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全記牢

高中生物快速記憶法

一、比較歸類記憶法

高中生物全記牢

學生到進入高三的時候就把高中內容基本學完,但是所有內容在學生頭腦中很零碎散亂,我總結出比較歸類法。在高三複習過程中尤為重要,比如4種能源是: 直接能源一-ATP,主要能源一一糖類,儲備源一一脂肪,最終能源一一光能。常見常考疾病類型歸納:遺傳病: 白化、色盲、血友病等;傳染病: 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內環境穩態失調疾病: 組織水腫、肌肉抽搐等;免疫調節異常引起的疾病: 系統性紅斑狼瘡、過敏反應等;激素分泌失調引起的疾病: 甲亢、呆小症、侏儒症等。

二、口訣記憶法

把記憶材料編成口訣或合轍押韻的句子來提高記憶效果的方法,叫做口訣記憶法。口訣大都押韻,朗朗上口,容易記憶。“購物直接人民幣,耗能直接ATP”。有絲分裂各個時期特點記成“間期D 復蛋合做準備,前期兩消兩現一散亂,中期形數數清形晰齊排中,後期絲縮點裂單體分離移兩極,兩消兩現新壁建’

減數分裂與有絲分裂比較時“有絲同源不配對減II 無緣難成對。聯會形成四分體,同源分離是減I。”消化液中酶的種類“唾有澱胃有蛋,胰無肽腸無蛋,膽汁無酶來自肝”。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流程總結為“研(鹽酸)究(酒精)解離水漂洗,染色可用龍膽紫;裝片輕壓巧用力,低高鏡下仔細找”。

三聯想記憶法

聯想記憶是對抽象的知識藉助具體的形象一一一圖、表、實物、模型等幫助記憶。比如“有絲分裂”時,可把有絲分裂中期和後期中姐妹染色單體的變化比作是姐妹倆長大後各自成家姐妹倆感情深厚,難捨難分,所以在各自成家分離(後期: 姐妹染色單體分開,分別成為染色體,移向細胞兩極)前,姐妹倆特意跑到赤道上去合影留念(中期: 染色體在紡錘絲的牽引下在赤道板上)。將暗反應比做睡覺,兩者不需要光,但是有光也可以進行。

在講氨基酸、多肽鏈、蛋白質之間的關係時,將它們聯想為羊毛、毛線和用毛線織的生活用品。由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肽鏈就如同很多羊毛被織成毛線; 多條肽鏈經過不同的摺疊方式形成蛋白質就如同用毛線編織成不同的生活用品,如毛衣、帽子、手套等。染色質絲和染色體是形態不同的相同物質,就好像鋼絲(細絲狀)和彈簧(螺旋狀)的關係一樣。

四、數字記憶法

這種方法是將生物知識易混點“數字”化,簡單明瞭。比如核酸中的五碳糖、鹼基、核苷酸種類記為“258”;DNA 控制蛋白質合成過程中的氨基酸、mRNA 上的鹼基、基因上的鹼記為“136”;染色體、DNA 和染色單體的兩種比例記為“110”和“122”;糖尿病的“3 多1少”等

高中生物的基本學習方法

1.掌握基本知識要點,“先記憶,後理解’

與學習其它理科一樣,生物學的知識也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但是,高中階段的生物學還有著與其它理科不一樣的特點。

對於大家學習了許多年的數學、物理、化學來說,這些學科的一些基本思維要素同學們已經一清二楚,比如: 數學中的未知數X、化學中的原子、電子以及物理中的力、光等等。而對於生物學來說,同學們要思考的對象即思維元素卻是陌生的細胞、組織、各種有機物和無機物以及他們之間奇特的邏輯關係。因此同學們只有在記住了這些名詞、術語之後才有可能掌握生物學的邏輯規律,既所謂“先記憶,後理解”。

2.弄清知識內在聯繫, “瞻前顧後”、“左顧右盼”

在記住了基本的名詞、術語和概念之後,同學們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生物學規律上來了。這時大家要著重理解生物體各種結構、群體之間的聯繫,也就是注意知識體系中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的線索。

如: 關於DNA,我們會分別在“緒論”、“組成生物體的化合物”和“生物的遺傳和變異”這三個地方學到,但教材中在三個地方的論述各有側重,同學們要前後聯繫起來思考,既所謂“瞻前顧後”。又如: 在學習細胞的結構時,我們會學習許多細胞器,那麼這些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有何異同呢?這需要大家做了比較才能知道,既所謂“左顧右盼”。

3.深刻理解重點知識,讀書做到“六個W”

對於一些重點和難點知識,大家要深刻理解。如何才能深刻理解呢?大家讀書時要時時思

考“六個W”。這六個分別是:

Who一*誰或什麼結構

What-一發生了什麼變化或有什麼

HOW- 一怎樣 發生的

When--什 麼時 間 或什 麼順序

Where- 一在什 麼場 所或結構 中發生的

Why-一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

高中生物知識五種記憶方法

一.五官開用記憶法

心理學認為,記憶實質上是感知過的事物在人腦中留下的痕跡,所以*多種感官感知則比單 *某-感官感知留下的痕跡要多、要深。在日常的學習中,大多數同學只知道用單一感官感知,要麼只用眼看,要麼只讀,要麼只是手寫,而很少多種官並用,故記憶的效果就差。為此,我們要求學生在記憶過程中,儘可能調動多種感官,協調記憶,做到眼看、耳聽、口讀、手寫、腦記,其中最重要的是腦記,切莫心不在焉。

二.化整為零記憶法

化整為零記憶法的根據就是整體由相互聯繫,不可分割的要素、環節構成的。一本書、一課、一節都可看作是一個整體,都是由若干個不可分割的部分構成的,要把握所要掌握的知識,就需要化整為零,循序漸進地記憶。化整為零記憶法使複雜、繁鎖的問題簡單化,強化了記憶的效果。

三.分層記憶法

許多生物知識是層層深入的,這就要求學生在記憶的過程中採用分層記憶法,就能深刻理解、把握知識。

四.比較記憶法

就是對所記憶的知識進行比較,找出其相同點和不同點、區別與聯繫的過程。

五.結構體系記憶法

此種記憶方法多用於複習。學完一節、一課、一本書總要進行復習鞏固,這就需要學生必須瞭解所複習內容的結構體系。首顯灰出貫穿於知識的主幹部分,再根據知識間內在的邏輯關係把分支內容串聯在主幹之上,抓住主幹順序記憶分支內容,再把每一分支中更細小的內容填充進去,個個知識點猶如“冰糖葫蘆竹籤串”,可以有效地避免遺漏或張冠李戴的毛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