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难,停车改革更难|第一视角看当下上海社区停车治理之痛

小编按:台风“安比”前脚刚走,上海浦东临沂八村的火灾打破了暴风雨后短暂的宁静。担负救援工作的消防车却因为小区道路被车子停满变得狭窄,而不能及时进入小区救火。

停车难,停车改革更难|第一视角看当下上海社区停车治理之痛

(小区业主潘先生记录下来的消防车受阻过程)

因为小区中乱停车占据通道而耽误抢救的报道也层出不穷,甚至为此耽误了性命!

停车难,停车改革更难|第一视角看当下上海社区停车治理之痛

停车难,停车改革更难|第一视角看当下上海社区停车治理之痛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均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停车问题越来越严重,竟然逼得人放弃自己的工作,只为抢车位!

许迎是陆家嘴某公司的一名办公室经理,自认也属于事业型女性,但她近来打算辞职了。究其原因,竟是为了方便在自家所在的连城新苑小区抢车位。“下班了!回去抢车位!”工作日傍晚六点,许迎下班前都要在邻居微信群里吼一声,得到邻居们一片感同身受的附和。她的同事也对此充满同情:“快回去吧!”每次,许迎都是拿上外套拎上包,风驰电掣往车库赶。“我不停地变道、超车,紧赶慢赶,到小区大概要40分钟。”18时40分,对连城新苑的停车族来说是个微妙的时间点,运气好了能赶上空位,不然只能一圈一圈在小区里兜,甚至不得不停到隔壁小区去。“已经严重影响我的情绪了。”许迎告诉记者,“有时上班也没有心思,就在想停车的问题,一旦有机会就想提前开溜,如果下班有点什么事耽搁几分钟就更心急火燎。而如果当天停到车位就松一口气,好像完成了一天中最重要的任务;如果停不到,心情就很压抑。”

停车难,停车改革更难|第一视角看当下上海社区停车治理之痛

(动图源自网络)

“停车问题”这把长期悬在小区治理头顶的“达摩克利斯剑”,它牵扯到了车位数量是否满足小区业主,停车费的收取等问题,尤其是在车位配比严重不足的小区中,大家更是饱受折磨。停车难,难于上青天,然而有一件事情比停车更困难,那就是停车改革

7月初,上海仁恒河滨停车费从一天5元涨到50元引起了小区业主的不满,直呼“这是狮子大开口”,然而小区物业却表示在去年的业主大会上这份调价方案已经通过。虽然在程序上已经经过了表决,但是依旧不能被广大业主接受,引起了广大业主的不满。

在小区中进行停车制度的改革,是群体性决策的一个行为,居住的小区是各方意见集合的场地。

A类人群(拥有产权车位): 加强管理、最好可以大幅提高地面停车费。

B类人群(无产权车位,有车者):加强管理,禁止外来车辆入驻,不赞成提高停车费。

C类人群(无产权车位、无车者):加强管理,怎么实施都行,无所谓。

社区的群体性决策要慎重,没有完美的替代方案,或者大家还无法理解这个替代方案的时候宁愿不去推动。在这个过程中,相互之间的不理解和不合作往往会使得停车改革不了了之。

借用一位读者的评论,“疮,流脓了,才容易医好。半生不熟的,一碰就痛,怪你医术差。

”这般釜底抽薪,置死地而后生的做法实际也是来之不易,今天我们从一位业委会参与者的第一视角直击停车改革困境,看看现实中的案例。

停车难,停车改革更难|第一视角看当下上海社区停车治理之痛

停车改革是每个小区最头疼的事情之一


停车难,停车改革更难 | 第一视角看当下上海社区停车治理之痛

C小区在今年年初成功更换物业之后,业委会想借此机会大刀阔斧对停车制度进行改革,解决这一沉疴积弊,但是在这过程中,新挑战层出不穷...

1、停车之苦

车辆堵塞道路恐隐患

这一切都要从2008开始说起,该小区停车状况便日渐恶化,道路两边塞满了车,不少车主还停车堵住了楼道进出口或是闸门一般横在路口。由于车主没在车上留下电话,物业也没有详尽的车主资料,无法联系到车主及时挪车,一时也拿这些“霸王车”毫无办法。

乱停车也带来了一系列连锁反应。由于该小区没有人车分流,两边停车后,路当中的空间只容一辆车将将通过,车主都觉得在小区开车简直比科目二还难。而且,道路空隙只能勉强单车通过,就别说体积更庞大的消防车也能通顺行驶了。这是完全无法达到消防标准的,万一遇到突发状况,消防车就只能被卡在小区门口,远水救火。小区道路上,通行的车主心烦意乱,而行人也胆战心惊。在小区中行走中竟要完全人让车,一段只有几十米的路,要是碰上连着好几辆车开过来,每两步就得躲一下,更不用说推着婴儿车或颤颤巍巍的行人。小区行路安全根本无从谈起。业主们的生活质量因乱停车大打折扣,

小区宜居程度跳楼式下降,业主们也一时怨声四起。

2、物业财务账目不明晰

比这更严重的是,物业财务报表上的停车费收入与实际应收相差甚远!去年年底,经过业委和志愿者的连日清点发现,小区平均每天过夜车辆在670-700辆之间,而物业一天收上来的停车费,经推算大概只有300辆。更离谱的是,该小区从2011年开始,每年的停车费收入不升反降,与实际情况相差十万八千里。

3.收费两标准业主内部矛盾生

车主内部也矛盾重重。原物业在2009年之后,不再办理车位包月卡,300多位有包月卡的车主每个月只需花费150元;而越来越多办不到包月卡的业主只能按照临时停车标准支付停车费,一天8小时以内5元,8小时以上10元。这就导致,同样是业主,停车费却双重标准,实在有失公平。除了“双标”,还有一些乱象丛生。在有的业主办不到包月卡的同时,有的业主却一户享有三张包月卡;在有的业主享受不到包月停车的同时,有的租户却能享受包月停车;还有其他包月卡私下交易转包的情形,数不胜数。

在未改革之前,小区暂时使用原有的标准收费。通知公布的当天有非常多车主涌进物业及业委办公室,纷纷质问:为什么我没有包月卡,原来每天交5元给保安就可以了,新物业一进来就涨价?!甚至有非业主的车主冲进来闹事。整个一月,进门为了确认是否为业主;出门为了多五块钱,车辆堵门事件频频发生,甚至发生恶性伤人事件,有租户乱报房号,还打伤了在一旁拿手机录影的业主。

4.业委会依据材料缺失

问题的发生,也和原来业委会没有完成相关资料的交接有关。有业主提出:“按原标准执行,你把原标准拿出来给我看看!”但是业委会却只能无奈回答“标准十几年就一直张贴在小区收费岗亭旁。”为什么只能这么回答?因为上届业委会根本没有就相关资料与当届业委进行过交接。也就无法明确回答,原标准到底是物业还是业委决定的?是哪届业委什么时候决定的?有没有召开过业主大会,有没有相关决议文件?等等的问题。而上届业委会也是“背锅侠”,因为C小区到现在的五届业委会,从来就没有换届资料交接这一说。

原始文件、材料全无。

直到四月初,发生了一个极端案例...

一位无包月卡业主在小区内停车四天,出门收费四十。该业主及两名同车人员堵门,从门岗吵到物业办公室,最后要业委会出面解释。业委会工作人员到场后,在社区民警的陪同下和他解释了半天,这位业主只有一句话:“我以前付多少,现在也付多少!”最后三人将业委会人员堵在物业办公室里,推搡威胁,胡搅蛮缠,叫骂连篇。更让人惊讶的是,报警后,出警人员过来的第一句话就是:“商量商量,各退一步”。于是这三个人更嚣张了:“就不付钱,搞死你!”最后还与民警勾肩搭背地笑眯眯地走了。

改革之苦

在这种混乱的局面下,业委和志愿者经过三四个月地仔细考虑,最后在四月底贴出公示,针对新的停车管理制度,准备召开业主大会进行表决,对原有的停车规定进行整改。五月中下,该方案顺利通过表决,将于七月一日正式实施。在新方案中,地面停车实行“实时计费”模式,多停多付,少停少付,不停不付。具体规则是,业主(包括其直系亲属)第一辆车0.4元/小时;业主第二辆车及租户1.2元/小时;其他车一律10元/小时,上不封顶。

这个模式在于:1、业主内部达到了公平,并最大限度保障每户业主的基本停车权利;2、通过提升临停车辆的停车费,原来由于8小时内5元形成的价格洼地填平了,并且比小区外停车费高出不少,可以驱逐大量因在附近健身、上课接送孩子而停靠的外来车辆。

从六月初开始,业委及志愿者便着手依照业主大会的通过的规则,审核业主提交的车辆材料。虽尽可能兼顾所有人的公平停车权利,然而,在停车规定进行改革之后,围绕停车问题依旧争吵不断:

1.在多缴费上,有部分原来150元包月的业主不干了。这部分业主多是车辆长停小区,一两个月都不见得动一次。按时计费对他们来说,每个月费用最多可能翻一番。于是有叫骂的:“你们业委会找新物业进来,别的事情不做,就知道收钱!你们还是为业主做事的吗?!”有的向业委会、居委会诉苦:“双退休人员,国家让我们‘享受生活’,所以买了车,但每个月多一百块承担不起……从2005年开始,该小区包月停车就是150元,十二年后,在极端情况下会多支出150元,无法理解,无法接受。

还有租户各方投诉,指针对租户涨价违法违规;以及有出租房屋的房东在业主群里也开始抱团呛声:你们这么干,我们的租金就要少了!你们也会有这一天的!等着吧!

2.审核资料时,需要考虑到各种情形,于是设置了各类车各自的审核标准,也经公示、公告,并经业主大会投票通过了。但实际实施起来,却又是另一番情形了。

C小区分了15个批次公布通过审核的车辆,头几次车辆数目较多,业委要求物业在每栋楼的大门上张贴车牌名录,以及审核各类车辆所需的不同材料。有的业主自己没看到爱车的车牌,就直接质问业委是不是工作不认真;有的业主根本不看张贴的名录,却在群里问审核人员:“我通过了吗?”直到七月中,还有业主登记车辆时,埋怨为什么不告诉他/她需要哪些材料。

还有人质问登记车辆为什么要审核房产证、身份证?或者拍着台子问,“我女朋友的车为什么不能算亲属车辆?”有的业主为了证明亲属关系,提供了各种稀奇古怪的材料,物业前台如果初审不确定,就会拿给业委会审,业委会要是有迟疑或对材料存疑,业主就跟着冲进来叫骂。最极端的一例是,因为登记不顺,该业主说了这样一番话:“我不想和你们搞,要登记就登记,我是业主,我在小区不用付钱!你们好好去看看《上海市房屋管理条例》!”

3.新方案实施后,虽然门口张贴了醒目的收费标准,进门保安还会口头告知,及要求访客车辆签署知情书,但同样出现了好几起堵门状况。有业主喝了酒之后,嫌八十块收费太贵,拿出自己签名的知情书又耍赖,还帮着朋友一起吵。有父母没为常来探望的儿子登记车辆,得知停车收费一百后,争执了半天,说“我们不知道什么车辆改革、车辆登记”。这两起事件最后都以报警告终。

4.车改方案通过后,为确保消防安全,在小区内部主干道上用轻便的塑料筒拉线拦出人行道,紧急情况下,可立即撤去人行道设置,供大型特种车辆通行。为求稳定,业委会和居委会采取分段拉线的方式进行压力测试。刚拦出第一段时,大家拍手叫好,外来车辆赶出去了,老人小孩走路也安全了。当第二第三段拦起来之后,就开始有车主抱怨人行道拦太多,没地方停车了。

此外,由于车位划线方案和费用尚需再召开业主大会表决,于是,目前的停车状况也大大出乎业委会和物业的预料。两、三辆车停掉五辆车的位置的;明明还有道路以外的规划车位可以停,为了不被人横停在车头前,妨碍自己后续出行,直接把车横停在车位前的;甚至还有挪开人行道设置停车的。

这半年来C小区为了停车这件事发生的种种乱象都在这里了。虽然是一个很小的案例,但还是能从中一窥当下整个上海社区治理的痛点。

详解痛点

1.停车是1990年代末到2008之前交付的商品房小区的共同之痛:车位比极小,人车不分流,不但停车难,走路同样很难。但是和工人新村及售后公房不同的是,这些商品房小区的业主有极强的私权意识和生活品质要求,尤其在C小区这种以园林绿化闻名的小区里,毁绿改车位,根本行不通。但要想完全达到消防整改要求,小区地面就只能停490辆车,而目前拉人行道线之后,每晚停在小区里的车辆数在550-580之间。还有近一百辆车要怎么办?这还是在已经在小区外包了商业性车位或错时停车位的业主车没有回流的情况下。业委和物业在目前这种情形下,也不敢再贸然往外赶车。

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方法就是业委、居委、物业、街道、镇乃至区政府联动协调、增加周边停车位。

比如在暂未使用的建筑空地规划停车位,可包月可错时。再比如,在周边新建的商业设施中增加停车容量。C小区曾于去年将停车问题通过人大代表递交到区人大,但尚未有下文。

2. 业主的法治和公共意识极其薄弱。

C小区的居民总体素质不算低,大部分都是中产阶层以上人士。但是他们的观念、意识却跟不上他们的身份,各种奇谈怪论层出不穷。比如“我们又不是外国,通过了新的停车管理方案又怎样,还不是爱怎么停就怎么停”;或者质问业委“谁给你们的权力可以涨停车费?”又或者以为停车规则和收费标准都是物业制定的。完全不了解业主大会、业委会和物业之间的法律关系;也完全没有作为小区业主,主动关心小区事务的意识。

自私自利的言论和行为就更多,如上文提到的,人行道拉线加长,减少了停车位20个停车位,就有不少车主开始指责业委或物业得寸进尺,故意增加人车矛盾。但事实是,单边停车首先是为了满足消防要求;其次,小区本来就没有规划地面道路车位,从没车或有产权车位的业主角度出发,他们当然希望除了200个左右的规划车位之外,地面上不要停一辆车,并且停车费收得越高越好。业委的新方案其实兼顾到了每一方的需求,但很多人只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

更何况,两辆车三辆车停掉五辆车的位置,车主们是不是更应该想想从公德出发,怎么规范自己的停车行为?

此类状况,就需要通过居委、房办等部门加强相应的法律法规教育和宣传。党支部应该带头进行学习,可以加强党建互联、互动,请其他社区、单位了解相关知识的党员给本支部的党员进行讲解和咨询。这样既可以丰富党组织生活的形式,又可以将相关知识传递给更多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在现实中,也要更严格地要求自己,敬畏法律,敬畏法治,从而更好地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居委的楼组长会议也是一个宣传的途径。毕竟每个年龄段的人群都有其特定的传播渠道,针对老年居民,通过居委的口口相传更有针对性和效率。

3.居委、房办、业委、物业、网格中心、警务、开发商等各部门都要切实行使好各自的工作责任

从上文可以发现,由于前业委换届时,资料交接程序缺失,一定程度上,降低了C小区车改的合法性。因为现业委确实无法拿出相关的业主大会决议和其他资料以回答业主们的质问。这说明,居委在工作中没有尽到“监督和指导业委工作”的法定责任。

目前,C小区的业委、居委和房办之间沟通、合作比较顺畅。关于车改的投诉转到房办后,经过沟通,业委可以将最详尽的信息告知房办,以便他们切实、准确地回复业主。也正是在这样的沟通中,双方都提高了各自的业务水平。

而业委、居委、物业的顺畅交流,也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居委和物业积极与周边单位联系、协调,即将为本社区居民争取到一片临时停车场,以解决燃眉之急。网格中心更要为业委、居委、物业理顺各“条”和“块”之间的关系,使工作更有成效。

而警务部门则需要加强小区物权类纠纷相关知识的学习。北方某省曾发生和上文提到的出警人员一样的情况,许多民警主观上就不认同小区的各项规约对本小区业主有类似法律的约束作用,也不理解物权和自治为何物。一上来就开始“捣糨糊”,要求“各退一步”。最后省委发文,要求警务人员针对此类事件,只处理治安问题,对小区实行自治的规约不要擅加评断。

还有一个痛点是C小区没有,但很多小区普遍存在的。那就是地面固定车位的问题。由于既得利益者众多,通常这些小区想要进行车改就非常困难。但问题在于,其一,地面道路为小区全体业主共有,不能为某个业主所独占;二,车位无法高效率使用,人为造成停车困难。这种情况,物业、开发商、业委从一开始就要坚决杜绝。对于存量问题,物业、开发商、居委、房办、街道都要行动起来,不要让停车问题人为地难上加难。

总之,各方的通力合作,听取并解决社区群众的切身需求,才能使一个小区、一个社区的生活和治理到达一个令各方满意的境地。

作者系上海市闵行区某小区业委会副主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