字梳理自己情绪和思想的时候,她终于看见了最真实的自己,写作也让她意识到了以前在日常生活中从来没有意识到的问题。而写作的力量强大到让她开始想这几十年一直被她忽略的问题。

刘同在《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这本书里说,我们在生活中很难获得一种坦诚和真实的沟通,因为这需要同等的对手。但是在写作中可以得到,因为你可以自己和自己说话,让你可以更好的了解自己。

留守妇女:写作让生活变得更好


03、写作可以有时间更好的兼顾家庭

记得今年刚过完年朋友圈一个视频让我印象深刻,过完年父母要去外地打工,在去坐车的时候,一个小女孩死死的拽着妈妈的衣角不放手,哭喊着“妈妈,别走,别走”。这位年轻的妈妈抹着泪,硬是狠心把孩子推到了奶奶怀里,和孩子的爸爸一起坐上了去城里的大巴车。

那句“孩子,我搬起砖就没法抱你,我放下砖就不能养你”看哭了多少父母,孩子是自己的,谁不心疼?0岁到6岁是一个孩子成长最重要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缺席对孩子的影响可能就是一辈子。

夏文芳老师就因为写作有了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

她过去是某上市公司的高管,高强度的持续工作,各种事情缠身,让她很少有时间陪伴老公,孩子,顾及自己的爱好和健康。两年时间,如今的她因为写作获得了更多的时间,可以陪伴孩子和老公。

9.2号看到夏文芳老师在朋友圈写道“晨晨同学说,谁陪她时间多,她就对谁好。于是我关了电脑,陪她下楼玩”。

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写作带来的时间自由让她不再缺席孩子的成长过程,见证和陪伴孩子快乐的成长是每一个母亲最大的希望。如今写作让她实现了这个梦想,也让她有了时间看书,健身,旅行。

留守妇女:写作让生活变得更好


04、写作可以有机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莫利亚克曾经说过:“我们的人生随着我们花费多少努力而具有多少价值。

女贞老师她说自己是六零后美少女,初中文化,现在是有书签约作者,汤碗签约作者,还是点评班老师。今年53岁的她,去年3月份开始接触新媒体写作,如今也是不少爆文的作者。

看到她,突然想到我家对门的邻居阿姨,她和女贞老师都是60后,今年50岁的她每天除了带孙子,就是去楼下的麻将馆搓麻将,企图通过好手气赢回几百块,结果每次都是输多赢少。偶尔心情好了就去跳跳广场舞。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找不到自己的人生坐标,碌碌无为的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了什么”。

同样都是60后,女贞老师说自己是美少女一枚,继续跟着时代的潮流在不断的学习,并且给他人提供价值。在写作点评班里为大家分享如何在新媒体时代转变思维,更好的写作。不得不感叹,女贞老师虽然退休了,却依然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留守妇女:写作让生活变得更好


05、写作让你可以有机会拥有幸福感

我想每个女孩在小时候都有一本带密码锁的日记本,里面记录了很多自己的心情和想法,我也是其中一个。记得小时候喜欢上读书和摘抄各种精美的句子,还是因为爸爸的一个朋友搬家时送给了我几十本书。

心理学有个实验说:一个人在6—12岁最常接触的东西会让你在成年后再次接触时会产生一种幸福、熟悉的感觉。

工作几年时间让我变得非常的焦虑,暴躁。直到今年我开始接触写作,一个多月的时间,竟然让我的心境平静了很多,和老公也不再吵架了。每天坚持写作,在写作的过程中梳理自己的心情,自己的心情变得很愉悦,时常有一种幸福感升起。

村上春树在《1973年的弹子球》里说,食物必须兼具入口和出口。

一个人活得久了,总会主动被动接受许多的东西,得出许多感慨,这是入口。

倘若只有一个入口,各色事物只有涌进而没有没有排泄的通道,总有一天大脑会爆炸。所以才会有倾诉,不能向亲近的人倾诉就向陌生人倾诉,这是出口。

出口和入口不是双向的,两个人不必同时是对方的出口,写作大概就是这么一个出口。

在现在这个网络时代,写作它不仅是一份得体的工作,更让人在学习写的过程中了解自己,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更能有时间陪伴家人,找到丢失已久的幸福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