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接错孙子去打针,隔代照料是养老契约吗?

隔代照料是中国特色的社会现象,很多人都认为,老人帮忙带孩子,晚辈给老人养老是天经地义的。

甚至已经成为了一种养老契约!

但是这种观点真的对吗?不禁要拷问一下,父母把自己养大,当他们老了还有义务去帮孩子带孙子吗?

这种不正确的契约值得去反思,近日在贵阳出现了那么一则新闻。

引发了大家的热议。

接错孙子带去打针

6月8日下午放学时间,贵阳一家幼儿园,一老人径直走进教室带着6岁的小宏宇离开了学校。

问题是,老人并不是孩子的爷爷,他跟孩子甚至都不认识。

爷爷接错孙子去打针,隔代照料是养老契约吗?

宏宇的家长发现孩子被陌生老人带走,急疯了。老师也一脸茫然:孩子被带走时叫了一声爷爷的。

老人带着宏宇去了趟菜场,中途还带孩子去医院打了感冒针……

原来,这名老人刚从乡下来,对孙子不熟悉,被接错的孩子和自家孩子长得有一点相似。

一个叫小宏宇,一个叫小宏瑞,老人错认了自己的孙子,幼儿园也没有再次审核,所以带错了。

途中宏宇发现了不对,可老人耳背,孩子说什么他都听不清。

关于老人带孙子的话题,一直是人们热议的焦点:

老人退休了还要带孙子?两代人因带娃产生新矛盾

爷爷接错孙子去打针,隔代照料是养老契约吗?

2018年5月21日讯,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必须要有一个常人看护。

对于上班族们来说,如果不花钱雇人的话,让老人来带孩子成了绝大多数家庭不得已的选择。

但是,并非所有的老人都心甘情愿地愿意承担这份辛苦,有的会跟儿女索取报酬,有的则直接冷面拒绝,这也成了两代人之间关系紧张、矛盾激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老人到底有没有义务帮下一代看孩子?两代人之间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

“婆婆带孙子,那是天经地义”

在小吴的家乡,有一种默认的“法则”,那就是婆婆要帮忙带孩子。

在当地人看来,媳妇离开自己的娘家,来到一个陌生的家庭里,伺候一家老小,给这家生了孙子,孩子随了这家人的姓,那男方的家庭就理所应当承担起照顾孩子的责任。

而且这种传统思想已经延续多年,代代相传,大家都觉得这是约定俗成的事情,也没有人提出异议,婆婆们也都欣然接下了这个任务。

如果哪个婆婆不给儿媳妇带孩子,那一定会招来四邻八舍的闲话,所有人都会站到媳妇那边。

“当然是婆婆带孙子,那是天经地义的事啊。”小吴虽然在北京上了大学,接受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但传统观念对她的影响还是难以撼动。

隔代照料是种养老契约的信号?

爷爷接错孙子去打针,隔代照料是养老契约吗?

在上周末举行的“第十四届中国老年学学科建设研讨会”上,就有两位专家同时研究到了这个课题。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陶涛说,研究显示,家庭内部的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一种付出与回报的交换关系,成年子女向老年父母提供社会支持的动因源自早期受到来自父母的支持,其背后是确保代际间长期互惠的社会契约。“理性”的祖父母会选择有可能投资于那些具有最大回报能力的子女,照料孙子女其本质是向其父母发出的养老契约的信号,促使其未来给予自己晚年赡养。作为一种代际间的资源流动,隔代照料会影响老年人的养老意愿,较之于提供低强度隔代照料的老年人,提供了高强度隔代照料的老年人,更倾向于未来与子女同住,子女也可能更倾向于以养老来“回报”父母的付出。这符合均衡互惠的“代际交换模式”,也可能是出于责任内化的传统家庭伦理。

老人操劳半生 只想享几天清福

但是,老年人已经操劳半生,在退休之后原本可以安度晚年,享受清闲的生活,眼下要再次扛起照顾孩子的重任,劳动强度更甚从前。因此,很多老年人不愿再给子女照顾第三代。

但他们也代表了当前相当一部分老人的观点。

“我们并不是不愿给子女带孩子,而是面临很多现实困难。现在我们都60多岁了,身体远不如从前,我以前在闺女那给她带过两个月孩子,孩子跑得快,我根本追不上,有一次还把孩子从高高的餐椅上给摔了下来,把我吓坏了,幸亏孩子没什么事,要不然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跟闺女交代。”杨老太太告诉记者,自己的身体状况实在无法承担看孩子的重任,再加上老伴儿一个人在老家,孤零零的,一个人的饭也不好做,总是胡乱吃几口,后来都吃出了胃病。于是,杨老太太决定回家照顾老伴儿。为这女儿跟她生了很大的气,后来还是雇了育儿嫂了事。“其实花钱雇人他们也完全承担得起,没必要把老人的晚年拴住。而我们确实不行了,眼看着腿脚就不灵便了,所以现在趁着能动弹,我跟老姐妹们跳跳舞,有时还跟着旅行团出去转转,觉得生活很充实。”

法律没规定老人有看孙辈的义务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颜蓓蓓表示,法律确实没有规定老人对孙子女有抚养的义务,他们照顾第三代完全出于对子女的疼爱,如果老人不愿付出,从法律和道德层面,也不能过于苛责。小夫妻只能自己克服一下困难,或者雇佣家政服务员照看孩子。如果实在不行,社会上也有一些托幼机构接收3岁以下的孩子,家长可以考虑。

而对于那些愿意帮忙带孩子的老人,儿女千万不要认为这是应该的,他们放弃了安逸的晚年生活,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帮助子女带孩子,有的甚至还要把老伴一个人丢在家里,做儿女的要心存感恩,在下班后或休息日,也要尽量自己照顾孩子,分担一下老人的负担。有条件的可以适当地给老人一些钱或礼物,作为感情上的回馈。

关于隔代带孩子,这种养老契约。你们认可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