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你居然买了学区房?”!,“啊,你居然没买学区房?”!

“啊,你居然买了学区房?”!,“啊,你居然没买学区房?”!

听两个年轻的妈妈对话,感觉非常好笑。

一个妈妈说:“啊?你竟然买了学区房!”另一个妈妈说:“啊?你竟然没买学区房!”

无疑,学区房是永远的热门话题。幼升小、小升初孩子的家长们,眼睛直勾勾地瞄着心仪的学校,想尽一切办法要把家搬到那所学校的服务半径之内。说是家,其实就是一套临时住房。许多夫妻为孩子上学欣然选择分居,陪读一方与另一方成了地道的“周末夫妻”,而他们居然可以大度到对由此带来的夫妻不能相守的感情损失忽略不计!

我认识一个女人,为了贷款买学区房,甚至与丈夫办了假离婚!我问她:“不怕弄假成真?”她说:“成真就成真吧!孩子有个好学校上,这婚离得挺值的!”

仿佛是,孩子一旦进了好学校,就铁定有了好前程,当父母的就可以高枕无忧甚至有足够的偷懒塞责的理由了——我砸锅卖铁给你买了学区房,你依然考那么烂,那可不就百分百是你自己的责任了!老子(老娘)我花钱买的是担罪担责的豁免权!讲真,我对那些过于迷信学区房的家长们充满了担忧。

“啊,你居然买了学区房?”!,“啊,你居然没买学区房?”!

如果你真的是为了给孩子拼个好前程,与其买个学区房,不如建个好书房!我以为,购买学区房起码应考虑到这两个因素:首先,如果家庭有足够的财力,买个学区房也就罢了,但如果家庭财力捉襟见肘,却不惜代价甚至不惜动用邪招儿买个学区房,那就非明智之举;其次,买了学区房,不意味着可以大撒把了,须知,多肥的草地都有瘦马,学区房与孩子的好前程之间远远画不上等号。

有人可能说,我买个学区房,起码意味着我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嗯,我想说的恰恰也是这一点。对多数家庭而言,建个好书房比买个学区房迫切得多、实惠得多!

建个好书房,至少有这些好处:成本低于学区房,家人可以共分享,亲子可以共成长,孩子眼前有榜样!谈到家庭、社会、学校对孩子成长的影响,目前学界普遍认同的占比为:家庭7成、社会2成、学校1成。试问:你欣然忽略了那7成,却死死地盯着那1成,能说你是一个拎得清的人吗?

“啊,你居然买了学区房?”!,“啊,你居然没买学区房?”!

就算你买了个学区房,你自己不读书、不学习、不成长,天天以混日子为能事,孩子最可指望的,就是成为你的翻版啊!所以,身为家长,如果你真要焦虑,请不要为学区房焦虑,请为家庭教育焦虑吧!你究竟能收获一个怎样的孩子,不取决于孩子在哪所学校就读,取决于屋檐下的人天天给予他的究竟是怎样的言传身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