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了討好的孩子,大多都是因爲被愛的不夠

習慣了討好的孩子,大多都是因為被愛的不夠

文|錢志亮

在我們身邊,總有一些人深陷“討好型人格”,他們不懂得拒絕別人的請求,常常讓自己陷入兩難的境地。

討好型的人長什麼樣??網友們的回答是這樣的:

去餐廳吃飯,很少催單,能自己動手絕不麻煩服務員;

遇見裝修太好、服務太好的店鋪,不敢進去;

網購買回來衣服,就算不滿意,也不會退貨,自己忍忍就過去了;

不懂得拒絕別人的請求,就算是自己不容易辦到的事情,也會硬著頭皮答應;

借錢給別人,不敢談還錢的事,沒有辦法,鼓起勇氣要錢,卻好像是自己做錯了事情;

別人拒絕你,輕描淡寫,你拒絕別人,感覺自己十惡不赦;

......

簡單來說,討好型人格的人,不敢說出內心想法、不懂拒絕、害怕給別人添麻煩、經常道歉、甚至沒有原則底線。

習慣了討好的孩子,大多都是因為被愛的不夠


每個“討好型人格”的人心裡,都住著一個自卑、敏感、沒安全感的小孩,討好全世界,卻冷落了自己。

日本作家太宰治在小說《人間失格》裡有這麼一段話:

“我的不幸,恰恰在於我缺乏拒絕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絕別人,便會在彼此心裡留下永遠無法癒合的裂痕。”


習慣了討好的孩子,大多都是因為被愛的不夠



為什麼很多人會形成討好型人格?

其實,每個人都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去做一些討好性的行為。如果追溯到原生家庭,有很多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沒能體會到無條件的愛。

比如有的父母,處理不好自己的情緒問題,陰晴不定,對孩子若即若離;有的父母,給孩子提許多要求,你如何如何做,爸媽才會愛你喜歡你。

所以孩子擔心著:

父母吵架、生氣、發脾氣是不是因為我?

是不是不聽父母的話,他們就會不再愛我?

是不是犯了錯,父母就會因此拋棄我?

孩子覺得只有做些什麼特別的事情,父母才會疼愛他們,於是討好就開始了。


習慣了討好的孩子,大多都是因為被愛的不夠



討好父母,最直接的表現就是過於懂事聽話。

我認識一位媽媽,離婚後帶著女兒生活,最開始那段時間,她沒辦法從失敗的婚姻中走出來,每天愁容滿面,過得並不開心。

而在這期間,6歲的女兒卻慢慢顯露出驚人的乖巧。有一天睡覺前,女兒小心翼翼地對她說:“媽媽,我會很乖,你不要不開心。”

跟我說起這件事的時候,媽媽一臉欣慰:“女兒真的太懂事了。”

但是我卻有一瞬間心疼這個小女孩, 小小年紀,家庭破裂,面對不開心的媽媽,被巨大的不安全感包裹,只能用隱忍和討好,爭取母愛。

習慣了討好的孩子,大多都是因為被愛的不夠


很多父母離異,都忘了告訴孩子,父母對你愛不會變,於是孩子一方面會認為父母分開是自己錯,一方面又害怕被父母雙方拋棄,為了避免被拒絕或拋棄,很多孩子試圖懂事和變乖。

所謂懂事,固然討人歡喜,但是隻是其中的委屈怕只有孩子自己知道。


習慣了討好的孩子,大多都是因為被愛的不夠



不得不說,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愛和關注都是有條件的。

他們不接受孩子發脾氣、不允許孩子犯錯、要求孩子體貼自己,這是孩子得到愛和認同的前提。

所以很多習慣討好的孩子,是不敢在父母面前胡鬧和任性的。

這種討好父母的思維模式也影響到一個孩子未來的工作和生活,長大後也習慣性地討好他人。

我有個女學生,人很好,不管對老師還是同學,都努力地為他人著想。然而她卻坦誠地說,她並不是樂於助人,而是習慣性的討好別人。

在她7歲那年,媽媽生了弟弟,一家人都很開心,唯獨冷落了她,從那時起,她不得不變得懂事,來討好爸爸媽媽。

然而,即使放低姿態去討好,反而什麼都得不到。

“我弟弟特別能鬧,偶爾乖一次,我媽媽就會誇他長大了。我乖了十幾年,偶爾不聽話了,就被我媽媽罵作白眼狼。”

會哭的孩子有糖吃,太懂事的孩子最委屈。

習慣了討好的孩子,大多都是因為被愛的不夠



習慣了討好的孩子,大多都是因為被愛的不夠



楊絳先生說:“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無論大人還是小孩,都不應該過多的犧牲自己,討好他人。

一個被充分的愛滋養大的孩子,是不需要討好任何人的。

因為他們知道,犯錯、調皮都能被父母理解,有父母的愛做支撐,雖然壞的行為不被父母接納,但是愛卻一如當初。

高興就笑,難過就哭,喜歡就說出來,不想就拒絕,這才是一個天真無邪的孩子該有的樣子

不哭不鬧、小小年紀謹小慎微、畏手畏腳的孩子,太讓人心疼。

每位父母都有責任讓孩子明白:你不必過早地學會懂事和討好,你值得人世間所有的美好。

就像王菲在《童》中有句歌詞:“你不能去學壞,你可以不太乖。”

end=======

十分媽媽:一個有溫度的親子育兒公眾平臺,在這裡,為你分享提升媽媽寶寶幸福指數的一切好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