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的落寞獨舞背後,是誰的狂歡?

大海碧波萬頃,晚霞風光無限。當碧桂園散步在海邊,海水溼了腳趾,他不以為然。

當海水漫過腳踝,他開始小步慢跑。

當海水漫過膝蓋,他開始往岸邊走。

滿想著上了岸了,身後已是大浪滔天。

當碧桂園的媒體招待會,被媒體曝出送“香奈兒”的時候,大概他們也知道,這禮不但白送了,會更是還不如不開。

碧桂園的落寞獨舞背後,是誰的狂歡?

碧桂園全國致歉

碧桂園的失策大概在於:他過於沉迷“做自己”,已忘了身後狼吟虎嘯。這不由得讓人想起來西漢末年的插曲:王莽改制。世人皆疑王莽乃“穿越之人”。正是因為其出其不意的策略,以及異於時代的改革。直到他身死,天下諸公,方才泰然。

那麼,今日悠悠眾口之下的碧桂園,當何去何從?碧桂園落水,誰又得益?

相信房地產從業者都是瞭解一些的,尤其是大型房企,不單年中,每季度、每月、每週幾乎都是要做銷售報表的。眼瞅著碧桂園的年中銷售數據又是一騎絕塵。全國以碧桂園為“座標”的大型房企,相信也百般不是滋味。

而碧桂園近年來又趁著全國範圍內三四線城市的棚改政策遍地開花。它的敵人,或者說對手,也相應的覆蓋了全國。凡有井水處皆有碧桂園,那麼,碧桂園有的喝,其他人自然喝得少。

這次,一樁接一樁的碧桂園負面新聞逐漸坐大,並且看似要扼住碧桂園的喉嚨,進而影響碧桂園的銷售。相信一眾大小房企,雖不作聲,但也按捺不住內心的狂喜。不過話說回來,“虎死不倒威”,一個相對現代化、科技化、全球化的企業,再如何不濟,它的水平,也未必是想跨過就跨過的。

碧桂園的落寞獨舞背後,是誰的狂歡?

媒體無限關注碧桂園

媒體討伐,初衷何意?

所謂“主流”媒體,是不是無冕之王,相信從業者心裡都明鏡兒似的。在一個全民搞經濟的地域和時代,只有搭不上車的失敗者,沒有上了車的清道夫。為什麼功成名就的媒體人,大多懷念當初兩袖清風瘦骨嶙峋時的瀟灑快意?不單因為當時年輕,更因為彼時或許還可以拿起筆來做自己。

而今時今日的媒體人,莫說是金錢的走卒,單說流量,便是“正直”邁不過去的坎兒。

對於碧桂園的口誅筆伐,似乎是一通常規操作,既然大家都來說,百姓都來看,我又何必繞過這熱點——如若不然呢?身在碧桂園之中可執筆者有幾人?而不在碧桂園之中,執筆者反如過江之鯽。但看似筆墨生花擲地有聲者,又是否真正踏足過碧桂園的一塊地板?

碧桂園的落寞獨舞背後,是誰的狂歡?

名利之下前赴後繼

眾口之下,金石可鏤,何況碧桂園乎?惟願碧桂園,痛定思痛,放慢它的腳步,讓每一棟樓的建起,不是包含著員工通宵的痛,不是包含著家庭聚少離多的悲,不是包含著惟金錢論的因果。哪怕,這個時代就是這樣。

碧桂園事件,觸發的百姓疑慮與牴觸,或不可僅僅理解為“被煽動”,其實亦包含了對“高房價”重壓之下的一種情緒宣洩。而碧桂園自身的不足與教訓,在推波助瀾之下,乃成為宣洩的出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