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源:工匠之心傳承之美

導語

雖然採訪胡源之前,我們稍稍做了一些功課,但是一開口提問:“現在造船模的是什麼情況?”便露了怯。胡源說:“

這不叫造船模叫小樣,小樣是以前在做大型建築之前,需要的一個設計圖,過去中國人不會畫二維圖,只會做一個小的樣子,以小樣作為基礎來進行等比例放大,這是小樣。現在是有了真實的東西,再去做小的複製品,叫做模型。小樣和模型兩種要分開,因為我是做了兩種,一種是中國古船小樣,一種是現代軍艦模型。這兩種雖然都是縮小版,但是出現的時間和實際的功能都不一樣。”

胡源的一番解釋,立刻讓我對他所擁有的一絲不苟的匠人精神產生了敬畏。所謂術業有專攻,隔行如隔山大概就是這麼個道理。

受訪者|胡 源

編 寫|周 麗

匠人精神 一生只做一件事

胡源:工匠之心傳承之美

胡源說自己在王府池子的水邊上長大,靠水玩水,喜歡自己動手做一些水上漂浮的小玩具,起初是上發條的小船,然後是蠟燭蒸汽小船。胡源說:“那個年代,孩子們都在衚衕玩,因地制宜,都是自己做玩具,沒有錢也買不到,彈弓、小船之類的都是自己做。”他真正和模型、小樣結緣是在13、14歲的時候,“上學之後,老師發現我的動手能力比較強。剛好濟南市軍事體育學校有個模型比賽,老師就推薦我去學做軍艦模型,差不多同時期也就跟著師父學習做小樣。”

胡源的師父是胡氏古船傳人胡琪庸,師爺是古船技藝的第一代傳承人、大名鼎鼎的王明九。王明九曾在“樣式雷”家族做工,從事北京清宮的房屋建造及木工維修,參與建造了慈禧御船“木蘭艧”。

胡源:工匠之心傳承之美

做古船小樣和做軍艦模型這兩個看似相似的工作,在胡源不同的人生階段,感悟也是完全不同的。

“從小時候開始,兩邊都是同時在做,年輕的時候偏重軍艦多一些,後來逐漸的偏重古船比較多一些。”胡源說,年輕的時候對傳統文化理解不是很深,古船小樣就是自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只要放在水裡不翻不沉,配重合理,外觀美觀就可以了。軍艦模型的好處是除了看起來氣勢磅礴,還可以在水中航行、遙控,非常熱鬧也很有趣味,古船小樣耗時長,做成了之後也只能放著。

胡源:工匠之心傳承之美

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加,胡源逐漸喜歡上了寧靜致遠的生活狀態,而古船帶給他的寧靜和思考,讓他也更加喜歡古船。胡源說:“中國的古船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行走的建築,中國的祖先非常的聰明,把地面上的建築移到船上去,它體現的是中國建築的審美情趣,只不過是把磚石變成木質,當然大型的船隻像木蘭艧,它也需要瓦片,因為它比較大,不怕它的重量。古船把中國建築巧妙的結構都放進去,再通過恰當的減重、加重,力量配比和分佈來保持船體的平穩,非常有中國智慧。陳設方面在船上也是家的感覺,屏風、隔斷、垂落這些都有。中國人講究和,講究居住的環境。外觀也非常壯觀,亭臺樓閣,內部講究色彩、雕飾、功能、禮儀,所以中國的古船體現得是一種很特別的審美。歐洲的船隻叫海上宮殿,它非常華麗,但中國的美和外國的美完全不一樣。”

胡源從1977年開始做古船小樣,到現在已經堅持了40多年,用他的話說:一輩子就幹了這麼一件事兒,也只幹成了這麼一件事兒。改革開放之後,湧起了全民經商熱潮,物質生活剛開始豐富,大家都追求工業化的產品,對這種手藝人的東西不重視,不欣賞。當時也有人說,胡源你整天在家鼓搗這個,費時間費錢還不掙錢,圖個啥?胡源覺得就是圖一個樂兒和自己心中安穩,他不懂經商,在工作和做古船小樣之餘就接一些扎花燈、教學生做軍艦模型的活兒,這些事兒多少也和做古船小樣都有些聯繫。到了2002年,胡源把所有的經歷的全部放在了做古船小樣上。

而如今工匠精神和手工藝作品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提起工匠精神,胡源說:“人需要一個堅持,需要一個信念,才能把這個事兒做起來。沒有堅持就沒有工匠,一輩子做一個事兒,能做好就是工匠。”在他看來,亂世黃金盛世收藏是必然規律。工業化的產品現在的技藝也非常高,但是沒有收藏價值,它是冰冷的,沒有人情味的,千篇一律的。但是工匠的作品非常的有人情味,製作者在製作的過程中,已經把他的心境、感情都融入到作品裡面了,溝通起來比較親切。工業化產品沒有親切感,用完就扔了,手藝人做的東西,價值高,買來之後能收藏能交流,這就是流水線的東西和手藝人做的東西完全不一樣。

薪火相傳 中華文化代代傳

胡源的工作室原本叫做船工坊,後來改用了“胡氏古船”,因為胡源和師父都姓胡,他想把師父的這個名號一直傳承下去。“我師父主要是在小清河邊上給人家修船造船,做個小樣隨時可以修改。內河船主要是以畫舫、遊船、運輸船為主,運輸船相對簡單一點,畫舫是最美的船,主要都是起交通功能,那個時候馬車和轎子都不如乘船舒服,乾隆七下江南坐的都是乘船,為什麼走水路,第一平穩,第二寬敞,船對交通舒適度的提升很大。

軍艦它本身就是一個兵器,雖然壯觀但是給人的感覺是一個不安定的東西。我還是喜歡比較美、比較愜意的東西,古船做的時候也安靜,放在那裡也是個安靜的東西,也是一種心境在裡面。”胡源說。

胡源:工匠之心傳承之美

胡源曾經因為復原製作了木蘭艧模型而受到許多媒體報道,除去他精湛的製作技藝,在胡源的內心這更是一個完成師父遺願的過程。“這個船從我知道到現在已經接近40年了。師父告訴我,這個木蘭艧是李蓮英為了給慈禧太后祝壽而專門建造,他祖上曾經參與了建造,當時這個船存世不過20年,他也沒有親眼見過。

他一直有個願望就是恢復一個模型,但是沒見過實物、也沒有圖樣、文獻,只能一直擱淺。

06年,胡源偶然從一張日本明信片上發現了昆明湖上木蘭的照片。他心中復原製作木蘭艧的念頭就激盪起來了,時隔不久,胡源又從一個叫雷式湯樣拍賣會上發現了木蘭艧小樣的照片。通過這兩張照片,胡源開始考證,最後發現二者相似度高達80%。2014年胡源正式開始著手木蘭艧模型的復原製作,他用了5個月的時間考證,以照片為藍本,參考小樣,開始設計復原圖紙,又用了13個月把它做出來。

我們很難想象如果不是熱愛,怎麼能夠做到用將近兩年的時間做一個作品。胡源解釋說:“做中國傳統的東西,要學習的很多,它不是一個是什麼形狀做成什麼形狀就可以了,它需要一些中國思想,中國傳統的文化在裡面,比如說陰陽、五行、八卦,這其中有一套邏輯和體系。還有中國禮儀和規制,中國建築的四梁八柱,到哪兒都是四梁八柱,但建築的形制都不一樣,比如屋脊獸,只有故宮大殿上是1人9獸,這都是傳統規制。這些如果沒有搞明白,看到好東西就往裡面加,它就是不對的。對於中國的傳統文化,必須要涉獵的廣,必須要了解當時的社會情況、政治情況,建築規制,生活習慣,這都得包含在裡面,不是臆想出來,都需要去考證,然後完整的做出來。”

多年來,胡源一直保持著看報學習的習慣,省圖書館、新華書店,沒事兒他就去找資料,許多的書和資料是買不到的,胡源就把他們複印下來。“通過學習傳統文化,給自己增添知識,我在製作的時候,考慮的東西就多了,做軍艦就不用考慮那麼多,它就是個兵器。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喜歡古船,我需要安靜了,古船能讓人安靜,安詳。”

胡源和師父胡琪庸的感情很深,這些年他也在物色合適的傳承人,希望把“胡氏古船”這塊招牌傳下去。他也坦言現在想找到合適的繼承人並不容易。“過去是學生找老師,現在是老師找學生,過去是學手藝養家,現在是學手藝不養家。而且古船小樣在手藝行裡是最複雜的,可能是半年、一年才能做一個產品。我們的原材料是木頭,需要什麼尺寸都需要自己做,裡面的卯榫結構、勾肩搭背,比較複雜,只能手把手的教,很多孩子坐不住。”胡源說。

胡源:工匠之心傳承之美

胡源舉例說卯榫結構看著簡單,但真正做到互相垂直、嚴絲合縫特別不容易,這是一個常年熟練的過程,不是十個八個,百兒八十個就能做好的,需要自己在動手當中總結、琢磨,才能做好。“這東西只能靠自己去悟,紙上談兵的人很多,總結如何打的文章也很多,但真正用手能夠做好的人不多,靠感覺,靠肌肉記憶,靠手腦一致,一干就是這樣,這是通過無數練習才能做到的。”

另外在胡源看來,師徒關係其實也是一種中國傳統文化的具體展現和繼承。“我學生不少,徒弟沒有,學生和徒弟的區別是啥?學生和老師可能成兄弟姐妹,因為有可能年齡差不多,沒有輩分。師徒有輩分,徒弟就和自己的孩子一樣,師父得對他負責。這個徒弟不能亂收,這也是傳統和非遺的一部分,真拜了師,就成了家庭的一員。一些人想找個跳板、爭名得利,這是萬萬不能收為徒弟的。”胡源說自己收徒弟的條件很簡單:第一個是人品,第二個是熱愛,不是愛好,是熱愛,第三個自己有穩定的收入,因為這個手藝不養家,你再沒收入,誰養活你,成年人得對家庭負責。而他最看重的還是人品,收徒急不得,還得看緣分。

進無止境 非遺魅力樂傳播

胡源是濟南市十大工匠之一,傳統木船製作技藝傳承人。他十分看重工匠這個詞,對他來說這既是對他多年來從事古船製作工作的肯定,也是對他技藝能力的褒揚。“手藝是手藝,工匠是工匠,工匠現在說就是能設計能幹活兒的人,是手藝裡最高的,手藝人是手藝人,手藝人他沒有設計的概念,這是就是區別。”胡源說。

胡源:工匠之心傳承之美

圖為歷下非遺博物館的非遺產傳承人們

對於現在社會都在講工匠精神,胡源說自己也說不清楚,但是他最尊敬和看重的是班墨——魯班是祖師爺,墨子是科學家,他倆的技術發明、製作技藝、對後世的影響都很深遠。魯班是百匠之首,中國古代以石木為主,後來逐漸才有了冶煉技術。魯班發明了卯榫結構之後,才有了框架結構,工匠不僅是手裡的活兒要好,還要能設計能創造。

胡源:工匠之心傳承之美

圖為歷下非遺博物館的非遺產傳承人們

胡源退休以後,很大一部分精力是在做非遺文化的推廣。“比上班的時候一天8小時的工作要忙的多。”一是,在歷下區的非遺博物館的日常管理工作;一是,給非遺傳人辦展覽;另外還要組織非遺文化進校園、進社區。

胡源:工匠之心傳承之美

圖為歷下非遺博物館的非遺產傳承人們

圖為歷下非遺博物館的非遺產傳承人們

胡源說:“現在非遺文化的推廣很受歡迎,因為我們可以一次集中10個手藝人10種手藝,一起進社區、進學校,這在平時不定什麼時候能見上,現在一下全能見上,而且還能現場交流學習。”胡源曾經遇到過一個74歲的老太太在葫蘆上作畫。“畫的挺好,技法方面有些問題,看到我們的葫蘆老師,他們就交流,提升技藝,這樣生活也多了很多的樂趣。好多人退休之後,無所事事,所以我也經常召集一些老夥伴過來喝喝茶,學學東西。人一輩子最少需要兩個愛好,一個愛好玩膩的時候,再創造不出新的東西的時候,可以轉到另外一件愛好上,在另一個愛好上再去做,做到瓶頸,在回到第一個愛好上,可能會豁然開朗,這樣人不枯燥,人始終是在動腦動手,不容易出現老年病,老了更得需要一些愛好。”

胡源:工匠之心傳承之美

圖為歷下非遺博物館的非遺產傳承人們

胡源:工匠之心傳承之美

圖為歷下非遺博物館的非遺產傳承人們

出於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和非遺傳人的責任感,胡源做的宣傳推廣工作,大都是公益行為。“四大文明古國,只有中國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傳承,才可以屹立不倒,社會發展是相互遞進的,文化是相互傳承的。如果把我們傳統的東西都拋棄了,一味去學習西方文化,我們就會出現文化斷層。因為我是非遺傳承人,我就是想把這中國的傳統文化發揚出去,讓大夥兒知道。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一點兒,如果這一天有一個人知道了這個事兒,也算我做了。”

胡源:工匠之心傳承之美

圖為歷下非遺博物館的非遺產傳承人們

儘管,胡源的生活很充實、儘管工匠之間相互能交流。胡源有時仍然會感覺到孤獨:“因為我這個手藝,他們都不瞭解,除了我的學生跟我聊聊,別人沒人跟我聊。做這個的門檻有點高,要懂傳統文化,懂建築結構,要耐得住性子,還得要有傳統審美。”

傳統審美很難,得有一顆古人的心才能做,需要大量的閱讀資料,才能有傳統文化底蘊,才能擁有傳統審美。而美沒有一個準確答案,每個人面前都有美的東西,有普世的美,比如一個姑娘的樣貌,但這個美只是一個外表。至於內在我們很難理解。還有一種內在的美,一個作品的美,工匠想抒發的東西,這種美現在人能看到的不多,因為它不是一種普世的美。同一個石料,有人覺得就是一塊兒石頭,有人覺得是一塊兒璞玉,在工匠手裡,它可能是一頭獅子,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美也需要創造和發現。

胡源:工匠之心傳承之美

胡源最懂欣賞木頭的美:“我對木頭特別的喜歡,木頭的紋理、年輪、花紋,因為他是原始的、不可複製的、獨一無二的,這個東西就很美,樸拙的美,同時它又是隨時可以看見的美,在生活當中的美,喜歡它的人才能看見,才能欣賞。現在人造的旅遊景點沒人去了,荒山野嶺的樸拙卻讓人看了心生歡喜。我到了天山,在天池邊上坐了兩個小時,我就看雪山,看雲彩。看似一個很簡單的過程,它就是一種美,讓人安靜沒有雜念,美的共通性,讓心裡觸動。”在胡源看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天然造化和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惺惺相惜,這兩種意境融合在一起,才是木頭的美!

後記: 在我們的交談過程中,胡源提到最多的兩句話是“做藝先做人”、“傳統文化傳承。”這從他對待收徒的審慎態度中可見一斑,即便是學生,胡源也要求他們穿戴整齊、工作時絕不能站起來直接轉身,一定是退出座位,再輕輕站起,以免衣服蹭掉小物件,對工具要愛惜,擺放在規定位置,因為工具是吃飯的傢什。

胡源苦做四十年,做自己喜歡的事兒,走自己喜歡走的路是他認為自己最幸福的。無論是四十年對手藝的堅守,抑或是現在孜孜不倦的非遺傳播,我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胡源其實一直都是身體力行的在堅守“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傳統文化、處事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