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股不惧毁誉,穿越牛熊

医药股被杀估值,也许源自《药神》,也许源自长生,也许源自带量采购。琢磨他人,没有意义,他人太多。琢磨市场,没有意义,市场太大。琢磨政策,没有意义,高层的智慧太高深。琢磨企业,有点意义。琢磨自己,更有意义。

沃森是家怎样的企业,有什么事做得好什么事做得不好,好歹也琢磨几年了,不敢说完全琢磨透了,至少该发生的坏事都发生了。能想象得到最坏的事情,莫过于13价肺炎疫苗失败。临床统计分析报告是中检院做的,不是企业自己做的。难不成在总局审批时还能发现造假?又或者生产线GMP认证不过关?如果真有此事,一是立即卖出,二是集体诉讼。想想正面的情况:今年12月30日前13价批出就好,首年业绩集中在2019年兑现,是件好事情。因为今年的业绩已经有保证了,全年扣非不太可能低于0.1元,加上转让嘉和的投资收益,每股利润没有1元也有0.7~0.8元的水平,30倍的市盈率即使是熊市已并没有太多不合理之处。明年13价肺炎疫苗上市业绩放量,即使不过分乐观,维持0.7~0.8元的利润也不难。再过一年,2价HPV估计也有戏了。再往后,9价也要上场。想太远可能没必要,三年都维持这样可观的利润,市场只要转向,市盈率还是会有上扬的机会。

恩华琢磨的时间其实也不短,只是没有那么具体和深入。国内的精神科药物的总量和人均值都低得离谱,这个细分品类远还没有到出现风口的时候。带量采购又如何?总需求上去了,供给还是会跟上。恩华……至少现在是第一梯队。

琢磨自己……没有动用准备金,熊三年又如何?熊五年又如何?天塌不下来。

毁也罢誉也罢,医药什么时候都是穿越牛熊的品种。退一万步,如果医药都不能穿越牛熊,难不成A股就些永远熊下去吗?

米国的投资者为什么会长期持股,因为税收啊。薪金投入K401账户,先免了薪金这部分的个人所得税,再免投资收益的个人所得税。就当我是想象吧,熊到某个阶段,国家队都难为无米之炊的时候,很大概率会用税收政策来引导投资者。

医药不惧毁誉穿越牛熊。(作者:gdzjxp)


分享到:


相關文章: