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你居然買了學區房?」!,「啊,你居然沒買學區房?」!

“啊,你居然買了學區房?”!,“啊,你居然沒買學區房?”!

聽兩個年輕的媽媽對話,感覺非常好笑。

一個媽媽說:“啊?你竟然買了學區房!”另一個媽媽說:“啊?你竟然沒買學區房!”

無疑,學區房是永遠的熱門話題。幼升小、小升初孩子的家長們,眼睛直勾勾地瞄著心儀的學校,想盡一切辦法要把家搬到那所學校的服務半徑之內。說是家,其實就是一套臨時住房。許多夫妻為孩子上學欣然選擇分居,陪讀一方與另一方成了地道的“週末夫妻”,而他們居然可以大度到對由此帶來的夫妻不能相守的感情損失忽略不計!

我認識一個女人,為了貸款買學區房,甚至與丈夫辦了假離婚!我問她:“不怕弄假成真?”她說:“成真就成真吧!孩子有個好學校上,這婚離得挺值的!”

彷彿是,孩子一旦進了好學校,就鐵定有了好前程,當父母的就可以高枕無憂甚至有足夠的偷懶塞責的理由了——我砸鍋賣鐵給你買了學區房,你依然考那麼爛,那可不就百分百是你自己的責任了!老子(老孃)我花錢買的是擔罪擔責的豁免權!講真,我對那些過於迷信學區房的家長們充滿了擔憂。

“啊,你居然買了學區房?”!,“啊,你居然沒買學區房?”!

如果你真的是為了給孩子拼個好前程,與其買個學區房,不如建個好書房!我以為,購買學區房起碼應考慮到這兩個因素:首先,如果家庭有足夠的財力,買個學區房也就罷了,但如果家庭財力捉襟見肘,卻不惜代價甚至不惜動用邪招兒買個學區房,那就非明智之舉;其次,買了學區房,不意味著可以大撒把了,須知,多肥的草地都有瘦馬,學區房與孩子的好前程之間遠遠畫不上等號。

有人可能說,我買個學區房,起碼意味著我對孩子教育的重視。嗯,我想說的恰恰也是這一點。對多數家庭而言,建個好書房比買個學區房迫切得多、實惠得多!

建個好書房,至少有這些好處:成本低於學區房,家人可以共分享,親子可以共成長,孩子眼前有榜樣!談到家庭、社會、學校對孩子成長的影響,目前學界普遍認同的佔比為:家庭7成、社會2成、學校1成。試問:你欣然忽略了那7成,卻死死地盯著那1成,能說你是一個拎得清的人嗎?

“啊,你居然買了學區房?”!,“啊,你居然沒買學區房?”!

就算你買了個學區房,你自己不讀書、不學習、不成長,天天以混日子為能事,孩子最可指望的,就是成為你的翻版啊!所以,身為家長,如果你真要焦慮,請不要為學區房焦慮,請為家庭教育焦慮吧!你究竟能收穫一個怎樣的孩子,不取決於孩子在哪所學校就讀,取決於屋簷下的人天天給予他的究竟是怎樣的言傳身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