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晚上總往爺爺房間跑,媽媽起疑,推門看見兒子行爲喜憂參半

古語說:窮人家孩子早當家。懂事也特別早,不像有些養尊處優的少爺,樂樂就是一個特別懂事,特別能分憂的一個小孩。

兒子晚上總往爺爺房間跑,媽媽起疑,推門看見兒子行為喜憂參半

樂樂就是這樣一個留守兒童,父母並不在身邊,從小就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爺爺身體不是很好,家裡都是奶奶操持,很是辛苦,樂樂看在眼裡,疼在心裡,放學後有時間就幫奶奶幹農活。春節到了,樂樂媽媽回來了,但是在家住了幾天,發現7歲的樂樂每天都不粘自己,晚上一定要在爺爺房間待一段時間才過來跟自己睡覺。媽媽疑惑了,樂樂沒天都在爺爺房間幹什麼呢?難道是在玩手機?於是樂樂媽媽決定搞清楚。

兒子晚上總往爺爺房間跑,媽媽起疑,推門看見兒子行為喜憂參半

這天晚上,樂樂媽媽就沒有睡,等到樂樂跑進爺爺的屋裡,樂樂媽媽就緊隨其後,趴在門縫上看樂樂到底和爺爺在幹嘛。這才發現,樂樂在幫爺爺按摩身體捏腳,而且很有耐心,一邊按摩還一邊給爺爺講白天的事情,原來是樂樂看奶奶呢每天這麼辛苦要忙家裡的家務和農活,又要照顧臥病在床的爺爺,怕奶奶辛苦,就自己主動要求要幫爺爺按摩的。樂樂媽媽看到這個畫面,淚流滿面,十分欣慰,兒子這麼懂事,體貼。有特別心疼兒子。小小年紀要承受的東西太多,應該好好享受童年的。

兒子晚上總往爺爺房間跑,媽媽起疑,推門看見兒子行為喜憂參半

大人總在日常生活中強調自己對小孩的愛,說所有事情都是為了小孩好。總是單向的用自己的行動讓小孩知道自已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他。但是小孩有時候想表達自己的愛,大人卻總是羞於接受這樣的愛。有時候,適當的接受小孩對你的好,你會發現,這個世界會更美好,不是嗎?

有人說小孩太早成熟,太早懂事有點不好,小孩就是應該有個快樂的童年,不該承受與自己年齡不相符的東西,你們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