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风采丨微浪生物技术人员研发出了国内首台生物实验机器人

工匠风采丨微浪生物技术人员研发出了国内首台生物实验机器人

工匠风采丨微浪生物技术人员研发出了国内首台生物实验机器人
工匠风采丨微浪生物技术人员研发出了国内首台生物实验机器人

今年47岁的周见至,在从事生物实验机器人研发之前,做了整整二十余年医生。结合工作,周见至非常看好生物检材进行自动检测技术。于是,他毅然加入重庆微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组建生物实验机器人研发团队。得益于对尖端技术的不断探索、对“匠人匠心”的深刻理解,该智能实验机器人一经推出,就引起业界广泛关注。

工匠风采丨微浪生物技术人员研发出了国内首台生物实验机器人

做自己喜欢的事

跨行研发生物仪器

“随着生物科技发展,生物实验室自动化需求迅猛增加。现在做检测的需求越来越多,但是目前医院的检测实验还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不仅耗费人力,且耗时较长,不利于快速医疗诊断,还存在一定误差。”在重庆微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周见至讲述了自己从生物学科学研究转行到生物仪器研发生产领域的经历。他说,生物实验室机器人能在密闭无尘环境下,对生物检材进行自动检测,无需人工操作。因此实验室智能化已是大势所趋。

今年47岁的周见至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获得临床医学硕士学位后从事生物学科学研究工作。正是在平时的工作中,他非常看好生物检材进行自动检测技术。于是,他加入了主要以生物医药产业自动化整体方案科技服务为主,以智能自动化为核心,进行生物仪器研发生产,提供实验室自动化方案设计实施以及检测服务的重庆微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工匠风采丨微浪生物技术人员研发出了国内首台生物实验机器人

带领团队埋头钻研

打造国内首台多功能生物实验机器人

“虽然和之前从事的工作看似有关联的专业,但操作起来是不一样的,真的是隔行如隔山。”回忆起研发初期的经历,周见至记忆犹新。设备加工问题、软件运用难度……周见至不得不带领团队一起攻克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题,这需要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

研发初期,为了画出理想的模型图,周见至自学画图软件,一遍又一遍的重复、尝试和突破。好在技术研究一直是周见至的兴趣所在,不管多苦多累,在他心里,最大的收获,是“做了自己喜欢的事”。让周见至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设备试用开模阶段,机械臂前段工具头挂架不锈钢板的折弯角度始终不理想,经过反复修改研讨之后,团队终于想到了采用激光切割的技术来解决这一难题。

得益于对产品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尖端技术的不断探索以及对用“匠人匠心”的深刻理解,今年6月,周见至带领团队埋头三年研发出的国内首台多功能生物实验机器人--“ReadyGoLabRobot”正式发布。这个生物实验机器人外形呈立体蜂巢形状,一个机械臂位于正中央,四周摆放着各种检测耗材。操作人员发出指令,机械臂便灵活转动起来,又稳又快地完成移液、开盖、移板等一系列实验操作。周见至说,实验人员只需做好实验的整体设计和思路,这样,工作人员就能从繁杂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工匠风采丨微浪生物技术人员研发出了国内首台生物实验机器人

自动化实验室

让生物检测真正实现智能化

不久前,杭州一试剂生产公司向重庆微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订单,希望用“机器换人”生产试剂。这家公司生产的检测试剂,最复杂的一个工序就是把签字笔笔尖大小的一颗钢珠放进直径3.5毫米的容器里。干这件精细活儿,一个熟练工一天能做1000个左右,且差错率较高。“我们目前正给生物实验机器人换‘手’,这个‘手掌’安装好以后,一次就能同时精确放入96颗钢珠。”预计9月中旬,这台特殊定制的生物实验机器人就能交货。

工匠风采丨微浪生物技术人员研发出了国内首台生物实验机器人

周见至告诉记者,人工作业需要休息,但机器人不用,工作时间越长,越能体现出这款机器人的优势,“它可以一天工作20个小时,而且操作准确无误。使用这个机器人,不仅可以成倍提高效率,在进行一些病毒检测时,还可代替人工操作,具有一定程度的安全性。”

周见至透露,当前的实验室自动化市场存在成本昂贵、设计周期长、难于操作的问题。微浪生物研发的智能实验机器人则采用灵活定制、模块协同的模式,可以不断添加耗材库等辅助模块,还可与其他自动化检验设备相联,形成蜂巢集群自动化实验室。明年团队还会研发出生物实验机器人实现全自动化细胞培养、核酸测序。打造全新的自动化实验室,让生物检测真正实现智能化。

记者:王雯

工匠风采丨微浪生物技术人员研发出了国内首台生物实验机器人工匠风采丨微浪生物技术人员研发出了国内首台生物实验机器人
工匠风采丨微浪生物技术人员研发出了国内首台生物实验机器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